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賜予官身、挑戰(zhàn)既得利益群體
“草民是趕在闖賊到來前的三月初離開的天津,那時候的天津,已經(jīng)可以說是滿城縞素、家家哭喪,城中的棺材鋪借著這波瘟疫坐地起價、發(fā)了好一筆橫財;”
“但死者實在太多,縱使高價、棺材依舊供不應(yīng)求,買不到棺材的百姓,很多不得不裹張草席就將尸體草草掩埋,甚至連草席都不夠用,光著下葬、曝尸荒野的也不少...”
“之后連棺材鋪的掌柜和伙計都相繼染病,親自用上了他們斂財?shù)墓ぞ?,?dāng)真是報應(yīng)...在草民看來,天津的瘟疫幾乎已不可控,只能任由自生自滅,死中求活......”
在朱由檢的安撫下,吳有性這才放松了些,重新坐下、說起了在天津的見聞,將一幅瘟疫之下的人間煉獄卷、展現(xiàn)在了朱由檢的面前。
“哎...都是朕的過錯啊...但凡百姓們吃的飽,形勢也不至于危急至如此......”
聽到吳有性的講述,朱由檢面色凝重,嘆了口氣、陷入了深深的自責(zé)當(dāng)中。
鼠疫的源頭,大多來源于老鼠;
但老鼠傷人的情況其實并不多,所以按理來說,鼠疫是不容易傳至人體,也不容易大規(guī)模傳播的,所以還需要媒介。
一種媒介是跳蚤,跳蚤吸食了老鼠的血液、感染了鼠疫病毒后又叮咬了人,由此傳染;
二種媒介是呼吸,人感染了鼠疫后,通過呼吸相互間傳播病毒;
三種就是食用老鼠!
在這個物資匱乏、飯都吃不飽的時節(jié),老鼠肉可是難得的美味,稱之為打牙祭都不為過,甚至專門抓老鼠吃的人都有。
但誰知道被吃的這只老鼠有沒有感染鼠疫病毒呢?這也是這個時代總會有鼠疫爆發(fā)、層出不窮的原因,區(qū)別就是規(guī)?;虼蠡蛐?。
而后世就極少見鼠疫,這既是因為人人講衛(wèi)生,跳蚤這一傳播媒介已不多見;也是因為不缺吃穿、已經(jīng)少有人吃野生老鼠了,要吃也是養(yǎng)殖的竹鼠。
所以朱由檢自責(zé)的點就在這里。
若是百姓們吃的飽的話,也就不需要去抓老鼠吃了,自然能大大的減少鼠疫爆發(fā)的概率。
“皇上無須自責(zé),瘟疫爆發(fā)、實非人意......”
“對啊對啊,皇上......”
看到朱由檢自責(zé)如此,堂下的人哪還坐的?。考娂娖鹕砉虻?,哭訴著勸諫朱由檢。
讓不知道的人看了,還以為鼠疫是他們引發(fā)的呢。
“罷了,都平身吧,朕無事...說正事,張大夫,你將《防疫論》給淡齋先生看看,然后你輔佐淡齋先生,共同防治山海關(guān)的疫情,定不能讓疫情在山海關(guān)大規(guī)模傳播開來!”
“又可,朕現(xiàn)在任命你為山海關(guān)太平惠民和劑局局長,總覽山海關(guān)防疫諸事,若有所需,可直接報以知州李慶和,亦可直接報以朕,朕也將曉諭山海關(guān)所有官員,盡全力配合先生你防疫?!?p> “對了,暫予以你正九品官身,至于張大夫和蘭大夫,朕授予你二人從九品官身,一人主要輔佐吳大人做好防疫、一人主要做好戰(zhàn)時受傷將士的醫(yī)治工作,等諸事大成,朕還將有封賞,可明白了?”
“???謝陛下恩典!草民、臣、臣明白了,必定全力以赴、不讓陛下失望!”
“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堂下的三人都是一愣,竟不敢相信自己等人已經(jīng)做官了!
一個有品階的官身有多難拿到,三個雖然也可以說是知識分子、但卻連秀才都不是的大夫,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在大明,真正的達官顯貴大多都是進士出身,舉人都大多只能充任縣丞、主簿、教諭等微末小官,或者是下縣的知縣;
而舉人之下的秀才想做官,除非是立下大功勞,不然就只有補廩、納捐、累計不第年過五十、舉薦入仕四條途徑慢慢熬。
秀才都是如此,何況還不是秀才的三人?
但今日,自己等人卻一朝就有了官身,變的和舉人一樣了!
三人如何不激動驚愕?
雖然這太平惠民和劑局局長聽起來頗為別扭,且從來也沒有太平惠民和劑局的人有官身的做法;
但今日陛下金口玉言,那便是有了!自己三人,是真真正正、如假包換的大明官員了!
驚愣了好一會后,三人才回過神來,在王承恩的示意的跪拜謝恩、感激涕零。
“嗯,朕已經(jīng)給了你們官身、也給了你們特權(quán),希望你們不要讓朕失望,一定要控制好山海關(guān)的疫情...這不只是你們的加官進爵之途、更是救人無數(shù)的功德,你等定要用心才是?!?p> “陛下放心,臣等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幾人嚎哭著叩謝保證。
“希望你們不要辜負朕的期望,朕真的已經(jīng)很努力了,也希望皇天不負苦心人吧......”
看著三人退去的背影,朱由檢默默的想到。
朱由檢真的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努力了。
不說花的這些個心思,就說冒然賜予這三人官身,等回到南京后,就少不得要被大臣們叨嘮幾句。
官身呀,哪怕是從九品這種最末的官身,那也意味著階級的跨越;
作為階級利益的受益者,官員們最恐懼的、就是有人來分走他們的利益,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如何加強對這些利益的壟斷,于是乎在入口這一塊就會死死的卡住、不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來瓜分。
科舉就是卡住入口的一種方式、且是最重要的方式。
所以,他們自然見不得朱由檢不經(jīng)科舉就冒然賜予他人官身了。
雖說只是正九品、從九品這種小官,且只有三個,但這是一道口子,這口子一開、之后就難收了。
但這些是官僚階級的利益,不是現(xiàn)在朱由檢的利益,現(xiàn)在的朱由檢,和這時候已經(jīng)腐朽的官僚階級的利益是不一致的;
或者應(yīng)該說,皇帝和官員,本身就是合作中帶著對抗的關(guān)系,很多時候利益都是不一致的。
官員要的不只是對下壟斷權(quán)力,同時也想向上抱團取暖對抗皇權(quán);
同時,皇權(quán)又何嘗不想分化下面的官員的抱團,讓自己的力量能更有效的直達更下層呢?
讓官員更多、來源更多樣化,且有些途徑自己可以完全掌控,就是分化官員抱團的有效手段之一。
而且這時候的朱由檢,是當(dāng)真有著一顆心系天下蒼生、讓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的心的。
為此,他需要一群能做事、愿意做事,愿意為了更好的大明、強大的華夏民族孜孜不倦的奮斗的官員;
最次都是他們可以沒有為國為民的高尚抱負,但一定要有顆愿意做事的心,愿意服從自己的旨意去做事。
現(xiàn)在朝中當(dāng)然有這種官員,但也有許多官員并不是這樣;
所以朱由檢要充實進一批新的、符合自己要求的官員,以淘汰掉那些不合格的官員。
賜予自己看重的人官身,就是一種方式。
同時這種方式還可以讓一些有能力、但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走上科舉這條路的人才,有出頭的機會;
能發(fā)掘出更多的人才建設(shè)大明的同時,也能增強整個社會的活力,消除一二因為階層固化帶來的矛盾。
一舉數(shù)得。
就是壓力也很大,如何和原來的那些既得利益者周旋,是接下來的朱由檢需要花大精力、大時間去琢磨的事情。
再之后,朱由檢喝了口醒神的濃茶,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當(dāng)中。
時間不等人、當(dāng)爭分奪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