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王良瑜沒有想到的是,計然一句話說完,便不再言語,感覺就像是,他之所以等在這里,見自己一面,僅僅只是勉勵一句罷了。
“前輩,就沒有其他要說的?”王良瑜愣了半晌,傻傻地問了一句。
計然一怔,捻起短須,沉思片刻,很認(rèn)真地說道:“吾不通武道,倒是沒有什么能跟你說的?!?p> 王良瑜心下無語,面上卻是不敢露分毫,試探著問道:“晚輩有個不情之請?!鳖D了頓,又補(bǔ)充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晚輩欲與前輩切磋一番,還請前輩不吝賜教!”
計然轉(zhuǎn)頭看向王良瑜,略顯驚詫。
怔神片刻,計然才開口道:“吾師從老子,學(xué)天人之道,不通術(shù)法,怕是不能與你切磋。”
“?。?!”
不等王良瑜有所反應(yīng),一旁的范蠡先驚叫出聲,滿臉不可置信。
范蠡師從計然,計然又拜老子為師,如此一來,老子便是范蠡的師祖。
想到自己覲見周王室時,并沒有拜見老子,范蠡有些惶恐:“師父,弟子……”
“無礙,你如今還算不得我道家弟子!”計然一眼便瞧出范蠡的心思,擺擺手,一臉隨意。
范蠡聞言,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王良瑜拍拍范蠡的肩膀,權(quán)做安慰,旋即又看向計然,道:“前輩,何謂天人之道?不知晚輩是否有幸見識見識?”
“老子曰,人受天地變化而生,一月而膏,二月而脈,三月而胚,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p> “老子曰,人與天地相類,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日,人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節(jié)。”
“老子曰,天地之道,至閎以大,尚由節(jié)其章光,愛其神明,何況人乎?”
“是故圣人法天順地,謂之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聽著計然突然念誦起文言文,王良瑜一臉懵逼,我要的不是這個啊!
待到計然換氣之時,王良瑜迅速開口切入,打斷計然,直截了當(dāng)?shù)貑柕溃骸扒拜叄兰矣惺裁瓷衩畹男g(shù)法?類似武道的武功,儒家的唇槍舌劍、口誅筆伐?”
計然聞言一滯,一臉古怪地看著王良瑜,良久才道:“道家亦有術(shù),只是吾志不在此,并不擅長。”
王良瑜聞言,倍感失望。
“吾有一師兄,居于云夢山鬼谷,自號鬼谷子,學(xué)究天人,精擅術(shù)法?!?p> “鬼谷子?!”王良瑜驚叫出聲,一臉不可置信。
縱覽華夏歷史,鬼谷子是最具神秘色彩的存在之一,被譽為千古奇人,其來歷不可知,但其事跡卻廣為流傳,創(chuàng)建鬼谷門派,是縱橫家代表人物,門下弟子遍布諸侯。
其中,猶以蘇秦、張儀最為有名,一人之言,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勝過百萬雄師,二人以縱橫之術(shù)左右戰(zhàn)國風(fēng)云!
看著王良瑜驚詫的模樣,計然并不覺意外,欣然微笑,點頭道:“汝可去尋吾師兄,道家術(shù)法,定不令汝失望!”
便是沒有道家術(shù)法,王良瑜也非常希望見識見識這位奇人。
“不知云夢山,位于何處?”
王良瑜非常清楚,在地大物博的華夏,有無數(shù)名字相似甚至一模一樣的地方,想要找到人,首先得確定云夢山的位置。尤其是在交通閉塞的古代,不然很容易出現(xiàn)南轅北轍的情況。
“朝歌?!?p> 王良瑜一聽,頓時安下心來,這地方可太有名了,到時候找起來就容易了。
“多謝前輩指教!”
計然呵呵笑著,看了眼一旁的范蠡,又轉(zhuǎn)向王良瑜,突然道:“吾沒什么好教你的,這樣吧,今日吾便說一說道家修行之法吧!”
聽到這話,無論是王良瑜,還是范蠡,俱是一臉錯愕,驚詫地看著計然。
范蠡率先回過神,拱拱手,然后面無表情地轉(zhuǎn)過身,準(zhǔn)備離開。
所謂法不輕傳,范蠡自覺尚沒有得傳真法的資格。
王良瑜隨即驚醒過來,正欲伸手拉住范蠡。
計然輕咳出聲:“范蠡,汝可留下!”
范蠡渾身俱震,緩緩轉(zhuǎn)過身,不可置信地看向計然。
計然輕捻短須,滿面含笑。
“弟子范蠡,拜見師父!”范蠡當(dāng)即伏身行禮,難抑激動。
王良瑜見狀亦是笑了起來,湊趣道:“恭喜前輩,收此佳徒!”
計然輕咳一聲,開口說道:“老子乃守藏室之史,博覽群書,又得玄門道法傳承,創(chuàng)道家一派?!?p> 簡單介紹了下道家起源后,計然又繼續(xù)說道。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惟象無形,窈窈冥冥,寂寥淡漠,不聞其聲,吾強(qiáng)為之名,字之曰道?!?p> “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渾而為一,寂然清澄,重濁為地,精微為天,離而為四時,分而為陰陽,精氣為人,粗氣為蟲,剛?cè)嵯喑?,萬物乃生?!?p> “天之與人,有以相通,萬物有以相連,精氣有以相薄?!?p> “故大人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鬼神合靈,與四時合信,懷天心,抱地氣,執(zhí)沖含和?!?p> 又是一大段玄之又玄的道家文字,明明每個字都認(rèn)識,連在一起也大概明白意思,可然后呢?內(nèi)中真意又是什么?
王良瑜一腦袋漿糊,根本理不清弄不明,到最后,計然的聲音聽在耳邊,就和蒼蠅嗡嗡一樣了,活像一個學(xué)渣在聽老教授的高數(shù)課。
扭頭再看到一旁的范蠡,卻是一臉?biāo)朴兴颉?p> “難道,這就是差距嗎?”
王良瑜面露苦澀,有些無可奈何,說到底還是基礎(chǔ)太差,明明寶藏就在眼前,卻是一點都聽不明白。
計然瞧出王良瑜的窘迫,捻須輕笑一聲,語氣微變:“萬物負(fù)陰而抱陽,何況人乎?是故,道家煉氣,煉天地之氣入己身,沖氣以為和?!?p> “此謂之曰,天人合一!”
王良瑜自然聽出,計然這番話是有意說給自己聽的,意外之余,又絲毫不意外。
道家煉氣,似乎已成慣例。
“敢問前輩,如何煉氣?”王良瑜略作沉吟,大膽問道。
王良瑜本以為計然不會回答,畢竟,煉氣之法是道家立身之本,豈可輕傳?
可出乎意料的是,計然絲毫沒有猶豫,當(dāng)即開口傳法。
片刻之后,王良瑜仔細(xì)回憶著計然傳授的煉氣之法,心下暗暗感嘆:“感覺和網(wǎng)文里的修仙功法一模一樣呢!”
道家煉氣,以呼吸吐納為基礎(chǔ),煉天地之氣入體,沖氣相和,從而神和氣平,志強(qiáng)形泰,與道浮沉,乘時變化,最終達(dá)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道家煉氣聽起來或許很簡單,可實際上,單單呼吸吐納這入門第一步,就難住了很多人。
反正,王良瑜喝飽了若耶溪上的東南風(fēng),卻始終沒有感受到天地之氣,更別說煉氣入體了。
倒是范蠡,一次就成。
王良瑜可以明顯感受到,隨著范蠡的呼吸吐納,他身周的空氣都緩緩涌動起來,像一個漩渦,急速吸收著四周的一切。
“我就這么差嗎?”
看著范蠡,王良瑜備受打擊。
“道家煉氣,對根骨天賦要求極高,可入道家門墻者,實寡!”計然將視線從范蠡轉(zhuǎn)向王良瑜,安慰道。
王良瑜苦笑一聲,轉(zhuǎn)而問道:“其他各家,是不是也這樣?”
“各家要求不一,但尋常人,都極難入門?!庇嬋稽c點頭,看向王良瑜的眼神多了些許期待,“惟武道不同,不重根骨天賦,任何人都能修煉,方為人族之基!”
王良瑜聞言恍然大悟,終于明白,計然為何會因自己一句無心之言而這般看重自己。
只是,這擔(dān)子對王良瑜而言,著實有點沉重。
“晚輩定當(dāng)竭力!”王良瑜沒敢夸???。
計然微笑頷首,并未多言。
片刻后,范蠡從修煉中回過神。
“多謝師父教導(dǎo)!”范蠡躬身禮拜,滿面恭敬和感激。
計然勉勵幾句,又看向王良瑜,沉吟道:“武道奠基,前途艱難,汝可問道百家,或有收獲?!?p> 說完,計然施施然踏上孤舟,道:“吾去也!”
隨著計然話音落下,搭在岸上的孤舟驟然一動,離地而起,飄在若耶溪水面之上,急速朝著若耶溪上游而去。
看著漸行漸遠(yuǎn)的計然,王良瑜半晌都沒有回過神,訥訥地問道:“我沒有眼花,船是在飛吧?”
一旁的范蠡愣了會,點點頭:“是的?!?p> “所以,剛才那是道家的術(shù)法?”王良瑜轉(zhuǎn)過身,看向范蠡,眼神呆滯。
“應(yīng)該吧?!”
范蠡退后一步,有些不確定地說道。
“這tm就是仙法!”
王良瑜嗓音控制不住的拔高,難以置信中帶著驚喜和錯愕。
“好吧,道家術(shù)法確實很神奇!”
看著王良瑜激動的模樣,范蠡連忙出言安撫,心中同樣難掩艷羨和期待,自己如今拜入道家,假以時日,未嘗不能像師父那樣御舟飛行!
王良瑜深呼吸,緩了緩,直勾勾地看向范蠡,眼神熱切:“你會嗎?”
“我才剛?cè)腴T呢!”范蠡一臉無奈,沒好氣道。
“為什么,我就沒有這個天賦呢!”王良瑜仰天悲呼,為失去修仙機(jī)緣而倍感失落。

蘭陵曙光
新人新書,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