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今年最有感覺的歌
“這是什么歌?”
鹿鳴問道。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你沒聽過嗎?”
陳銳還在心里感慨,現(xiàn)在的小孩們都在聽些什么音樂啊,怎么這么經典的校園民謠都沒聽過。!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怎么以前從沒聽過?這么經典的旋律,不應該??!你們聽過嗎?”
鹿鳴問向其他人。
其他人也紛紛搖頭,表示從沒聽說過。
甚至有人掏出手機,用千度搜索,也查無此歌。
陳銳這才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好像真沒有這首歌!
“這不會是你的原創(chuàng)吧?”鹿鳴驚訝的問。
陳銳沒有說是,也沒說不是。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確實是他的原創(chuàng)。
最重要的是,他無法解釋,總不能說自己是穿越的吧!
索性,就當一次“文抄公”吧。
有道是“穿越不抄襲,標準大傻B”??!
今晚是個不眠夜。
幾乎每個選手都在考慮著自己的選擇和未來的前途。
但也有人除外,比如說陳銳就在忙碌著,忙著在千度上搜索。
最終得出的結果是,這個世界上,不但沒有《睡在上鋪的兄弟》,其他的那些經典校園民謠也沒有,甚至地球上的歌曲幾乎在這個世界上都沒有。
當然,這個世界上的那些經典歌曲,地球上也沒有。
這個世界上也有“矮大緊”,但他的創(chuàng)作方向卻與地球截然不同,在這里他的主攻方向是重金屬搖滾!
陳銳意識到,自己好像不用努力,也可以輕松成功了!
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他穿越到這里,可不是只為做個文抄公的。
當然,陳銳不是個頑固不化的衛(wèi)道士,他不會拒絕將地球上的經典搬運到這個世界上,因為這樣做可以幫自己更好的達成目標。
這是陳銳的“術”,是為了實現(xiàn)“道”而用的一種手段。
就在陳銳徹夜查手機的時候,睡在他上鋪的鹿鳴,在臨睡前也用手機發(fā)了一段視頻。
這段視頻就是剛剛陳銳彈唱的一小段,鹿鳴沒有拍陳銳的臉,只拍了他嫻熟的指彈,伴隨的是略顯憂郁滄桑的歌聲。
他把這個1分來鐘的片段發(fā)到了自己的官方微博里,同時配了一段文字“這是今年聽到的最有感覺的音樂”。
發(fā)完之后,鹿鳴就關掉手機,睡覺了。
第二天一早醒來,鹿鳴打開手機,發(fā)現(xiàn)自己昨晚發(fā)的這個微博,果然火了!
他雖然只是“半步頂流”,距離真正的頂流天王境,還差著幾個經典作品的鴻溝。
但他現(xiàn)在火啊,是當前最吸引流量的當紅小生之一。
他這種級別的流量,平時是不能隨便發(fā)微博的,因為背后牽扯的利益太大,很容易就能火出圈,當然也有很大的風險會翻車。
你永遠不知道那些對手公司、營銷號、黑粉、噴子們會從什么刁鉆的角度來找茬,挑毛病。
所以,鹿鳴發(fā)這個微博是有風險的,但他覺得非常值。
不僅因為這是陳銳的作品,更因為這是一首值得傳播,值得讓更多人聽到的好作品!
鹿鳴在微博里配的那段文字,確實是他真實的感受。也許摻雜了他對陳銳的感情濾鏡,但誰也無法否認這首歌里蘊含的兄弟情義和青春的感傷。
只一夜功夫,這個微博就收獲了幾十萬的瀏覽量和十幾萬的點贊。
就連轉發(fā),都超過了3萬+。
“今年最有感覺的歌”這個話題,成功入選了微博超話,并被頂上了熱搜。
再看評論,頂在最前面的幾條,除了“鳴鳴我愛你”“鳴鳴好帥”之類毫無營養(yǎng)的帖子外,其余都是表達對這首歌的喜愛之情。
“這首歌真的好有感覺,尤其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
“嗚嗚,又來賺我的眼淚了,莫名想到睡在我上鋪的姐妹,大學畢業(yè)后,大家各奔東西,遠在他鄉(xiāng)的你還好嗎?”
“我不能說這是今年最好聽的歌曲,但絕對是最有感覺的歌,這首歌里有種味道,讓人會不由自主的眼眶發(fā)紅,就像洋蔥一樣。這是什么味道呢?我想了好久,終于明白了,是青春的味道!”
“跪求這首歌的名字,好想聽完全版”
“這首歌不是鳴鳴的風格吧,彈唱的人是誰?居然得到了鳴鳴的青睞,羨慕ing……”
“彈唱這人的聲線很棒,嗓音也很有感覺。但并不熟悉,應該不是成名的歌手,是不是鹿鳴工作室新簽約的藝人?前途不可限量??!”
……
陳銳并不知道鹿鳴搞得小動作,但節(jié)目組卻第一時間就關注到了。
當茍導搞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后,激動的兩眼冒出小星星。
沒想到,陳銳還有這能耐呢!身體好,技術好,歌唱的也好,這就是傳說中的寶藏男孩嘛!
本來請鹿鳴,是想靠他的人氣帶一帶這個節(jié)目,沒想到,居然讓自己這么一檔足球選秀節(jié)目,挖掘出了一對CP!
這年頭,炒CP,就會有流量。
他倆表現(xiàn)得越好,CP感越強,節(jié)目的收視率就會越高!
茍導打定了主意,今晚就去陳銳的宿舍補拍,一定要讓這首歌的完全版在節(jié)目里呈現(xiàn)出來!
今天是分隊集訓的第一天。
范智毅和楊辰作為技戰(zhàn)術導師,早早的就被馬躍騰隊和姜楓隊給請去做指導了,而行動稍慢一步,暫時沒搶到人的馮浩然隊著實好一陣懊惱。
反倒是導師們認為整體實力最弱,最需要名師指點的陳銳隊毫無動靜。
三位評審導師有點失望,他們不明白陳銳為什么不主動一點尋求幫助呢?
是自視甚高?還是礙于面子不好意思求人?亦或是主觀能動性不足?總之,無論是哪一樣,對于一名球員的發(fā)展都不是一件好事。
蘇夢嘆息道:“這就是草根運動員和職業(yè)梯隊球員的最大差別,不是能力上的,而是意識上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差距,恐怕就是二者之間最大的差距吧!”
董逑也說:“關注國內足球這么多年,見識了太多優(yōu)秀的球員沒踢出來,差就差在腦子上了。唉,說實話,我覺得球員的腦子比身體更重要!”
翔哥沒有認同他倆的觀點,而是勸道:“我說二位,咱們也別忙著下定論,有道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咱們的觀察第一站就去陳銳隊,看看他們究竟在干嘛?這個陳銳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