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百戰(zhàn)穿甲
對六國合縱攻秦的聯(lián)軍來說,秦軍的疲敵之策不難看破,可是看破又能如何呢。
“可惡,誰能替本帥打下秦軍那飛來飛去的臭蒼蠅,重重有賞!”對于不斷空襲的熱氣球,項燕恨得那是牙都癢癢。
“稟大帥,英布愿意一試?!币粏T年輕小將踏步而出,抱拳道。
“好,年少有為,去試試?!表椦嗾J(rèn)得他,英布是楚國一位初出茅廬的小將,作戰(zhàn)時很勇猛的年輕人。
英布運起全身功力,先天級數(shù)的內(nèi)息加持到手中長槍之上,蓄力片刻,直接對著空中的熱氣球極速飆射而去。
眾人眼看長槍破空,直上云霄約有一百五十米,空手而射,這個高度確實很不錯了,可惜離熱氣球的一千兩百米還差的遠(yuǎn)。
英布不信邪,直接跑到一架大型攻城弩前,三兩下調(diào)試完畢,瞄準(zhǔn)就射,手臂粗的攻城弩升空近四百余米,仍然夠不著。
英布還是不服,拉著楚軍一位宗師級高手,讓他來試,宗師級高手搖了搖頭。
能試的手段他們都已經(jīng)試過了,實在是打不著秦軍的熱氣球,讓英布來,就是想看看年輕人腦子靈光,有沒有什么新辦法。
項燕見狀,只能嘆口氣,一千多米的高度,只有馮虛御風(fēng)的天人境強者才能飛上去。
吩咐軍中高手盡量攔截落下的火油彈,然后派人嚴(yán)加守衛(wèi)大營,盡量給部分精銳爭取到休息的機會和時間。
這一夜,韓軍大營失去了姬無夜和白亦非兩位大將,余下千將、校尉,也被羅網(wǎng)趁著混亂殺掉了一批,齊軍、魏軍的損失也相對較大。
只有楚國大營和趙國大營,由于項燕、李牧防守得當(dāng),盡管人馬疲憊,但人員物資的損失最小。
………………
第二日,美美睡了一覺的秦軍士卒麻利地起床洗漱,吃過早飯就開始了輪番進攻。
昨天是騎兵沖鋒,配合步兵收割了前線十萬燕軍,今天換重甲步兵上場歷練,騎兵則配合繞圈,以為策應(yīng)。
王翦帶著七萬百戰(zhàn)穿甲兵,結(jié)成嚴(yán)密的戰(zhàn)陣緩緩逼近前線戰(zhàn)場,項燕來不及讓楚軍士卒吃飯,帶領(lǐng)騰龍軍團和雷豹軍團兩支騎兵出擊。
李牧昨天見識過秦軍的重騎兵威力,擔(dān)心項燕吃虧,也率三萬趙國精騎出擊。
伴隨著王翦進軍的號角,項燕觀察片刻后果斷帶領(lǐng)騎兵發(fā)起沖鋒,以四萬精騎對陣七萬秦軍步兵,項燕有這個信心。
可是現(xiàn)在的秦軍,早已不能用常理來推測,比如此刻,看著項燕騎兵攻來,王翦令旗一揮,九百架隱藏在軍中的火炮開始轟擊。
頓時,項燕騎兵部隊的排頭,遭到炮火的嚴(yán)厲打擊,只要硬功沒有大成,或者修為沒有達到先天層次,根本攔截不了呼嘯而來的炮彈。
隨后,伴隨著火炮聲,七萬百戰(zhàn)穿甲兵中的弓弩部隊開始了五輪箭雨攢射。
五輪箭雨如同黑云一般,仿佛死亡之幕,帶著呼嘯地聲音極速落下,狠狠收割了一波楚國騎兵。
隨后前線的重步兵架盾,斜舉長槍,準(zhǔn)備迎戰(zhàn),后方的火炮和弓弩繼續(xù)攢射開火,這都是秦軍為了針對騎兵,特意訓(xùn)練過的。
歷經(jīng)炮火和箭雨洗禮,付出接近八千的傷亡后,項燕騎兵終于沖到王翦陣前。
輔一交手,就發(fā)現(xiàn)秦軍前排的盾牌實在太厚太重,等閑之輩根本刺不穿,也挑不開。
而且秦軍步兵手中的長戈,長度上要超出六國的長戈,可以在安全距離勾住騎兵,拽下馬來殺掉。
此外,秦軍還會藏在大盾后面特意攻擊馬蹄和馬腿,讓楚國騎兵感到很陰損。
正面破不開秦軍防御,項燕只好指揮騎兵開始繞圈,同樣以弓弩還擊,并尋找秦軍的防御漏洞,可惜漏洞是有,但卻是王翦故意露出來的。
王翦的布陣,吸收后世中原民族針對草原騎兵的用兵策略,在陣中放開四條通道,兩面結(jié)以盾墻,待敵方騎兵沖入陣中通道,就關(guān)閉門戶,來一招關(guān)門打狗。
畢竟,沖鋒起來的騎兵,才叫騎兵,而被逼停的騎兵,只配叫騎馬步兵,秦軍士卒有的是辦法收拾。
………………
“大帥,快撤吧,王翦狗賊用兵實在太穩(wěn),根本沒有破綻可鉆,哪些步兵通道,根本就是陷阱?!?p> 項燕發(fā)起沖鋒不過兩刻鐘時間,四萬楚國精騎就已經(jīng)損傷大半,而且死活破不開秦軍大陣的門戶。
聽著兒子項梁的呼聲,項燕殺到發(fā)紅的腦袋總算恢復(fù)一線清明,舉目望去,到處是身上插滿箭羽和弩箭的楚軍尸體。
此刻,只有先天高手和宗師級的高手,才能挑開秦軍的盾陣防線,可隨后就被不怕死的秦軍舉著大盾上前擋住缺口。
好好的騎兵沖鋒,愣是被秦軍逼得只能下馬攻堅步戰(zhàn),短短一處防線,卻埋葬了近一千雙方士卒,可見戰(zhàn)況之慘烈。
此刻,楚軍士卒又累又餓,一晚上沒好好休息,加上出戰(zhàn)前連飯都沒吃,戰(zhàn)斗力極速下滑,項燕知道,不能再這樣打下去了。
幸虧李牧此時揮兵來援,楞是在付出五千傷亡的代價下,將剩余兩萬楚國騎兵救了下來,快速后撤。
………………
楚軍一退,王翦立刻揮兵出擊,剩余的六萬余秦軍踏著楚國騎兵的尸體,向韓國大營快速攻去。
知曉韓軍主將已死,本來王翦今天的目標(biāo),就是韓國大營,不料被項燕的四萬精騎阻擋了好一陣。
不過無所謂,對現(xiàn)在的秦軍而言,六國軍隊誰來都一樣,只有被大秦打死的份。
騎兵又怎樣,百戰(zhàn)穿甲兵無所畏懼,僅僅付出不到四千的傷亡,就硬拼掉項燕兩萬精騎,這就是秦軍此刻的戰(zhàn)力。
此時韓軍大營已經(jīng)陷入混亂之中,姬無夜和白亦非兩個主將被秦軍所殺,余下百將、千將和校尉又被羅網(wǎng)殺掉一批。
韓軍大營此刻根本沒有人能有效統(tǒng)帥十三萬大軍,幾個偏將只能約束好本部人馬,正要慢慢接管其余士卒時,王翦的大軍殺到了。
沒有多余的斗將環(huán)節(jié),九百門火炮先上來炮彈洗地,大中小型秦弩隨后自由攢射,整整十六輪箭雨清兵后,王翦才揮手令部下秦軍開始進攻。
說句實在話,在王翦心里,六國人死傷總比老秦人死傷,要來的更好,所以他可以毫不客氣地下令炮火、箭雨洗地。
等秦軍攻進去時,十三萬韓軍足足有四萬死于剛才的炮火洗地,沒死的也是滿眼惶恐地跪俯在地上,除了幾個骨頭硬的,其余人的兵器都扔掉了。
不打了,足足九萬韓軍直接投降。
看著滿眼仿佛地獄般的慘相,秦軍士卒很理解他們投降的想法。
一時之間,也沒了要立功斬首的心思,直接在上官的招呼下,救治起投降的韓軍士卒來。
秦軍,殘酷而強大,這并不是說他們沒有同理心,對于已經(jīng)投降的六國士卒,他們難得展示出溫情救治的一面。
殺人是他們,救人也是他們,戰(zhàn)爭與和平,殘酷與憐憫,都能在秦軍的身上看到,他們是大秦的英雄,是六國的仇寇。
不過很快,這場殘酷的戰(zhàn)爭就能結(jié)束,天下也會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