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都閃開,我要白嫖了!
下馬威這就來了,魏青云的心里頓時一松。
若是文官無人反對,說不定是在憋大招,那難度系數(shù)只怕會變成地獄模式。
面對這個下馬威,魏青云有一百種說法懟回去,對他來說簡直就是送菜。
魏青云臉色平靜,目光如電,注視著說話的文官。
“敢問這位大人,此話從何說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青云自稱臣下并沒有錯,難道這位大人對此有其他的看法嗎?”
“這~!”那文官自然不敢說有不同的看法,一張臉頓時羞得通紅,雙眼瞪著魏青云半天憋不出一句話。
他本來想殺一殺魏青云的威風(fēng),誰知道小丑竟成了自己。
宣帝看見這一幕,頓時起了興致,看來這魏青云并不像外界傳聞一樣,只是個莽夫而已。
“林大人,你先退回去?!毙坶_口,那位林大人有了臺階下,悻悻地回到原位。
宣帝打量著魏青云,看他一副好整以暇風(fēng)輕云淡的樣子,便收起了輕視之心。
“魏青云,你可知道朕傳你上朝是為了何事???”
為何事?這不是你叫我來的嗎?明知故問。
魏青云心里雖然是這般想,但嘴上卻換了一個說法?!俺冀袢丈铣芤徽剐刂兴鶎W(xué),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謀福祉。”
若是換作之前,早就有人跳出來反駁魏青云了,但是剛剛林大人的前車之鑒還歷歷在目,這時自然沒人愿當(dāng)這個出頭鳥。
宣帝被勾起了好奇心,問道?!芭?,那你來說一下朕有何憂慮?”
魏青云略微思索,便發(fā)現(xiàn)宣帝的憂慮可多了,宗族割據(jù)尾大不掉,儒門逐漸占據(jù)朝堂,這些都是能威脅皇權(quán)的大事。
宣帝力排眾議,推動挖運河,修南北直道,這兩件事肯定也是宣帝最為關(guān)心的事。
不過魏青云并不敢把這些說出來,一方想要更大的權(quán)力,一方要中央集權(quán)。這完全就是死結(jié),無論如何說都必定會得罪另一方。
剩下還能說的事情,無非就只有百姓的衣食住行了。
“陛下所憂無非便是百姓能否吃飽穿暖,是否住有所居,業(yè)有所得?!蔽呵嘣普f道。
“嗯~”這個回答比較中肯,宣帝并沒有意外。
“朕雖有九州四海之地,統(tǒng)御億萬子民。卻難免有些地方顧及不上,讓不少子民受凍挨餓,此事自太祖以來,朕登基二十余載依舊無法解決?!?p> 宣帝說到這里,不由輕聲一笑,略帶嘲弄的眼神看向魏青云。
“不知愛卿可有何良策替朕解憂???”
宣帝的話一出,文武百官出現(xiàn)了一陣騷亂,開始小聲交流,無一不是在猜測宣帝的意思,沒人會認(rèn)為魏青云有什么良策。
這道題可不是一般的難,即便在二十一世紀(jì)科技高度發(fā)達的情況都有人餓死凍死,更別說在這個看天吃飯,通訊靠喊,出行靠走的封建時代了。
不過魏青云也沒有真認(rèn)為宣帝的意思是不餓死凍死一人,只要能使國庫充盈,糧倉堆滿,讓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百姓能吃飽就差不多了。
難難難!!這個時候沒有番薯土豆玉米等高產(chǎn)作物,稍微有點小災(zāi)啥的就得餓死一大片。
不是有人說可以賑災(zāi)嗎?呵呵,以這個世界的交通工具來說,糧食還沒運到估計就死了一大半人。
剩下的人也不一定能全部活下來,還有瘟疫疾病等災(zāi)難等著他們。
魏青云想了許久,就算他擁有前世的經(jīng)驗,在面對這樣的情況下,也想不出有什么辦法能完美解決這個難題。
殿中的百官開始露出了不屑的眼神,嘲笑著魏青云信口開河,多少明君賢能都辦不到的事,就憑你一個黃口小兒能辦到?
魏彬這時也開始替魏青云著急起來,不停用眼神示意,實在想不出辦法就算了,千萬別逞能。
宣帝的眼神充滿了戲謔,朕的憂慮那么多,你偏偏選了一個無關(guān)緊要的來說,若不給你找點麻煩,朕的良心會不安吶。
既然做不到兩全其美,那就站在皇帝一邊好了,魏青云決定白嫖前世的變法方案!
“陛下,臣倒是有一愚見,就是不知道陛下敢不敢用了?!?p> 魏青云的話如同巨石落在平靜的水面,瞬間激起了千層浪。
幾乎所有的御史言官都站了出來,呵斥魏青云。
“放肆,竟敢對陛下不敬?!?p> “陛下君臨九州,豈能容你妄自菲薄。”
“一個嘩眾取寵的小兒罷了,陛下大可不必聽信他的戲言?!?p> “正是如此,既然是愚見,那不如回家關(guān)起門來說便是,免得鬧出笑話敗壞門風(fēng)?!?p> “哈哈哈哈哈~”
魏青云沒有理會眾人的恥笑,只是目光灼灼地看著宣帝。
“胡鬧,陛下英明神武,豈能讓你胡言亂語,還不快向陛下請罪!”魏彬上前喝罵著魏青云,不斷打眼色讓魏青云請罪。
宣帝伸手揮了揮,一旁的小黃門立馬尖聲喊道:“肅靜!”
眾官員聽到喊聲,安靜地退回了原位,魏彬見魏青云不聽他的吩咐,扭頭看向宣帝,剛準(zhǔn)備說話就被宣帝打斷。
“魏卿,都說虎父無犬子,朕倒是很有興趣聽聽令郎的愚見。”宣帝說完揮手,示意魏彬退回原位。
魏彬見狀不甘心,狠狠地瞪了魏青云一眼,魏青云回應(yīng)了一個你放心就好的眼神。
“魏青云,可以說你的愚見了。”宣帝饒有興致地看著魏青云,請開始你的表演~
魏青云肅正了臉色,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陛下,臣下的愚見只有一句話,那便是統(tǒng)一稅法?!?p> “統(tǒng)一稅法?”
“正是!”魏青云肯定的回答宣帝。
見魏青云在秀,想要刷存在感的文官又跳了出來。
“放屁,稅法經(jīng)過上千年的發(fā)展?!?p> “如今早已被先賢全面完善?!?p> “何來統(tǒng)一之說?!?p> “若是變相加稅,豈不是與民爭利!”
“荒繆,簡直荒繆!”
文官紛紛義憤填膺,同仇敵愾地指責(zé)魏青云。
宣帝制止了文官的反對聲?!袄^續(xù)說下去!”
得到宣帝的準(zhǔn)許,魏青云繼續(xù)開始了他的表演。
“回陛下,臣的統(tǒng)一稅法共分五大條例。其一,清丈土地,登記造冊,發(fā)放地契;其二,廢除徭役人丁稅等雜稅,合并為田賦征收;其三,所有賦稅一概折銀征收;其四,賦稅的征收改為官收官解。”
魏青云說到這里,就停了下來,沒有繼續(xù)說下去。
宣帝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仔細一想,魏青云所說對于稅收確實大有裨益,想不到他真能給朕一個驚喜。
此子若是好好培養(yǎng)一番,便可成治世之能臣。
武官們持贊同的態(tài)度,這些條例對于他們來說并無損失,反而能把那些強取豪奪而來的土地,光明正大地占為己有。
對武官來說更是沒有壞處,他們自然不會反對。
文官們開始小聲交談,稅收合并,化繁為簡,省去了不少事。折銀征收,也能省去損耗,方便運輸。
不利的地方也有,首先清丈土地,官收官解就需要大量人手。不過這樣增加了不少官位,而且都是文職,文官們卻也樂得其成。
讓文官爭議最大的便是登記造冊發(fā)放地契,這對于武官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
但是對于不少擁有私地的文官來說,此條例也能為他們帶來好處,于是清官與貪官就因此爭論起來。
到后面,文官們發(fā)現(xiàn)魏青云似乎少說了一個條例,漸漸停下了爭論,看著魏青云。
宣帝也發(fā)覺魏青云只說了四大條例,疑惑地問道。
“魏青云,你說有五大條例,為何只說了四條就停下不說?”
“陛下,臣的第五條例才是其中的精華所在,重中之重,但是臣不敢說出這第五條?!?p> 以宣帝想要中央集權(quán)的心思,又豈會放過增加稅銀的機會。魏青云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才刻意將第五條留在最后。
“既然是精華所在,又有何不敢說?”宣帝追問。
“臣這第五條只怕會惹怒陛下,懇請陛下赦免臣無罪,不然臣寧愿讓這第五條爛在肚子里。”
魏青云是故意這樣說的,并非是真的怕惹怒宣帝,他怕的是得罪勛貴宗族等大地主。
若是宣帝不保他,單憑他的便宜老爹,可頂不住整個勛貴集團。
“有話快說,朕堂堂九五至尊,豈會因言下罪于你。”宣帝迫不及待地說道。
魚兒上鉤了,魏青云嘴角上揚,露出了勝券在握的笑容。
文武百官見到魏青云的笑容,不少人心中升起了疑惑,想不出魏青云的第五條例如何會激怒宣帝。
魏青云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咳嗽一聲后開口說道。
“這第五條例,就是攤稅入畝,所有的田賦以畝為單位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地多者多稅,無地者無稅!不交稅以及偷稅漏稅者重罰,名下土地資產(chǎn)盡數(shù)充公?!?p> 此言一出,宣帝激動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這釜底抽薪之計簡直完美無缺,和他想要中央集權(quán)的想法不謀而合。
不僅錢糧有了,還能變相削弱勛貴宗族,這魏青云真的只是莽夫嗎?宣帝目光灼灼,開始重新審視魏青云。
文官更是震驚得無以復(fù)加,這真的是一介莽夫能想出的治國之道?
條理清晰,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又是光明正大的陽謀,容不得任何人反對。
如今土地兼并問題越來越嚴(yán)重,勛貴宗族聽調(diào)不聽宣,政令出了豫州便會漸漸減弱。
統(tǒng)一稅法若能順利推行,必然能將這個困擾天朝千百年的毒瘤剔除。
于國于民都是大利,此乃強國之策!
如此一來皇權(quán)便能延伸到九州四海,文官的權(quán)力來自于天子,皇權(quán)威澤之地,就是他們權(quán)力能觸及的范圍,一眾文官豈能放棄這個名利雙收的機會。
何況還是這種流芳千古,歌頌千秋萬代的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