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插敘?繼承者之死(上)
讓我們把時間暫且撥回到數月以前的夏季,金大定二十五年六月初九,中都城內,東宮,承華殿。
殿外的天氣烏云密布,陰雨綿綿,給這嚴酷盛夏帶來清涼,使中都城內外百姓交手歡慶于上天作美,雨水來的太過及時,莊稼能因而茁壯成長之時,殿內的氣氛卻顯得格外壓抑,隱隱有少年的哭泣聲傳來。
燭火通明的承華殿內,宮人盡皆被趕了出去,東宮妃嬪盡皆跪在殿外的檐下低聲啜泣,只有金源郡王完顏麻達葛,這個時年將滿十七歲的少年,獨自跪在殿內,跪在一座雕花的床榻邊,而床榻之上,他的父親,最為疼愛他的父親,大金皇太子完顏允恭,就那么靜靜的躺在那里,永遠的閉上了雙眼。
完顏麻達葛跪在父親的榻邊,百姓們都在為這場及時雨而興奮歡慶,而他,卻恨這雨水,恨這天地不公,因為他的父親,就是為了給百姓們祈雨,從而舊傷復發(fā)而死的!
進入今年四月初,中都大興府地面久旱不雨,旱災使得百姓們心急如焚,農夫們望著種下的粟麥,望著低矮的,日漸變黃干癟的麥苗,哭嚎不已,老天吶,今年難道是要讓我們這些人不活了嗎?官府的夏秋兩稅、上繳主人家的糧食,都該拿什么去交?自己這些人又能剩下一粒糧食來吃嗎?
因此,鑒于旱災的嚴重趨勢,他的父親完顏允恭親自出城視察災情,走訪田地,開官倉賑濟災民,但即便如此,老天還是滴雨未降,于是,有人提出可以于中都南郊,由父親出面,寰丘祈雨,以感動上天。但,又有更多的東宮侍臣低聲勸說父親,他們的建言是:寰丘祈雨乃帝王所為,太子殿下尚未登上大位,而今未得圣旨,不可逾越而行此事,以給人口實,遭陛下猜忌。
但父親仍舊力排眾議,決定先斬后奏了,因為皇祖父此時不在京師,而是遠巡上京會寧府未歸的緣故,若要派遣使者前去得到皇祖父的允許,而后再行祈雨,那么中都的旱情將會更加嚴重,會有更多的人死去,所以,為了盡快祈雨,父親一面派遣使者飛馬往上京報信,一面不再等待皇祖父的允許,而是迅即展開寰丘祈雨之事,親自登壇,向上天虔誠祈雨。
在父親跪地向著上天連續(xù)祈雨三日后,四月中旬,第一場大雨終于降了下來,綿綿不斷,滋潤了干旱的中都田野,救活了干渴難耐的粟、麥之苗。
百姓們歡呼了,高興了,但連續(xù)祈雨三日,風吹日曬之下,父親卻因此而患上了嚴重的風寒之癥,但即便如此,父親仍舊帶著病,不辭辛勞的前往中都城外巡視災情,他要看看降雨之下,田間的粟麥長勢是否好轉了,筑造的水渠、蓄水的水池、灌溉的設施是否被完全清理、利用了起來,官吏們是否存在克扣賑災官糧的情形等等,他既要外出巡視,又要回來處理政事,替皇祖父代治朝政,查看一封封百官奏疏,與宰執(zhí)們商討政事,他操的心太多了啊,百姓的生計,他始終放在心上。
就在這樣的操勞下,終于壞事發(fā)生了,就在幾日前,父親再度外出巡視,卻在歸來途中,因風寒和過度操勞,而從馬背上突然摔了下來,落馬的他碰到了一塊驛道上的尖石,這塊石頭恰好抵在了他的舊日刀傷之上。是的,那處刀傷便是近兩年前,自己的“好伯父”,父親的“好兄弟”完顏永中的杰作,近兩年前,在坤厚陵大祭返程的途中,磐寧宮內,完顏永中卑鄙的用匕首襲擊了他的父親,造成了這處刀傷。
在將養(yǎng)近兩年后,本來父親已然大好了,但四月以來的拜天祈雨,風寒之癥,以及無數繁瑣的政務,已然使得他的身體快要到達極限了,而現在,尖石卻又偏偏撞擊在了這一父親的舊傷處,使得好不容易愈合的刀傷傷口,再度崩裂了開來!
于是,風寒之癥、舊傷崩裂、鮮血流出,雙重打擊之下,父親終于撐不住了,他高大的身軀徹底倒了下去,昏迷著被侍衛(wèi)抬了回來。
他的舊傷的傷口不斷流血,口中也在不停的咳血,父親的臉色蒼白,高燒不退,一連幾日無法下地。
自父親被抬回東宮后,完顏麻達葛一直守在父親的身邊,日夜照料,但兩日前,好不容易父親的臉色紅潤了起來,也能從床榻上稍稍直起身子了,太醫(yī)卻將自己喚至殿外,跪伏于地,顫聲告訴自己說,父親這是回光返照之相,藥石無用,大限怕是就在這一二日間了。
這個消息令自己如遭雷震,恰如晴天霹靂一般,將他驚得呆立當場,父親正當盛年,仁厚愛民,在朝野中享有美譽,大家都認為他是大金最完美的繼承者,是民心所向,他的未來,必然是一代輝煌的治世仁君,但現在呢,太醫(yī)卻告訴自己,父親就要死了?!
不,不!一時間,完顏麻達葛在為父親將死而悲傷之時,也感到了空前的恐懼,因為原本,他是在父親的龐大的羽翼下安然度日的,他聰明、有才華,文武大臣都因為父親的緣故而捧著他、讓著他,但現在呢,父親若是死了,誰能再庇護他?皇祖父還有很多個兒子,那些叔叔們哪一個不是對皇位虎視眈眈,今后會輕易放過他嗎?
哪怕自己想要隱瞞父親的病情,但父親威望素著,得朝野敬重,所以最終,他還是知道了自己的病情,時日無多,將死矣......
就在今日上午,父親完顏允恭將一應妃嬪、庶子、宮人全都趕到了承華殿外,僅留自己一人在榻邊侍奉。
父親的臉色蒼白,他在床榻上努力地伸出手,用最后的力氣,緊緊握住自己的手,對著自己做了最后的囑托:要孝順皇祖父、善待兄弟、侍奉母親,要心胸開闊,與一眾皇叔們友愛相處,要仁厚待人,要禮敬宰執(zhí)大臣,尤其是禮敬樞相、定國公徒單克寧,要對他行子侄之禮,他必將是你堅強的依靠。要重視他人的建言,哪怕是一個身份卑微之人的建言,最后,若想繼承大統(tǒng),便要時刻謹記,當今,圣明天子尚在,于朝堂之上,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與憤怒,時時遵循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的處事之道。
完顏麻達葛是哭泣著,不斷的點頭聽完父親的最后囑托的,而在說完這些以后,父親完顏允恭目光遙望承華殿外,長長的嘆息了一聲,而后便緩緩閉上了雙眼。
麻達葛看到,父親的眼角流出了兩行淚水,滴落在了枕頭之上,這淚水中包含著多少的不舍與不甘啊,對皇祖父的想念,對妻兒的不舍,對治理天下的眷戀,對大金江山社稷的擔憂等等.....
父親還是走了,在囑托完一切后,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再也不會醒來了.....
完顏麻達葛看著榻上已然薨逝的父親,他的心緒復雜,一時百感交集,而在看向父親腹部的舊傷時,他又變得恨意大起,這處刀傷是完顏永中那個卑鄙叛逆造成的,父親之所以如此猝然間死去,除了風寒、過度操勞,這處舊傷復發(fā),也是關鍵原因,如果近兩年前,父親沒有被完顏永中所傷,那么今日父親說不得就不會如此病情加重而死!說不得就還有救活的希望!
完顏永中,父親讓我放過你,可我完顏麻達葛做不到,若有朝一日,我能繼承大位,必要置你于死地!
我絕不會像現在的皇祖父那樣,只是圈禁你而已。畢竟,這樣的圈禁,太便宜你這賊子了!
就在完顏麻達葛如此心中暗自發(fā)誓時,卻是已到了正午時分,承華殿的大門被打開了,一名須發(fā)灰白,挎刀在側,披甲在身,年過六旬,卻仍舊腰桿挺直的老將,大步走進了殿來。
老將的雙目炯炯有神,他看著跪在榻邊的完顏麻達葛,沉聲道:“哭,是常禮,然,郡王你身居冢嗣,難道因為常禮,而忘了宗族社稷之重任了嗎?!”
“定國公,我,本王知道了,本王這便出殿去,匯同百官,開始料理爹爹的后事?!蓖觐伮檫_葛擦干了眼淚,起身對著徒單克寧拱手重重行禮,繼而最后看了一眼躺在榻上的父親,便在徒單克寧的護衛(wèi)下,大步出殿而去了。
金大定二十五年六月初九,金國皇太子完顏允恭因病薨逝于東宮承華殿,時年三十九歲。
這位一向仁厚待人,不忍刑殺,崇尚節(jié)儉,理政才能不凡,于朝野素有威望,能夠壓服諸位完顏氏親王的皇太子,就如此意外的、極為可惜的死去了。
而隨著他的死,金國朝局,便再度暗流涌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