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迷離,星辰若隱若現(xiàn),似有若無。深黑色的夜幕籠罩著宮殿,城墻上的旗幟似鬼魅般隨風而動。
長平宮中,江年正坐在案前,批閱著一份份的奏章。突然,他停下筆,將未批復的奏章翻了翻,果然和剛才的一樣,都是關(guān)于棱川大旱的,無一例外。
江年站起身,同時將案桌上的物件全都推散在地,并重重的拍打了兩下案桌。小太監(jiān)趕忙低頭彎腰跑過來跪倒,一邊喊著“陛下息怒”,一邊整理地上的奏章。
江年癱坐下來,眼睛不知在看什么。這場大旱已經(jīng)持續(xù)了三月有余,平民死傷無數(shù),流民四散,又造成各地治安混亂,如今京中也受影響。即便他心急如焚,下旨撥人撥糧,可局勢不見好轉(zhuǎn),民間竟有了“皇帝不仁,天道即罰”的說法。
“安札,難道真的是因為朕不仁么?”江年突然開口問道。
正在整理奏章的安札趕忙俯首:“皇上自登基以來,勤勉勞累,掛念臣民,是最宅心仁厚的?!?p> “那為何朕剛登基倆月,就發(fā)生了這前所未有的災難?”江年不僅在問安札,也在問自己。安札回答不上來,江年想了想起身說:“起來吧,朕去看看皇后。”
不等安札起身,殿外便傳來了戰(zhàn)馬的嘶鳴聲,喊殺聲也由遠及近,原本安靜的夜晚一下子變得吵鬧起來。殿外的一名士兵沖進殿內(nèi)跪報:“皇上,大將軍陳興與兵部串通謀反,已經(jīng)突破宮門,奔長平宮來了。”安札趕忙起身走上臺階將江年護在身后,士兵退到殿外。江年借著宮燭看著門外的人影綽綽,耳邊滿是兵器互擊的聲音和慘叫的人聲。很快殿門被推開,江年還來不及看清來人,一支箭呼嘯而來,正中安札左胸。安札倒在地上,嘴里還在喊著“皇上”。
江年看著安札,身體不自覺的顫抖著。他看向殿門口,陳興穿著鎧甲,正拿著弓,身后是成群列隊的士兵。
那夜之后,舉國大喪。史書中只寥寥一筆:治乾元年五月,宮中生變,閹黨作亂,帝崩,年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