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成思來想去,決定還是向劉璋攤牌。
劉璋這個人性格有些懦弱,但在賈成手下做事最為可靠。他的身份是所有人當中最高的,卻對底層百姓具有很大的同情心,又是對百姓最仁厚的。
幾個月前當劉璋應(yīng)募左馮翊郡府,賈成對他還是有些疑心,畢竟這位在歷史上就是雄霸西南的一方諸侯,肯定有不小的野心。
沒想到經(jīng)過這段時間共事,此人的表象卻讓賈成刮目相看。
他沒有世家公子咄咄逼人的氣場,對軍事方面也毫無興趣,為人處世更像一位鄰家大哥般讓人感覺非常舒服。若不是他還只有二十一歲,賈成簡直覺得他就是一個忠厚長者。
說個人能力吧,這人也不算突出,論專業(yè)水平,估計比法正、孟達兩個小家伙都差上一截。軍事上也一竅不通,有時候連郡卒和賊曹游檄之間的區(qū)別都分不出來。
可是他又一點好,就是協(xié)調(diào)能力很強,做事有韌性,往往能夠?qū)⒏鞑唤y(tǒng)屬的幾個曹捏在一起完成賈成交代的任務(wù)。
而且交際能力很突出,左馮翊郡府掾吏都是臨時湊起來的班子,他能夠很短時間內(nèi)和大伙打成一片,提升工作效率。
這應(yīng)該就是將來劉焉死后,他剛來的一個小年輕能夠取代兄長劉瑁,牢牢坐穩(wěn)益州之主的位置,長達二十多年的原因吧。
當然了,賈成選擇劉璋帶領(lǐng)一部分軍兵百姓前往盩厔駐扎,是冒著一定風險的。
他在賭劉璋此刻依然忠于漢室,不會和他的那個操蛋老爹同流合污,到了盩厔后背刺自己,直接率部南下投奔益州老爹。
可如今時間緊急,手下又挑不出合適人選,他只能冒險一搏了。
劉璋卻突然直視賈成,一字一句問道:“功曹,我父傳聞您也應(yīng)該知道,子不言父過......。璋有一言問功曹,欲忠天子,興漢室,扶社稷焉?欲效諸侯,擁部眾,據(jù)一方焉?”
賈成并不遲疑,毫不猶豫道:“身為士人,當匡扶社稷,掃蕩不臣,救黎民于水火之中!你我身為大漢臣子,自當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好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功曹,璋雖無才智,卻有一腔報國熱血。既然功曹有匡扶社稷之志,璋當馬首是瞻,率部前往盩厔,為功曹救天子南狩做好準備?!?p> 頓了頓,劉璋接著道:“漢中雖是我父遣人占據(jù),畢竟米賊與黃巾余孽頗有淵源,一直深恨朝廷。盩厔扼守漢中北上要沖,斷不能與米賊沖突。屆時下吏或會與之曲意結(jié)交,還望功曹莫要起疑。”
賈成哈哈一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委季玉獨守一方,自是信重季玉,盩厔一應(yīng)事宜君可自專?!?p> “如此下吏便先挑選數(shù)百工匠前往盩厔,稍作修繕。為不引起長安城注意,可小股分散前往?!?p> 賈成頷首:“我會挑選一些可靠人手輔助季玉,其余事宜你盡管自行安排。”
劉璋頓首下拜:“下吏告辭,這就下去安排一應(yīng)事務(wù)。”
看著劉璋離去的身影,賈成感慨萬分。
這時候大漢年輕的士人們內(nèi)心還是對天子,對朝廷抱有希望。他們胸中依然還有熱血,不想看到強盛了幾百年的大漢分崩離析。
特別是長安的士人們,他們或多或少接觸過小皇帝劉協(xié),知道這位天子一向聰慧,有明君之相。所以更加熱切的希望通過努力驅(qū)逐西涼軍,把朝廷恢復到原先的樣子。
劉璋就是一個具有這種思想的典型的長安年輕士人。
可是熟知歷史的賈成卻很清楚西涼軍的強大,使用任何政治手段是不可能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
大漢積弊日久,就算恢復到以前模樣,又怎能遏制豪強兼并土地,又怎能讓百姓獲得生存空間?
再加上關(guān)東州郡形同獨立,互相吞并爭奪地盤,誰會愿意頭上空降一個皇帝來約束自己?只不過大漢久在人心,朝廷還在長安,現(xiàn)在還沒幾個蠢貨敢自立為王,成為出頭鳥,給其他諸侯一個聯(lián)合起來攻打自己的理由。
也就野心勃勃的袁術(shù),一直想稱帝取代漢室天下。不過他也只敢在幾年后長安大亂,以天子蒙難為由打出稱帝的旗號,眼下他也就只敢想想,不敢有任何動作。
幾個月來,賈成一直在思索。他清醒的認識到,要恢復到桓靈之時,百姓依然沒有出路,天下仍然會動蕩,說不定還會有黃巾起義、藍巾起義啥的發(fā)生,此路絕不可行。
可要是不顧皇帝劉協(xié),那么久會像歷史上那樣,幾年后曹操反應(yīng)過來,“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他也只能乖乖的和老狐貍一起投靠仁妻曹混日子了。
諸侯林立到三國紛爭,人口大量消亡,最后便宜了胡人,進入中原大清洗。有些自嗨的后人稱之為民族大融合,呵忒!
劉協(xié)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評價極高的末代皇帝,大漢是百年后乃至兩千年后依然被人津津樂道的王朝。
這就是賈成要利用的資源。
只有把深受苦難的小皇帝救出來,與他聯(lián)合輔佐他,才能擁有正統(tǒng)的名義打破這個不平的世界。也只有擁有天子的名分,和自己仁厚的名聲,才能吸引志同道合的年輕士子,打造出心目當中新的大漢天下。
沒錯,賈成就是個漢吹,心心念念著強盛的漢王朝。
但是漢王朝弊端太多了,特別是光武之后的東漢,過于依靠士族豪強,使得兩百年來土地大量集中,百姓自耕農(nóng)不得不賣身成為奴婢,或者流亡深山,落草為寇。
這樣的王朝,百姓揭竿而起是必然的結(jié)果。
所以他需要改變,需要用漢室的外衣,再從根子里解決弊端。
和平時節(jié)他就算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但是眼下卻是天下紛爭,群雄逐鹿的年代,讓賈成看到了希望。
但是他知道,如果僅僅只靠自己,就算老狐貍賈詡再厲害,自己再有能力,可是在沒有名分的情況下,仍然如同沙灘上的城堡,經(jīng)不起潮水的沖洗。
這么多英雄灰飛煙滅,不就是前車之鑒嗎?
就連英雄如曹操,不也要依靠漢室名義,千方百計接回獻帝劉協(xié),才能成為中原霸主,三分天下。
自己不得不違心的說:“若是民心在我,甘為文王。”這種屁話。
當然劉備這種厚臉皮和好運氣的孫權(quán)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