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漢風華從掃平西域開始

九十八章 戰(zhàn)和之爭

大漢風華從掃平西域開始 公孫無咎 2201 2022-10-24 00:06:41

  這一次集議,本就是皇帝的一次試探,一些人如果在不知死活,恐怕廷尉和秀衣使者就要出手了……

  金日磾一直暗暗觀察著四周之人的神態(tài),最后才把目光轉(zhuǎn)回到丞相公孫賀的身上。

  這公孫賀少年之時也是一位英才,前元七年,當今皇帝剛剛被立為太子,公孫賀就被選為太子舍人。

  后元三年,皇帝即位時,他就已經(jīng)擔任了九卿之一的太仆。

  元光元年至元鼎六年,公孫賀以太仆之職出任輕車將軍、騎將軍、左將軍七次出擊匈奴。也算的上是戰(zhàn)功赫赫。

  其間,公孫賀更是憑軍功封為南奅侯,可惜后來卻因酎金失侯。

  在失侯后,這公孫賀仿佛換了一個人,原本英氣勃勃的一名將軍,變成了一名暮氣沉沉的官僚。

  太初二年,因為前丞相石慶薨,他才被封為葛繹侯,擔任丞相之職。

  當初他得知自己代石慶為丞相時,甚至被嚇的痛哭流涕,再三推遲。后來迫不得已,才只得接受相印。

  他擔任丞相之后,行事就一直小心翼翼,唯皇帝之命是從。

  不過他的兒子公孫敬聲卻因為老爹當了丞相而變得驕奢狂妄,貪婪無度。

  朝堂上下對公孫敬聲早有不滿,如果不是皇帝暫時還用的上公孫賀,公孫敬聲早就被處置了。

  “不知道這位公孫丞相最終能否善終?。 苯鹑沾斣谛闹懈袊@道

  金日磾在心中感嘆一番后,又重新把注意力轉(zhuǎn)回到了屋中。

  坐在相府廳堂東墻下的是隸屬于太常的議郎、博士們,他們多是來自關東各郡國。

  這其中便有一位頭戴儒冠,身材較矮的儒生,三十余歲年紀,坐定后取出了簡牘和筆墨,放置在膝上。

  此人名叫杜陵,雖未擔任實際官職但卻是如今谷梁學派在長安的代表人物之一。

  不過此人與一般的谷梁之人還有所不同,他同時還治“詩”!

  所以雖然更多的偏向于關東集團,但又與關西集團有著一些聯(lián)系。

  他原本并非負責會議記錄的太史,只是今日原本應該負責記錄的史官司馬遷有恙在身,這才請他代筆。

  在杜陵身旁的是來自會稽郡的博士蘇巍,他有吳楚之人的脾性,曾在狄山會議上,譏諷張湯,因而聞名關東。

  不過此人在私德有一些小問題的,有傳言他在家鄉(xiāng)曾經(jīng)逼死過自家的佃戶。

  也曾有人舉報他強娶他人之妻,只是此事不知為何最終不了了之。

  他見記錄的人換成了杜陵,先是一愣,接著心中一喜。

  “今日,還請公助吾等一臂之力!”

  杜陵笑了笑:“陵鄙賤之人,豈敢當此重任……陵當一睹諸公風采……”

  蘇巍頷首:“善,此番若張越封侯,以樓蘭之事而為列侯,國中定會言外國利害,諸將恐會為封侯而妄開邊釁?!?p>  這么多年的戰(zhàn)爭打下來,關西集體掌握的權力越來越大,而關東之人卻日漸被皇帝所排斥。而且持續(xù)幾十年的戰(zhàn)爭也讓帝國的財政越來越吃緊。

  關東豪強認為,戰(zhàn)爭是導致天下亂象的罪魁禍首。想要讓天下太平,就一定要壓制軍方。而要壓制軍方唯一的辦法就是停止戰(zhàn)爭。

  有戰(zhàn)爭軍方才有用,沒有戰(zhàn)爭這些粗努武夫如何會是賢良君子們的對手。

  對此,賢良文學們多次與張湯、桑弘羊為首的功利大夫們爭辯。

  為了停止戰(zhàn)爭,壓制軍方的勢頭如今他們更是主張從西域全面撤兵。

  賢良方正們?nèi)缃駝萘σ膊凰阈×?,太子殿下就是他們最大的支持者?p>  其實他們原本的支持者更多,兩年前甚至關中的百姓們也被他們的學說所鼓動。

  不過由于這兩年太子殿下把自己七個縣的封邑全部交給了這群人打理。

  導致普通小民已經(jīng)漸漸認識到他們的本性,所以在關中百姓之中他們的支持者反而近乎絕跡。

  如今張湯雖死,但桑弘羊等人仍然認為帝國與匈奴的戰(zhàn)爭完全無錯,必須堅持下去。

  因為一旦罷兵放棄西域,西域諸邦必將附從于匈奴,匈奴復強,戰(zhàn)爭就不只是局限在西域,而是將遍及朔方云中,整個帝國北方都將陷入戰(zhàn)火之中。

  不但如此,河南地之戰(zhàn)、河西之戰(zhàn)、龍城之戰(zhàn)這一系列的戰(zhàn)果都將通通喪失。

  但賢良方正們卻認為這是歪理,不過是徼一時之權,不考慮長遠。

  尤其是對遠征大宛更是痛心疾首,就是因為漢使們在皇帝面前大談大宛的汗血天馬,讓皇帝動了心,如此才會興師遠征。

  所有讀書人都知道,萬里而攻人之國,兵未戰(zhàn)而物故過半,最終獲得幾十匹天馬,和胡人們虛幻的臣服,當真值得么?反觀國內(nèi)黎人困苦,奸偽萌生,盜賊并起,這是虛中國以奉域外啊。

  只可惜,雖然他們在庭辯時將將桑弘羊等人詰問得默然不對。

  但讓賢良方正們心寒的是,皇帝居然親自出手幫助桑弘羊為首的功利大夫們。

  而今年,好大喜功的皇帝又發(fā)三路大軍出兵塞外。

  好在李陵軍全軍覆沒,終于又讓他們找到了一個抨擊帝國國策的理由。

  結(jié)果他們才剛剛咋乎起來,就傳來了張越以一區(qū)區(qū)別部司馬,連破樓蘭、山城兩國。

  斬兩王之首級,更是以少擊多大敗匈奴,前前后后居然斬首兩千余級。

  接著又傳來了李廣利在天山之戰(zhàn)擊敗匈奴右賢王,斬首萬級之事。

  這兩個消息傳回關中,皇帝、百姓和軍方皆是大喜過望。

  不過賢良方正們卻是如喪考批,若張越因此被封侯,勢必被渴望軍功的事功一派推為標桿。

  尤其是張越又是從最低級的戍卒一步步爬起來的,所以他的故事如今在天下的良家子惡少年眼中更是富有傳奇般的色彩。

  如果張越被封侯,那么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爭相涌向西域萬里覓封侯。

  所以在賢良文學們看來,今日必須阻止張越封侯!

  這不是針對誰,而是在西域問題上的進退之爭,是大漢行王道,還是行霸道的存亡之爭!

  也是關東集團與關西集團的利益之爭。

  所以丞相公孫賀剛剛宣布集議開始,賢良文學這邊就首先出言了。

  此人乃是臨江王庶子劉翀。

  劉翀站起來,朝眾公卿拱手道:“張越乃贅婿出身,按例不得封侯!”

  接下來,自認為出生高貴的劉翀,開始強調(diào)當年張越贅婿的身份。

  這個張越竟然是贅婿出生,天然就是邪惡卑賤的,是數(shù)典忘祖之輩,如此人焉能封侯?

  劉翀正滔滔不絕的發(fā)表自己的言論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打斷了他……

  

公孫無咎

感謝力量力而民書友的打賞,同時也萬分感謝諸位書友支持的推薦票和月票。在此拜謝諸君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