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領(lǐng)證了(跪求追讀?。。。?/h1>
三天時間,足夠楚青把蘇州的事情都處理完。
其實更多的是,王康平已經(jīng)把一切安排妥當(dāng),楚青只需來拍板確認(rèn)即可。
以往不管是卡帶還是步步高,基本都需要他親自去指導(dǎo)。
這次蘇州,算是最輕松的一次。
楚青提過的要求,都被王康平提前安排到位。
甚至做得比預(yù)期還要好,根本沒要楚青多操心。
至于黃章那就更簡單了。
王康平招聘的人,基本都是技校出來的中專生,本身就有一定專業(yè)基礎(chǔ)。
再有黃章這個全程參與設(shè)計的人指導(dǎo)。
配合公司下發(fā)的手冊,只兩天就能正式上崗。
至于多的一天,也只是進行了一番公司規(guī)章制度培訓(xùn)。
即便是分公司,也得從一開始就把制度落實到位。
這樣等以后各地輪換的時候,才能真正的做到人才流通。
至于旗艦店的事情,稍后會有一支專業(yè)的團隊,來為每個店做裝修設(shè)計。
而這批人,帶隊的正是葉茂忠。
決定做旗艦店的時候,楚青就拿出了一套方案。
然而找施工公司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
現(xiàn)在的廣告公司,大部分都沒有這種經(jīng)驗。
低端的,做的是線下廣告牌,路牌這些簡單活。
高端一些的,就是電視臺的一二十秒視頻廣告。
可只要看過現(xiàn)在電視廣告的都知道,這些哪有什么設(shè)計。
想找一個能做設(shè)計,又能做廣告落地的,可真不是一般的難。
可從香江找人又太貴了,初步預(yù)計是全國6個城市的旗艦店,光是香江的人工,就夠在買幾個門面的。
無意中楚青想起了葉茂忠。
他現(xiàn)在還在泰州廣播臺當(dāng)策劃。
上次聽說他為春蘭空調(diào),做戶外廣告的時候,拉起來了一批人。
找生不如找熟,況且楚青本身就有心想要招攬他。
這種廣告界的人才,也是做營銷的一把好刀。
蘇州安排妥當(dāng),楚青一行五人就再次北上,直奔京城。
1991年11月18日。
剛下火車,楚青只感覺寒風(fēng)撲面,一片雪花就落在了脖頸里。
剛下過雪的京城,銀裝素裹。每個人都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
蘇州雖然也冷,風(fēng)也不小??珊途┏潜绕饋?,就暖和多了。
剛出車站,就看到一張留著長發(fā)抱著吉他的廣告。
“狼來啦!”
“12月7/8/9日齊秦狂飆演唱會”
“地址:BJ工人體育館”
齊秦算是彎彎歌手,在內(nèi)陸開巡回演唱的第一人。
也是第一個把這種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帶入內(nèi)地的第一人。
當(dāng)然后世來看,這次演唱會也是當(dāng)之無愧的經(jīng)典。
可這種噱頭式的廣告轟炸,也真正打開了線下廣告的任督二脈。
現(xiàn)在的廣告宣傳,大多還停留在七八十年代。
電視廣告都還在摸著石頭過河,就更別說線下的廣告轟炸了。
可廣告創(chuàng)意,往往就是一層窗戶紙。捅破了就毫無新意。
這不就是早些年的大字報嘛。只不過它更華麗,目的性也更明確。
經(jīng)此一役,那些沒錢在電視臺打廣告的小商家,也學(xué)會了貼小廣告。
電線桿,車站廣告欄,也開始陸續(xù)出現(xiàn)。
“青哥!”
小楊老遠(yuǎn)就朝著眾人揮手。
不等走出去,就一個健步?jīng)_了上來。
如今的他在京城待久了,也越來越像京城人。
同樣的全副武裝,卻穿的很時髦。
頭戴一頂黑色針織大耳帽,上面還有個圓球,耷拉下來的大耳,正好可以包住耳朵。
脖子上系一條深色圍巾,外套一件特別特的毛呢大衣,里面是一件大條紋的三色毛衣。
往那一站,妥妥一副精英范兒。
“等久了吧。”
楚青他們的車晚點了一個小時。這年代的火車,就沒有不晚點的。一小時內(nèi),都算是合理的。
“還行,來就聽說路上雪大,最近會晚點。箱子給我吧?!?p> 主動接過楚青的箱子,招呼著大家就往外走。
出了車站,小楊抬手招了一輛面的。
路過長安街的時候,幾個人都像小媳婦進城一樣,全趴到了窗戶邊。
一臉激動的看著雄偉的天安門,和高大的人民英雄紀(jì)念碑。
嘴里更是“哇~哇~”個不停。
小楊知道來BJ的都想看這個,所以特意讓師傅繞了一圈。
好在現(xiàn)在的京城還不堵車。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小楊買的小院。
太平胡同里的一個二進小院,外間住著一戶外地人,另外兩戶也空著,聽說前不久家人出國了。
小楊買的是里間的三間廂房。
對面那棟高點的五層樓,就是北影的宿舍。
后面胡同叫百花深處,聽說那里住著個姓許的,人長得不咋樣,居然娶了兩個老婆。
HE……tui!臭不要臉的資本家,活該你腰疼。
“來了!”
聽到門口車響,里屋的秦茹,系著個圍裙,拿著個鍋鏟就跑了出來。
看見當(dāng)先的楚青,臉上擠出一個靦腆的笑。
經(jīng)過幾個月的進口藥治療,她臉上的疤痕已經(jīng)淡了很多。看起來也沒那么恐怖了。
“唉!秦姐辛苦了,還在做飯吶?!?p> “沒什么好招待的,就自己做點家常菜。”
“家常菜好,出來在外,就是想吃點家常菜?!?p> “進屋吧,屋里暖和?!?p> 后院是主屋,坐北朝南,正中是堂屋,左右是廂房。
這里原來也住著三家人。出國的出國,搬樓房的住樓房。
小楊買下來也只簡單改造了一下,把原來一些礙眼的違建給拆了。
二十多平的堂屋,改成了里外兩間。
現(xiàn)在他們兩就把里間當(dāng)臥室,外間當(dāng)客廳。
西邊房是廚房,東邊房改成了個小庫房。
索尼的翻錄機,和那些外國磁帶都在那邊,現(xiàn)在這些事都是秦茹在打理。
堂屋燒著個煤球爐子,進門就一股熱浪。
“來喝口水?!?p> 秦茹從碗柜,拿出幾個早就準(zhǔn)備好的新茶杯。
將早早就稍好的熱水,給幾人都倒了一杯。
“秦姐你就別忙活了,我們自己來。到這里就算到家了。”
來了小楊這里,楚青就沒王康平那么講究了。
畢竟是一起混出來的兄弟,到這里,他還真就當(dāng)是到家了。
“呃~那你們先坐會兒看下電視。小楊招呼下大家,飯菜馬上就好?!?p> 說著秦茹還叮囑了一句小楊,轉(zhuǎn)身就出了門。
“看來你們小日子過得不錯啊。準(zhǔn)備什么時候把事辦了?!?p> 看著全程笑嘻嘻的小楊,楚青也是真心為他高興。
“嘿嘿~那個青哥,我們已經(jīng)領(lǐng)證了?!?p> 說著小楊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楚青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