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商定私塾
眼下洛如霜提出要辦私塾,甚至還列舉了可行性,二人怔忡之后就是巨大的喜悅,洛山連忙開口道:“這是光耀門楣的事情,要是真的能夠建立私塾也能讓洛家村的孩子有書可念有學(xué)可上,也是造福一方的事情?!?p> 隨著洛山激動的話語,洛鋒也是滿臉的喜悅向往。
見到他們倆不僅不反對,還很支持的態(tài)度,洛如霜臉上也慢慢露出向往期待的表情:“既然都不反對,那就挑個時間盡快找村長商量一下,從村子里劃一塊地建私塾的事情?!?p> 洛鋒聞言擦了擦臉上的汗,對著洛山道:“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咱們就去找村長,商量一下劃地的事情?!?p> 洛山點了點頭,對著洛如霜和阿左道:“田里日頭曬,你們也早些回去,跟你娘說一聲,晚上大伯父去家里頭吃飯?!?p> 洛如霜點頭,看著洛山和洛鋒兩人在水溝里洗掉滿手的黃泥,下了田地往村長家走去。
兩人腳程快,幾分鐘就到了村長家,站在院里外頭喊了一聲,村長直接道:“是洛山和洛鋒兩兄弟吧,直接進來吧!”
兩人進去的時候村長正對著日頭給妻子的繡花針穿線,眼也不抬的道:“自己找個位置坐下吧,你們兄弟倆這次來這里是有什么事嗎?”
洛山將洛如霜想要劃地建私塾的事情復(fù)述了一遍,村長聞言連針線也不穿了,抬眼看著兩人,嚴(yán)肅的說道:“建私塾是頂大的事情可不能兒戲,你們真的想好了嗎?”
洛鋒和洛山對視一眼都鄭重的點了點頭,他們倆一向是老實的,從來也沒有說過大話,見他們都是一副鄭重的模樣,村長才慢慢的道:“建私塾是個大事,還是要跟村民們商議一下,你們兩去把其他人喊過來,我們就在院子里頭商議一下這個事情要怎么辦?”
洛如霜要在洛家村建立私塾的事情很快就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洛家村的各個角落,很快村民們就聚到了村長家的院子里,就連院子外頭的空地上都擠滿了來看熱鬧的村民。
村長背著手站到院子的空地上,咳了一聲,等所有人漸漸安靜下來,才開口道:“今天找大家過來的目的大家都已經(jīng)清楚了,村子里頭決定劃一塊地出來建私塾,專門教村子里頭的孩子讀書明理,村子附近的孩子也可以來洛家村上學(xué),現(xiàn)在想征詢一下大家的意見和在村子里頭建私塾的看法?!?p> 聽了村長的話,下面很快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來,大部分都覺得不切實際,私塾在眾人的印象中一向是富貴人家的孩子才接觸的東西。
普通農(nóng)戶的孩子都是從小就長在田地里,日復(fù)一日的插秧割稻賣糧買糧,等長大了就娶一房媳婦,生個孩子教他下田插秧,等孩子大了在幫他娶一房媳婦,等媳婦生了孩子還可以一家子都下田多些收入……
只是村長顯得興致勃勃,下面的人也只是議論,沒有人敢第一個明面上反對建立私塾的事情。
只有一戶人家例外。
洛老爺子滿臉不贊成的開口:“農(nóng)戶的孩子生下來就面朝黃土背朝天,一代一代都是這樣過來的,眼下農(nóng)忙時節(jié)家家戶戶都缺人,讓孩子們都來私塾待著,這不是瞎胡鬧嗎?”
他身邊的劉氏和顧氏也是一臉不贊成的樣子,劉氏緊跟著開口道:“在農(nóng)家里哪有比農(nóng)忙更重要的事情,這個時候建私塾讓孩子們?nèi)プx書,一看就沒安好心,我反對?!?p> 村長聽了洛老爺子和劉氏的話直接皺眉不快的道:“既然農(nóng)家子弟讀書沒有用,農(nóng)忙時節(jié)又離不得人,怎么不把你們家子洲喊回來插秧割麥?”
劉氏當(dāng)即梗著脖子怒懟道:“子洲是要考科舉的人,這些村子里頭的孩子怎么能跟他相提并論?!?p> 聽了劉氏的話,其他村民紛紛將不善的目光放到劉氏身上,他們的孩子他們不送去讀書是一回事,被別人說讀書也沒有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意識到失言,劉氏倒也不再開口,只是臉上還是一副不贊成的樣子。
阿左也出現(xiàn)在村長家的院子里,朗聲道:“不止是男孩,女孩也可以進私塾學(xué)習(xí)。”
不等其他人疑惑,洛老爺子已經(jīng)嗤笑著開口:“我看你是摔壞了腦子,女子無才便是德是自古以來的道理,你竟然還想讓女人上私塾,不是摔壞了腦子是什么?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阿左眼皮半抬,看向人群中滿臉嘲諷的洛老爺子:“讀書至少能讓人知道詞典語句真正的意思,而不是拿著半句話就開始賣弄?!?p> 阿左的聲音擲地有聲:“女子無才便是德是陳眉公說的話,但這句話的本意是女子若明大義才學(xué)出眾,心中卻謙認自己無才,這才是真正有德之人,是為本有而無之。”
阿左看著洛老爺子,臉上是不顯山露水的淡然處之:“你連話的意思都不知道,拿著只言片語就出來賣弄,若是讀了足夠的書便不會如此,這就是讀書的意義?!?p> 洛老爺子被懟的啞口無言,臉色鐵青。
洛如霜聽著阿左一番擲地有聲的話,聽著他揚聲反駁,心里頭不禁覺得感動。
見沒有人再反駁,村長朗聲說道:“現(xiàn)在私塾招生,哪些人想把自己的孩子送進私塾讀書,可以直接表態(tài)?!?p> 只是底下舉手的人稀稀落落的散在人群里,只有兩三個表態(tài)愿意將孩子送進私塾念書。
他們都知道,去私塾念書是要交束脩的,一般的農(nóng)戶家里頭哪有富裕的銀子給孩子交束脩,因此大多人只是看著表態(tài)的人議論紛紛。
洛如霜站在人群里聽出了村民對于束脩的顧慮,也不強求,只是站到村長的身旁,朗聲說道:“我理解大家的顧慮,農(nóng)戶家庭少有富裕的銀子來給孩子交束脩,只是銀子可以再有,青春的時光卻不會回來,這些孩子們想要出人頭地,走科舉入仕途的愿望只會隨著年歲的增長和經(jīng)歷的苦難而越演越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