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荒野直播:從使用貝爺體驗卡開始

第三十二章 我在森林玩泥巴(求追讀)

  不管怎樣,生存還是要繼續(xù)的。

  至于皮囊……男人要那么好的皮囊干嘛?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中無一。

  秦蘇自我安慰著,喝了兩捧水,又企圖尋找小蝦來當(dāng)做早飯。

  還真讓他捉到了兩只,直接塞進嘴里咬的嘎吱嘎吱的。

  有了兩只小蝦墊肚子,做起事情來也變的格外有干勁,秦蘇略微思考一二,便開始挖泥巴。

  他又要和泥巴。

  這次就是為了糊墻了,讓石頭壘成的墻平整一些,同時增加其穩(wěn)定性。

  要知道,秦蘇夜里睡覺的時候還真怕墻塌了砸到自己身上,雖然砸不死,可多半會砸傷。

  “用泥糊墻,這是很老的方法了,大概四五十年前的農(nóng)村會用這種方法?!?p>  “甚至不是糊墻,而是壘墻,用麥秸和泥巴混在一起壘成墻,格外的堅固,處理好的話,用上幾十年不成問題?!?p>  “實話實說,我老家還有一間屋子是這樣的,中途修了幾次,現(xiàn)在還沒倒塌。”

  “當(dāng)然,我這里是找不到麥秸的,可我也不是用來壘墻的啊,只是簡單的糊墻,用一些雜草就行了。”

  秦蘇將撿來的雜草摻和到泥巴里,時不時加水稀釋一些,覺得程度差不多了便開始往矮墻上糊。

  動作要快,因為泥巴干的很快,秦蘇必須在泥巴干之前就處理好,要不然這一堆泥巴白和了。

  好在矮墻本就很小,糊完整個外墻加內(nèi)墻沒用二十分鐘。

  秦蘇將剩下的泥巴丟在河里,洗了洗手,剛打算離開,突然發(fā)現(xiàn)什么,眼睛一亮。

  “看那里,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

  秦蘇一臉興奮的跑過去,而直播間的觀眾還眾臉懵逼。

  【大秦這是又發(fā)現(xiàn)什么了?】

  【看樣子……是河邊有什么東西?有眼尖的兄弟看到了什么嗎?】

  【好像是那邊的土的顏色有些不一樣,我沒注意?!?p>  再看秦蘇,他正蹲在河邊,時不時用手挖起一攤泥巴,放在掌心細(xì)細(xì)觀察,很是認(rèn)真。

  “看啊,這攤土是灰白色的,灰白色的土,結(jié)合在河邊,大家會想到什么?”

  “就是陶土!天啊,我太幸運了,這下可以做一些容器了。”

  能在這里發(fā)現(xiàn)陶土,秦蘇也很意外,他不止一次經(jīng)過這里,結(jié)果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

  當(dāng)然,要是昨天發(fā)現(xiàn)他也沒時間燒制陶器,不過今天,他有大把時間。

  事不宜遲,秦蘇迅速找來幾片大葉子,擺放在一邊,然后挖起一堆堆土放在上面,直至灰白色的土都被挖完,下面只剩下普通顏色的土了才停手。

  接下來就是制作陶器了。

  “因為這是濕的陶土,已經(jīng)足夠細(xì)膩了,所以并不需要我在進行處理,但這只為我少了一個程序,我還得把它做成可以用的陶泥?!?p>  可因為秦蘇沒有容器,無法將陶土和水倒在一起攪和。

  可不處理的話,陶土就只是陶土,無法成為陶泥用來制作容器。

  無奈之下,秦蘇只好用葉子取來水,直接倒進去,同時快速攪和,盡量減少陶泥的流逝。

  隨著不斷加水和攪和,陶土變的越來越細(xì)膩和稀釋,成為了符合要求的陶泥。

  這個時候,秦蘇又挖來一堆普通的泥土,壘成一個正方形,然后在里面鋪上滿滿的綠葉,再將陶泥放在里面,這樣陶泥里的水分就會通過葉子慢慢的滲透下去。

  “暫時就這樣了,等一會,等水分滲透的差不多了,再將陶泥放在太陽下暴曬,就可以捏制陶器了?!?p>  “相信不少水友兒時都有這種經(jīng)歷吧,我也有,只是是用泥巴和的,當(dāng)時還在想為什么一燒就開裂,后來才知道得用陶土。”

  秦蘇又解釋了幾句,中途還拿著魚叉出去叉了一條魚回來,等到陶泥差不多了,再將其放在樹葉上,放在太陽下暴曬,加速陶泥的水分蒸發(fā)。

  這中途又過了一個多小時,直到樹皮上的陶泥出現(xiàn)了開裂現(xiàn)象,秦蘇才將陶泥取回來。

  “大家看,現(xiàn)在這種情況的陶泥已經(jīng)可以捏制陶器了,和陶器手工店里的差不多,不過手工店里還添加了許多工業(yè)用劑,我這里是純天然的。”

  “純天然,就代表更加費事?!?p>  秦蘇用手捏起了一點,放在鏡頭下仔細(xì)看著,經(jīng)過處理的陶泥要比之前干凈細(xì)膩的多。

  “接下來就是做胚子了,在手工店,即便拉胚機也會捏的歪七扭八,我僅僅靠手更加不行?!?p>  “所以我需要用另一個方法。”

  “制作陶器大致有三種做法,捏制法,貼筑法和盤筑法,前兩種我就不過多介紹了,因為我要用第三種方法,盤筑法,也是更實用的方法?!?p>  秦蘇找到一塊比較平整的石板,往上面鋪了一層草木灰——有火堆很輕松的就可以得到這個,隨后將陶泥放在上面,搓成一條條的。

  “盤筑法,就是將泥料搓成條,從下往上累積在一起,然后拍打揉搓壓抹,形成容器?!?p>  “非常簡單,也非常適合手工制作,兄弟們以后帶女朋友去陶藝店可以試一試?!?p>  秦蘇先搓出來一條長的陶泥,將其盤成一個圓,作為基底,隨后搓出一條條差不多長短粗細(xì)的陶泥,將其圍成一個圓,逐一累積在上面。

  “這里有個小細(xì)節(jié),我在放置另一條陶泥的時候,會用小木棍在下面一條做一些劃痕,這樣有助于陶泥更好的吻合?!?p>  很快,一個丑陋不堪的罐子容器成型。

  用這個詞形容它再貼切不過了,整個罐子直上直下,上下面積一樣大,甚至一條條陶泥累積的痕跡還在,不得不讓人懷疑秦蘇的制作方法。

  “這都什么時候了,還不相信我的手法嗎?秦師傅什么時候讓你們失望過?!?p>  秦蘇打趣幾句,然后用手沾了點水,開始小心的揉搓壓抹,將不平的地方按壓下去,在凹陷的地方添一塊泥,小心的像是在對待初戀。

  慢工出細(xì)活,秦蘇制作胚子花了十來分鐘,完善胚子又花了二十分鐘,在他的努力下,原本丑陋不堪的罐子逐漸成型,表面變的光滑,不在凹凸不平,雖然還是上下一樣大,可這已經(jīng)達到了初步使用的標(biāo)準(zhǔn)了。

  由丑陋不堪進化成了丑陋。

  Ps:今天周二,周二的追讀很重要的,翻到最新一頁,點點追讀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