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巖回來后,我就到了家鄉(xiāng)的這座小城市,這一年是2013年。
來到了舅舅經(jīng)營的這家養(yǎng)生館,他主要做的就是針推。初次接觸針刺,感覺這玩意很神奇,幾根小小的銀針在人身上一扎,就可以治療疾病,也不知道這是什么原理。那時候我的工作就是負責給扎針的病人起針。干了幾天時間,就知道針往身上一扎,我起掉針就可以了,原理是一竅不通,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那么做。又過了幾天,舅舅拿了幾本書,說你自己拿著看吧,然后給我一個優(yōu)盤,里面有很多醫(yī)書的講解,讓我先看倪海廈的針灸篇和王洪圖教授講解的《黃帝內(nèi)經(jīng)》。
然后我就開始了中醫(yī)基礎理論的學習,像什么陰陽五行啦,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冬病夏治,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反正內(nèi)經(jīng)背了一部分,當時也抄寫了不少。針灸書籍學的是《針灸大成》,現(xiàn)在還清楚的記得標幽賦這篇文章,像馬丹陽天星十二訣和百癥賦這樣的也都背過,針灸的十二正經(jīng)和奇經(jīng)八脈也都背了下來,五輸穴和原穴絡穴更是少不了。不過背是那么背誦了,當時看視頻學習倪海廈醫(yī)師的時候,他是先從任督二脈和十二經(jīng)流注時間開始講解的,任脈三八起會陰嘛,這樣更容易理解,也好記憶。就這樣學習一段時間后,我也練習起來了針刺,先是在紙團上練習,熟悉過后就在自己身上扎針嘗試??上У氖堑阶詈笠恢倍紱]有實踐的機會,畢竟老師傅在哪兒,客人也不會讓一個學徒去給人針刺,心里面還是放心不過。
這年年底前,我的爸爸也回到了老家的這座城市。說是老家,其實是我們縣城旁邊的另外一個市,只不過距離我們老家八十多公里,我們老家實在是不太富有,全部在老家經(jīng)濟壓力比較大,容易入不敷出。爸爸是一個比較固執(zhí)的人,在老家去找工作,感覺不順心意,也一直沒有著落,心里比較著急。舅舅就對他說,你看看那個地點,找一個門面,看著做個小生意,也省的你到處奔波,到時候也可以一家人在一起。我和爸爸一合計,這主義不錯,年紀大了不想奔波,倦鳥總是要歸林的。
爸爸找了兩天,那天他很是高興的說,附近有一個農(nóng)貿(mào)市場,我看著挺好,可以說是人山人海,我感覺人都擠不透。第二天我們上午去考察了一下,果然人很多,應該是個干生意的好地方。
說干就干,爸爸和一個賣菜的談妥后,花了八千塊錢,轉(zhuǎn)租了他的房子。
由于當時我還在舅舅的店里工作,爸爸一個人租店也不知道干什么,于是就學著別人買起了小青菜。想法是美好的,往往現(xiàn)實卻很殘酷。因為是剛開始干的緣故,沒有固定的老客戶,也沒有飯店這樣的大訂單,辛苦一天下來,也只能賣個幾十塊錢,拋去成本的話,每一天都在往里面倒貼錢。就這樣干了一段時間,我們倆合計,這樣做不行的,俗話說“人挪死樹挪活”,于是我們又打算換行業(yè)了。
因為爸爸之前在一家大飯店干過后廚,也有在學校食堂工作的經(jīng)歷,我們打算開個小飯店,先經(jīng)營者看看怎么樣。說干就干,當天我們就把剩下的菜處理處理,然后給遠在黃巖的媽媽打電話,讓她回來經(jīng)營飯店。其實當時我們是比較迷茫的,什么也不會,也不知道開飯店會怎么樣,只能摸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了,聽天由命去吧!媽媽來了能給我們信心,怎么說婦女也是半邊天呀?。?!
當時媽媽在黃巖還舍不得她一個月三千多包吃住的工作,說都回家了如果沒有一點收入,到時候憑什么過日子,我在這兒還能有點收入維持生計。我們那時候就特想讓我媽回來,就說,你看你沒有出息的,一輩子老是想給別人打工,自己做老板不好嘛,要有老板意識什么的,好說歹說,媽媽總算回來了,算是生活有了一個主心骨,不至于每天一地雞毛。
媽媽來到之后,我們很快就開始營業(yè)了。做起了一天三餐,真是一刻也不敢停歇??!奈何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培訓,做什么都是家鄉(xiāng)特色,說好聽點叫原味,難聽了就是土,味道一點也不行,就這樣一直干到年底,一天下來也就賣了二百塊錢左右,反正勉強夠一家開支,生活每天緊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