第六十二章 無法看穿的朱成想法
屆時。
就算朱成之前在三晉之地旱災的表現有多出色,估計都會被一波的敗亡所掩蓋。
三十多萬流民,到底是怎樣的概念???
朱元璋三人可再清楚不過!
如果換算成軍隊。
三十萬大軍,足以掀起一場造反級別的戰(zhàn)斗,縱觀歷史,單方觸動兵士三十萬者,都足以在史書上留下濃重一筆。
戰(zhàn)爭尚且需要鼓舞氣勢。
可這些流民,都是為自己的生命在奔波,稍微失控,將會釀成大明難以接受的局面。
就算妥善的引導。
那這些流民,最終也會來到應天府,一路上必定尸橫遍野,怨聲載道。
這是朱元璋絕對不愿意見到,也絕對無法承受的局面!
“急奏?!?p> 就在此時,一道身影從陰影中走出,從朱元璋面前掠過,淡淡的聲音響起。
隨后。
一封奏折也是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朱元璋的手中。
“……”
朱元璋心底一沉,正常來說,奏折都會呈遞在批閱的地方,等待朱元璋審閱。
不會直接遞在他的面前。
錦衣衛(wèi)如此做。
只能說明……
有大事發(fā)生。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打開奏折,從右到左的閱讀起來,隨著看清奏折內的文字,朱元璋的雙手也是愈加用力,奏折的側邊都被他攥的褶皺起來。
“應天府急報,漢中府已經沒有糧食可以供給汝寧府和懷慶府,最后一次賑災糧已經在路上?!?p> “而應天方面……”
“還沒有調集到任何糧草?。?!”
朱元璋念出奏折的內容。
站在朱元璋兩側的藍玉和徐達,都被朱元璋氣勢嚇出一身冷汗。
應天府竟然還沒有調度到賑災糧!?
這……
“陛下,您莫生氣,其實也不怪其余州府,如今正是夏收前的時間,各個州府的存糧都已經不多,就連大明國庫,也沒有太多余糧?!?p> “況且從開始調度賑災糧到現在,也不過過去短短五天?!?p> “五天時間,想要調集大量糧草賑災,屬實困難無比?!?p> 徐達在朱元璋身邊寬慰道。
“是啊?!?p> 藍玉也連忙應聲。
朱元璋從徐達的角度思考少傾,心中的憤怒少掉許多,但臉上還是陰晴不定,開口說道。
“為何漢中府能給予汝寧府和懷慶府數次賑災糧?”
“那……只能說由康王殿下鎮(zhèn)守的漢中府是異類,畢竟康王殿下早已料到三晉之地旱災的出現,所以準備充足?!?p> 徐達繼續(xù)說道。
“唉……”
朱元璋嘆一口氣。
這滿朝文武,竟然還不如一個戍邊的藩王,只是接下來的超大流民浪潮,朱成能不能頂得住……
還由未可知。
朱元璋三人都來不及回驛站,在街道上交談起來,陰沉的表情引得路人連連側目。
不過一番沒有前言后語的話,倒也不至于讓路人察覺到端倪。
誰能想到。
這三個穿著不錯的老頭,竟然是朱元璋和三位國公呢?
“不對,我覺得有些問題,為何康王殿下要先給一筆賑災糧,然后在宣布之后不會再為汝寧和懷慶二府提供了呢?。”
徐達皺緊眉頭,他察覺到有些不對勁。
“康王殿下厚德唄?!?p> 大老粗藍玉不以為然。
朱元璋則也微微瞇起眼睛。
藍玉看了看朱元璋,又看了看徐達,一臉懵逼,不知道這倆人到底在打什么啞謎。
“很簡單,朱成先公布無糧再給,然后運送最后一批,對于漢中府的賑災而言,簡直帶來堪稱毀滅性的災難?!?p> 徐達自然不能讓朱元璋解釋,于是自己將想法說出來,不光說給藍玉,也怕和朱元璋想的不同。
“你想啊,康王殿下身為抗災的主要負責官員,自然知道汝寧府和懷慶府一旦人心不穩(wěn),恐怖的流民浪潮就會到來,所以他才分發(fā)賑災糧,給汝寧和懷慶二府?!?p> “從防止流民潮而言,康王殿下完全不應該說出停止賑災糧發(fā)放的一事。”
“而且在公布這消息后,竟然還送給汝寧和懷慶二府一批賑災糧?!?p> “有這批賑災糧,那些在汝寧和懷慶二府撐不住的人民,豈不是有充足的糧食趕到漢中府???”
“康王殿下這一手,簡直就像是邀請那些流民一樣……”
徐達說道。
隨后偷偷看向朱元璋,從朱元璋的臉色,徐達也是看出,朱元璋和他的想法一樣。
“我兒朱成,展示出漢中府的糧草底蘊,然后又給汝寧府和懷慶府下達斷糧通牒,最后給一筆賑災糧……”
朱元璋細細思索,眉宇間充斥著矛盾。
“這簡直就像是在邀請汝寧府和懷慶府的流民,讓他們趕緊來漢中,這番操作下來,估計流民的數量,會遠遠超過預估?!?p> “啊??!”
聽到徐達和朱元璋的話,藍玉才如夢方醒,意識到二人口中的問題到底是何。
“沒錯,原本不一定離開汝寧府和懷慶府的人,在此番操作之下,怕是都會選擇背井離鄉(xiāng),來到漢中府。”
藍玉自言自語。
在流民們看來,汝寧府和懷慶府已經無以為繼,再待下去就要忍饑挨餓。
漢中府處,糧草充盈。
雖然斷絕賑災糧,但漢中府本地,糧草應該很多,不然最開始,也不會給汝寧府和懷慶府馳援。
再加上。
最后一批賑災糧發(fā)放在手中,完美充當‘路費’,這下?lián)u擺不定的人,也會加入流民大軍。
45萬之數??
破之輕輕松松!
“這可如何是好?。俊?p> 藍玉驚慌失措。
“我倒不覺得,我兒朱成會沒注意到這點,他的手段絕對不軟,一定有他的目的!”
朱元璋篤定的說道。
如果是之前,朱元璋或許還對朱成有些懷疑,但聽過朱成說‘亂世用重典’、‘病入膏肓,需下猛藥’兩句話,老朱便是確定。
他這十三皇兒,絕對不會盲目的行善。
只是……
就算是老朱也不知道,朱成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將大量的流民引過來。
意欲何為??
“走,先回驛站。”
老朱一擺手。
龍行虎步的向著驛站走去,他得看看,后續(xù)還有什么奏折!
應天府那邊,又到底會有怎樣的反應!?
康王賑災第一線拼力搏殺。
應天府……
就什么方案都沒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