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設(shè)想雖好,但恐難實現(xiàn)?!标憜⒛荚S久,搖頭道。
王良瑜聞言不悅,自己突發(fā)奇想的論道大會,簡直是神來之筆,一旦實現(xiàn),自己甚至都不用再周游天下,坐等“天下英雄盡入吾彀”即可。
“論道大會傳揚九州,非一時之功。”
“況且,九州險惡,縱是修行者,也難以安然行走,想要參加論道大會,太難!”
“最緊要的是,眾多修行者聚于一處,任何諸侯國都不會同意的。”
聽著陸啟一連道出的三點困難,王良瑜頓時沉默下來,陷入深思。
良久后,王良瑜才開口,神情堅定:“時間不急,一年不行,那就兩年、三年,論道大會于私于公,都必須得辦起來!”
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后,王良瑜真正發(fā)掘出論道大會的重要性。
在王良瑜看來,論道大會,不再只是為自己找尋修行者的工具,更是一個平臺,一個諸子百家論道的平臺,就像未來的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百家爭鳴的中心園地,諸子百家在這里爭辯、吸收、融合,發(fā)揚壯大。
在這個玄幻春秋時代,論道大會,也會成為諸子百家發(fā)展壯大的契機。
頓了頓,看向陸啟,一臉平靜。
“諸侯國不同意,那就找個諸侯們管不著的地方!”
“至于你說的第二點,那根本就不是問題,若是連這點險惡都戰(zhàn)勝不了,那也就沒有資格參加論道大會!”
陸啟雖不理解,但也能感受到王良瑜的決心,更加清楚論道大會一旦成功,將是何等榮耀,若是能加入其中,必能留名青史!
微一沉吟,陸啟出聲問道:“不知公子,欲在何處舉辦論道大會?”
“九州之上,有哪些人跡罕至的山野大澤?”王良瑜反問一句,想了想,又補充道,“靠近中原!”
越是人跡罕至的山野大澤,諸侯國越是沒有掌控力,就好像會稽山深處,那里是白猿的地盤,越國可管不著。
其實,一開始,王良瑜確實有想過將論道大會安排在會稽山。
可轉(zhuǎn)念一想,會稽山太偏了!
若是在會稽山舉辦論道大會,恐怕真就沒有多少人參加。
陸啟略作沉吟,道:“太室,天地之中,九州之險也!”
“太室?”
王良瑜頓了頓,隨即反應(yīng)過來,太室就是中岳嵩山!
嵩山可不只有一座山,實際上是一片連綿的山巒,由太室、少室二山組成,共七十二峰,未來鼎鼎有名的少林寺便是在少室山林之中。
“這地不錯,就它了!”王良瑜當機立斷,立刻訂下首屆論道大會的舉辦地,“嵩山論道,不比華山論劍差吧!”
“地方定下來,接下來呢?”眼見自己的意見被采納,陸啟不由熱血沸騰,難抑激動。
王良瑜眉眼一挑,扭頭看向陸啟,不答反問:“陸領(lǐng)隊,要不要加入到這項偉大事業(yè)中來?”頓了頓,語氣一轉(zhuǎn),極盡誘惑,“論道大會一成,作為組織者,你陸啟之名,必將轟傳九州,青史留名!”
陸啟雖只是一介商賈,但留名青史的誘惑,無人可以拒絕。
“公子,我要做什么?”
“當然是揚名,揚論道大會之名!”眼見陸啟上鉤,王良瑜伸手便將腰間皮包塞進陸啟手中,壓低聲音道,“這些東西給你,作為活動經(jīng)費,接下來,你就四處宣傳就行?!?p> 陸啟打開皮包一角,看到里面的小飾品,頓時目瞪口呆,良久才回過神,愣愣地問道:“我要怎么做?”
“宣傳,打廣告!”
“不懂!”
“笨啊!”
王良瑜吐槽一句,開始向陸啟傳授現(xiàn)代廣告理念。
廣告,古已有之,但此時還比較粗糙,以叫賣、招牌為主,王良瑜一通諸如品牌宣傳、傳播媒介等,遠超時代的現(xiàn)代廣告理念,頓時將陸啟唬的一愣一愣。
陸啟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脈,神清氣明,看向王良瑜的眼神都放著光:“公子真乃當世管仲!若得此法,天下行商皆要拜你為祖!”
“當不得!當不得!”王良瑜沒有想到自己瞎扯還能搞成祖宗,略感惶恐。
陸啟對王良瑜是真心佩服,拱拱手,蹙起眉頭,疑惑地問道:“公子,品牌宣傳,我大概明白了,只是這傳播媒介要如何去做?”
王良瑜聞言,捏著下巴陷入沉思。
這個時代,沒有廣泛發(fā)行的報紙,也沒有聯(lián)通世界的網(wǎng)絡(luò),信息的傳播基本是口耳相傳,覆蓋范圍廣、傳播效率高的傳播媒介,完全沒有,想要達到宣傳的效果,幾乎不可能。
驀然間,王良瑜靈光一閃,網(wǎng)絡(luò)小說又又一次立功了!
“既然沒有,那我就打造一個!”
“說書人!”
“說書人?”陸啟側(cè)著頭,疑惑地看著王良瑜,心中暗暗思量著,這個說書人到底是什么人。
王良瑜不答反問:“小說家,知道嗎?”
陸啟點點頭,道:“小說家者流,出于稗官,采集民間傳說,記錄街談巷語,以考察民情風俗?!?p> “說書人,便是將小說家寫的東西,加以評說。”
在這個娛樂匱乏的時代,王侯貴族可以欣賞歌舞,可以去勾欄瓦舍,可平民百姓卻無處可去。
說書人的出現(xiàn),必將成為平民百姓最喜好的娛樂活動。
在這個時代,平民百姓才是絕大多數(shù),抓住這絕大多數(shù),論道大會想不火都難!
陸啟是個商人,瞬間明悟個中益處,越想越振奮,抓起一杯酒,仰頭喝下,難掩激動:“一年,給我一年,我讓論道大會傳遍九州!”
王良瑜嘴角上揚,一臉自得,嘴上卻道:“不急,我給你兩年時間,兩年之后,春夏之交,太室山中,第一屆論道大會!”頓了頓,又看著陸啟,畫大餅,“論道大會宣傳籌建事宜,我就全權(quán)交由你負責,屆時你陸啟之名必將伴隨論道大會,留名青史!”
“謹遵公子之令!”陸啟沉聲應(yīng)和,臉上滿是激動的潮紅。
緩了會,陸啟回過神,看著王良瑜,詫異地問道:“那公子做什么?”
王良瑜不好意思說自己偷懶,忽悠道:“你呢,主要負責宣傳籌建論道大會,我呢,就負責邀請高端人才,比如孫武、孔仲尼?!?p> 換了口氣,王良瑜又故作深沉地說道:“論道大會,不能少了他們,不然就是名不副實,只能淪為笑柄?!?p> 陸啟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表示認同。
眼見忽悠成功,王良瑜立刻轉(zhuǎn)移話題,問道:“關(guān)于,說書人,你打算怎么做?”
“我預(yù)備,在九州各城招募能說會道之士,分散到各處飯館勾欄,說書人可以招攬生意,飯館勾欄想來不會拒絕?!标憜⒆孕艥M滿,這一會功夫,他已經(jīng)勾勒出一整套商業(yè)計劃。
說話間,陸啟又伸手指著城門外的長隊:“飯館勾欄之外,說書人也可四處游走,譬如這城門外,何嘗不是一絕佳之地?”
聽著陸啟的計劃,王良瑜有些錯愕:“聽你意思,你是準備把說書人都招攬到麾下?”
“全部招攬,那肯定是不可能,說書人說難不難,能說會道之人皆可勝任?!标憜u搖頭,表情變得肅然,“正如公子所言,掌握媒體就是掌握話語權(quán),我們必須得有一批屬于我們自己的說書人!”
我有說過這句話嗎?
王良瑜不可置信得看著陸啟,陷入深深的懷疑。
陸啟微微屈身,拱手道:“還請公子為我說書人賜名!”
王良瑜沉吟片刻,開口:“說書人,說的是古今春秋,道的是紅塵江湖。正所謂,開堂說春秋,拍案道江湖,不如,就叫春秋說書人吧!”
陸啟聞言,咂摸幾句,欣然點頭:“春秋說書人,多謝公子賜名,陸啟定不負公子所托!”
王良瑜不知,自己一時興起的想法,竟然為諸子百家再添一家,說書人。
春秋說書人更是成為說書人正統(tǒng),一直流傳后世。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2-05-23/8927075d92581299b50cef4b1a3abb6edgQU8kGmMc3OBws.jpg)
蘭陵曙光
新人新書,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求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