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帝輕咳一聲,打破了此時的局面。殿中之人均紛紛抬首看著年輕的天子。
“管中尉勞苦功高,又一貫忠君。先帝在時亦是時常稱贊。此事定然是陳潤無法無天,誆瞞中尉,才釀成如今大禍?!痹蔚壅遄瞄_口。
孟頌延聞言皺眉。
容治更是目光訝異,只不過他不過六品小官,根本沒人會注意到他。管黨可以用這樣的話來粉飾太平,但是皇帝卻不能真的這么覺得。
“不如這樣,中尉功過相抵,便不獎不罰,而那陳潤著實可惡,朕即刻下旨賜死?!?p> “萬萬不可!”孟頌延趕忙反駁。
周侍中周琺亦是隨聲附和,“圣上,功是功,過是過。豈能一并而論?”
孟頌延難得與周琺意見一致,他正色說道:“此事鬧出,損傷的不僅僅是楓山別院與先帝手書,更是圣上的聲名啊。當下朝局不穩(wěn),昨日事后,流言飛快在百姓之中擴散。甚至有傳言說,此事是圣上授意。圣上如今被管知陷入不孝不義之地,縱然管知有功,卻難以相抵啊!”
“太傅所言極是。有心也好,無心也罷,圣上圣明如今毀于管中尉之手乃是事實。如若不罰,那置天子顏面于何地?傳到百姓耳中,只怕人人都會覺得,別院之事乃是圣上授意?!敝墁m也站了出來。
“圣上圣明燭照,又有誰敢惡意揣度?若有刁民,自當殺之。難道還為了他們的捕風捉影,而置功臣于不顧嗎?”蘇長泰站出來反駁。
管知亦是惺惺作態(tài),“奴婢不敢居功,更不敢央求功過相抵。錯信陳潤,實乃奴婢罪過。”
朝中又是一片爭執(zhí)不休,吵的元嘉帝頭疼。
不滿充斥在胸腔,元嘉帝看著朝中僵持的幾人,他的手按在卓案上,指尖發(fā)白。
他才是皇帝,可是這滿朝文武,幾人將他當成一個真正的皇帝?他每一道圣旨,都要朝臣點頭才能施行。若是中書省與孟太傅不同意,他的圣旨甚至出不了皇宮。如今他想要保一個人,朝臣門也是紛紛和他作對,若不能乾綱獨斷,他又算什么皇帝!
“圣上,依微臣看,管中尉損傷圣明,的確有過,但是中尉勞苦功高,亦是不能質疑。不如給中尉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讓中尉負責與西戎洽談,敲定賦稅,若是商成,自可既往不咎。若是不成,再行問罪也不遲?!?p> 這一局竟無法除掉管知,認清了這個現(xiàn)實之后,容治認命一般的站了出來。
“容御史說得輕巧。難道滿朝文武,只管中尉一人能與西榮談商?禮部與鴻臚寺中人才濟濟,難道還談不成幾筆生意?”周書滔連忙反駁。
容治目光微冷,“自永平五年之后,我朝再沒有哪一年與外族通商能夠掙得一百萬貫。中郎將說國朝人才濟濟,不知這眾多人才,將銀子掙到了那去?這些年來,不說五百萬貫,就是每年有百萬貫的貿易進項,那么年前的源州饑荒,年后的宛州大雪,都不至于生靈涂炭!中郎將言之鑿鑿,可知在自己騎著千金紅鬃馬之時,百姓們甚至喝不起一文錢的粥!”
他既然選擇了做“佞臣”,那還害怕什么得罪同僚?況且他說的也的確是事實。這些年來,國庫收入一年比一年少,支出卻一年比一年多。一項一項的虧空,難道不是因為這朝堂中的“人才”太過于“濟濟”的緣故。
閹黨骯臟,難道周氏又能干凈得到哪里去?這些年宦官為虎作倀不假,但是在過往數(shù)十年,可都是周氏趴在北齊身上吸血!都不是什么好人,如今反倒互相指摘,當真是可笑。
“你!”
容治側身,并不看周書滔,他繼續(xù)開口說道:“圣上,依微臣來看,如今最重要的并不是定下管中尉的功過是非。當務之急,是挽救因陳少監(jiān)之過而使得圣上受損的聲名?!?p> “容御史說的輕巧,若是不重罰管中尉,那又何以正圣上清名?難道真如蘇寺卿所說,一個一個殺過去嗎?圣上乃是當世圣君,難道還能行暴秦之事?”周書湛冷冷開口。
容治并不怵周書湛,他正色說道:“圣上圣明,又何須犧牲忠臣與百姓來全自己的聲名?依微臣愚見,事已至此,圣上不如重罰陳少監(jiān),而后重重撫慰那群采選而來的女子的家人,彰顯圣上圣明以及恩德。至于那群女子,圣上便安排去皇陵日夜替國朝祈福,而圣上自己,也下令替先帝守孝三年,盡人子之責。等到三年之后,再將那批良家子接回宮中。如此一來,世人便知圣上擇選良家子乃是一片小心,誰又敢置喙陛下不孝?!?p> 元嘉帝心中不愿,先帝又不是他親爹,況且尋常百姓都只需要守百天,憑什么他就要守孝三年。
不同于元嘉帝的不滿,容治這話,哪怕是敵對如周氏,亦是挑不出反駁的話來。
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挽救方法。國喪近色,是為不孝。可若是圣上不僅不近色,還自請守孝三年,那么不孝的流言便可不攻自破。
至于那群無辜被選來的良家子,圣上選擇收入后宮,只是因為怕將其遣返歸家之后她們無緣嫁娶。這般安排,更是彰顯圣上仁德。
此法一行,誰又會指責圣上不孝不仁?
清臣也好,周氏也罷,他們即找不出更好的解決方法,也沒辦法真的處置管知。
畢竟,不是誰都能給積貧積弱的北齊掙得五百萬貫。
孟頌延心下悲戚,卻無可奈何。周琺看向容治,目露可惜。周書湛心有不甘,面色不顯。周書滔則是臉色陰沉,面露不善。管知卻是壓下心中歡喜之后朝容治投去一抹贊賞。
容治不卑不亢,如綠竹漪漪。滿朝文武無不嘆息,這樣的人,怎么就認了宦官為父。
幾番商議之后,朝廷無奈妥協(xié),眾人各退一步。元嘉帝下令將陳潤賜死,暫革管知神策軍中尉一職,又將貿易之事全權交由管知。
至此,此事方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