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大晉女匠師

第20章 知母莫若子

大晉女匠師 悟空嚼糖 2473 2022-09-10 09:00:00

  咚!

  咚!

  南門、東門的“不如鼓”幾乎同時敲響,代表又有兩個匠員被淘汰了。

  這是第一場考試的最后一天,考官們首次分為兩撥巡場:一撥為主考官帶領三名副考官;另一撥為五名副考官。

  每個匠員都會給予評分,要淘汰掉三百多人,因此“不如鼓”響的格外頻繁,巧合時,就會像現(xiàn)在一樣,出現(xiàn)兩鼓同敲的情況。

  鄭考官一行四人走向瓿知鄉(xiāng)匠員區(qū)域。

  “考生張青?”

  “是?!睆埱嗷炭终酒稹?p>  “留?!编嵖脊僖粋€字,張青長舒口氣,如釋重負。

  隨考官過來,輪到王葛緊張了。那個“打鼠筒”被考官拿走后就再沒還她,也不知道起沒起作用?

  不過她的主作品“組合量器”也完工了。

  許副考官拿起此物,眾人細細核查,評定級別。

  先看此物制式:側面為梯形,上口、下口均為正方形。整體均為篾編,縫隙微小,無論眼觀、還是觸摸,都非常平滑。

  再看實用價值:將此物大口朝上,是一個“斗具”;把它顛倒過來,小口朝上,則為一個“升具”。

  主體的兩側,編有兩個圓環(huán)手柄:一個手柄的環(huán)細,是卡住“合具”的;另一個環(huán)粗,中間的孔隙小,是卡住“龠具”的。

  眾考官知道,此物是效仿莽朝發(fā)明的“嘉量”。

  缺少最大的“斛具”,恐怕不是考生來不及編織,應該是這小女娘謹慎,害怕“嘉量”屬國之重器,私自編織、哪怕只效仿其形,也會犯忌諱。

  沒看她腦袋越垂越低么?

  鄭考官說道:“按以往慣例,瓿知鄉(xiāng)只有一個匠童名額。論基本功,你比張青扎實,但你年紀比他長,你現(xiàn)在的基本功,不一定能勝過幾年后的張青?!?p>  王葛左手的小拇指已經(jīng)摳在掌心,等待下文。如果考官覺得她的匠技威脅到了張青,要淘汰她、保張小郎,直說就是,不必跟她講這么多。

  果然,對方又道:“你真正的優(yōu)勢,是第一天做出的機巧之物,證明了你的創(chuàng)造天賦。此場讓你過,接下來,還需更好的展現(xiàn)你獨有的天賦?!?p>  “是?!?p>  考官們離開此區(qū)域后,副考官之一問道:“此考生的基本功,在所有匠員中都算得上拔尖,張青過個幾年夠嗆能趕上呀?”

  鄭考官:廢話!我不知道么?縣令讓我嚇唬王小娘子,我能怎么辦?

  傍晚酉初,第一場考試結束,共淘汰匠員三三一人,留下三百三十整。

  瓿知鄉(xiāng)算上王葛、張青,留取十二人。

  被留取的匠員必須把制作的成品帶走,不得留在場內(nèi)。還要找各自的鄉(xiāng)吏更換號牌,每場被淘汰,號牌均歸匠員所有,這也算一種資歷證明。絕大多數(shù)匠員是考不上匠童的,但憑借號牌,總比普通匠人容易當傭工。

  終于出來考場了,木鄉(xiāng)吏收走王葛等人的舊號牌,更換完新牌后,說道:“你等今夜不得亂跑,明日卯正從東門進場,比賽區(qū)域更換,比賽所用的材料不變。所以個別匠員注意調(diào)整第二場的材料用量,不要到第三場時發(fā)現(xiàn)沒有可用的了?!?p>  隨著齊唰唰的“是”,木鄉(xiāng)吏露出欣慰笑容:“也不要總繃著,到附近逛逛,天黑后回來此處即可。另外,清河莊正收購制品,你等可去看看,增長見識。”

  小匠員們跟著家中長輩走開,木鄉(xiāng)吏這才拿出錢袋,遞向王葛:“天黑前回來?!?p>  “我用不上錢,麻煩大人再替我保管,我現(xiàn)去把這個賣了。”她笑盈盈搖著頭,抱起竹編的量器,趕緊往清河莊收購點走。

  一路走著,王葛發(fā)現(xiàn)百姓不但沒減少,還更多了。尤其收購處,圍的里三層、外三層,不光匠員在問價,更有遠地趕來的各類買賣人,也在跟清河莊互通生意。

  “王阿姊,快,這邊人少?!睆埱嗪八?,他阿父緊跟在旁,一手抱著竹席,一手護著兒郎。

  王葛過來,禮貌的叫人:“阿伯好。張阿弟?!?p>  “女娘一人就敢來縣城,比我家阿青強!”張父四十余歲,天生一張喜慶臉,夸的王葛抿著嘴笑。

  她立即夸回去:“張阿弟是我見過的最優(yōu)秀的小郎呢!”

  張父心花怒放,張青害羞臉紅。

  不一會兒,輪到他們。張青制作的竹席賣了一百個錢,父子二人高高興興的去食攤了。

  王葛的組合量器賣了一百二十錢,這可把她高興壞了,趕緊把剛賺的錢再交給木鄉(xiāng)吏保管。

  次日天氣不好,十二個匠員隨木鄉(xiāng)吏從東門進入時,天黑的不正常,幸好考生們搭的雨棚也隨材料一起移過來了。

  整個比賽范圍縮小,北門和西門封閉,只留東、南出入口。

  開考時刻,雨也下起來了。

  桓真腚上的瘡傷終于結痂,這一起來,又裂開少許??伤麅H微吸口氣,還是緩緩走到窗口,推開窗,看雨絲順著一溜溜瓦檐飛淌。

  人間罪惡,豈能只由細雨洗刷?更需雷霆手段!

  他身后的矮案上,攤著兩份簡冊,是昨夜寫的江城弒母的詳細記錄。他活剮江城時,匕首上有銹,導致對方僅隔一天就筋脈拘攣,抽搐不停而死。詳細口供只能由他帶傷書寫。

  第一份簡冊,寫的是江城弒父的動機。

  當江縣令逼孽子說出弒母的來龍去脈后,氣急攻心,立即做出燒車之舉,因為江城在牛車里動了手腳。不過很快江縣令就后悔了,只因燒車之舉,會成為更大的破綻!

  這才促成了江城最終弒父!他阿父不死,不但會拿常氏泄憤,萬一廷尉府下來查案,詢問為何燒牛車怎么辦?他阿父會怎么回答廷尉府?到時會不會為了保住自己性命,交待他弒母的事?

  第二份簡冊,是江城弒母的細節(jié)。

  孟氏坐車有個習慣,喜歡獨處,從不讓婢女進車。她坐的長榻,鋪著厚墊子,左側部分被江城改了,里頭的絹絮不平,坐著不舒服。如此一來,孟氏就一直坐在長榻右側,靠著右車窗。

  孟氏還有個毛病,暈車,為了防嘔吐,車中的匣子里一直放有果脯。果脯就是江城動的第二處手腳,被泡過迷藥。

  第三處手腳,就是桓真等人懷疑的牛!孟氏那輛車的老牛,右側兩條腿被扎了微小竹刺,拉車時越走越往右沉,導致孟氏暈車嚴重。

  所以出來縣城不久,孟氏就吃了許多果脯,陷入昏迷。在昏迷前,她還因為格外惡心難受,特地斜倚窗邊,盡量透氣。

  主、仆兩輛牛車駛上官道后不久,江城的小廝裝扮成旅人,駕著牛車就尾隨上了。

  當孟氏乘坐的前車先拐上開滿桃花的土道時,小廝驅(qū)牛,疾速超越,就這樣隔在了主、仆牛車的中間。

  然后,小廝大叫著“駕、駕”,假意要超越前車,實際目的,是長時間并道而馳,將孟氏的車往路邊荊棘叢里擠。

  似這種土道,兩側根本不夯實,加上老牛聽出小廝的聲音,隨著一聲聲“駕”,越跑越疾,車夫根本拉不住。

  孟氏的腦袋就這樣在車窗處顛來顛去,被荊棘枝劃了個稀巴爛,至死都一聲沒吭。

  此案之后,江城率兄弟砍伐荊棘,并非泄憤,而是江城恐懼那些荊棘上染著阿母的血,有一個斜枝上,還勾掛著眼珠子。

  所以,孟氏之死,跟桃花林沒任何關系。

  她之死,只因為……知母莫若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