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至正八年,大陸紀(jì)元342年,蒙順帝查骨而在位的第四年。
紫云殿中有祥云雕刻而成的迷凰閣,有那瑞氣籠罩下的金龍樓。在金龍樓兩側(cè)栽種著一排排垂柳,邊上掛著蒙國的錦旗,底下站立著一位位金裝力士,手持劍戟,在龍塔之后有兩名鬢戴玉簪腳上穿著寶珠鞋子手持掌扇的宮女。
在一陣仙樂下,穿著繡襖錦服的蒙順帝在宦官的攙扶下緩緩坐于紫云殿的龍榻之上,接受各異族百官朝拜。
一名宦官喝道:“有本啟奏,無事退朝?!?p> 在百官群中走出二人,為當(dāng)朝宰相蒙達(dá)哲與參政阿古博出班。
“現(xiàn)在京東瘟疫盛行,民不聊生,據(jù)地方報道已經(jīng)損傷不少的百姓。希望陛下能夠體察黎民,省刑薄稅,以度過此次天災(zāi),救濟萬民于水火之中?!?p> 蒙順帝聽完后,令內(nèi)閣草詔:一方面減輕民間稅賦;另一方面命令京都附近的寺廟做好法事向萬民祈福。
不料半年不到瘟疫變得越發(fā)嚴(yán)重,蒙順帝重新復(fù)會百官。這次朝會中,有另外一位大臣啟奏,為參知政事麻搭顏。
“目前的災(zāi)情已經(jīng)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軍隊和百姓都遭受荼害。為臣以為,如果要滅這災(zāi)禍,可以宣旨讓天師張真人盡快來京都,就在京都禁院修建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祈求天帝,可以平息民間瘟疫?!?p> 蒙順帝草擬一道招書,八百里加急派人去江西信州龍虎山尋找那張真人。
朱仙自從離開了盤龍寺,對于這個世界還是十分陌生,但是那顆向往外界的心思卻在看到了感恩庵那老尼留下的三尺掌印而躁動不已。
在田莊的那個小地方,他以為這個世界沒有什么神仙妖魔,沒有那種武林高手,畢竟遇到的都是鄉(xiāng)野村夫。所以自認(rèn)為有系統(tǒng)幫助應(yīng)該能在這個世界如魚得水。
田莊的災(zāi)禍讓他明白了這個世界的古人也是很有智慧的,一個小小田莊的里長就可以讓他家破人亡。
因此外界的世界到底是啥樣?穿越而來是修真、是低武、是高武?他要在這幾年游歷的時間好好摸透。
至于目的地他也想好了,現(xiàn)在進到大城市,守門的不管你是和尚還是道士,都需要入城費,暫時沒有錢糧的他也進不了城。
又在道路上一路打聽,路人看他是游方和尚,問的又是仙山古剎,就給他指路,說江西信州龍虎山張?zhí)鞄熀莒`。
所以走了將近半個月終于來到了這個時代的道教勝地,只是不知自己這身和尚打扮是否會被踢出來。
望著遠(yuǎn)處的高峰,以及其中隱隱可見的廟宇,朱仙決定在此處逗留一段時間,看看是否真有得道高人隱居于此。
正待他往山上去時,路邊一陣快馬疾馳而來,看那架勢并沒有讓的打算,準(zhǔn)備直接從他身上撞過去,朱仙立馬往邊上一躲,堪堪躲過了前騎的碾壓。
為首那人轉(zhuǎn)過身來驚疑:“這和尚好快的身手”,但是有要事在身并沒有停留下來做進一步盤問的打算。
朱仙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看著呼嘯而去的幾人,心中咒罵了一聲,繼續(xù)收拾心情往山上登去。
這龍虎山除了一處上清宮外,還有一座山神廟,他準(zhǔn)備先去那處踩踩點,萬一被道士趕出來,這半夜三更還是有個歇腳的地方。
在路邊偶遇了一位藥郎,打聽出了具體去處,朱仙順著指路的方向往山上尋去,在山巖的拐彎口跑出了一只野兔,朱仙也是好久沒有吃過肉了,這一路都是討要走過來,雖然大多數(shù)村夫自家也沒有多少余糧,但是施舍一些殘羹剩飯還是不成問題的。
朱仙背著竹藍(lán)朝著那只野兔追去,那只兔子也是靈活東奔西跑的,就是在前面吊著他死活追不上,此時他也沒有管那么多,心想凡體+4的能力還搞不定一只野兔?無論如何晚上要吃上一頓好的。
不知道追趕了多久,那野兔不見了,等自己轉(zhuǎn)過身看回路的時候,已身在山林的深處,看到太陽都快下山了,心想本來晚上準(zhǔn)備找那山神廟踩個點,沒想到遇到這么晦氣的事情。
看來晚上是要露宿荒野了,好在之前也有過經(jīng)驗,雖然氣惱,但是他并沒有慌亂,準(zhǔn)備找個適合的地方露營過夜。
往高處再走走發(fā)現(xiàn)有一片竹林,在林子間蓋了一片閣樓庭院,好不奢華,并且門前還掛著兩個大紅燈籠,朱仙心想:“既然有人居住,那么今晚至少不用在荒郊野外露宿,挨那風(fēng)霜雨淋之苦,說不定還可以要到一份熱騰騰的齋飯。”
于是快步來到門前,看到那朱漆的大門上有一對銅環(huán),朱仙用力的用那銅環(huán)敲擊的大門。
“咚咚咚”
不一會兒,門開了一位上了年紀(jì)的發(fā)白老婦人,開門看著眼前的游方和尚。
朱仙搶先說明來意。
“老施主,貧僧云游至此,原是打算在此處山神廟借宿一晚,未曾想到在山間迷路,眼看天色已晚,不知道是否可以施舍一些齋飯并且借宿一宿。”
“我家男主人剛出門遠(yuǎn)游,只有老夫人在家,容我進去稟告,如果可以你就進來住一宿。”
朱仙看著緩緩關(guān)上的大門,只好在門口等著,竹林此刻特別的幽靜,但時不時還是會發(fā)出一些山貓等動物的叫聲。
不一會兒那老婦人打開了大門。
“老夫人請大師到大堂相見!”
朱仙整了整身上的破袈裟隨著老人家進入的大門,里面燈燭輝煌,堂宇幽深,在庭廊之間雕刻著精美的壁畫,來到大堂的時候,發(fā)現(xiàn)羅列的都是各種炫目的奇珍,在靠墻的案臺上也擺放著賞心悅目的珍玩。
在堂中的太師椅上坐在一位老夫人,約莫五十上下,面色紅潤,鬢上有些許白發(fā),緣裙素襦,舉止端莊文雅。
左右兩側(cè)站著婢女?dāng)?shù)人,有的手上捧著香爐,有些手上拿著玉如意,有些拿著佛塵。
朱仙雙手合十,喊了一句佛號。
“阿彌陀佛,老施主有禮了?!?p> 老夫人從容的回了一個禮。
“不知高僧法號,什么原因流落至此。”
朱仙看了看身上的這件破袈裟,再看看這滿屋的富麗堂皇,苦笑了一下。
“小僧,未真正入那佛門,只能算是小沙彌,此時暫無法號,老施主可以稱呼憑僧為小仙,由于老家盤龍寺鬧疫情和旱災(zāi),才游方至此,想尋仙訪佛,提升游歷,不知老施主此處是誰家宅院?!?p> “此處是龍氏別院,老身偶爾和小兒居住在此處。今夜恰巧兒孫輩都不在,本不應(yīng)該留宿外客;但是小仙你迷路到此地,也算與我龍氏有緣,就留你暫住一晚?!?p> 然后安排身邊的奴婢,準(zhǔn)備一些齋飯款待朱仙,不多時堂前已經(jīng)擺滿了各種豐盛的素齋與瓜果,很多都是他兩輩子都沒見過的,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老夫人坐在一邊,朱仙坐在另外一邊,邊上的侍婢不斷的添加茶水,雖然他此時已經(jīng)餓極,但是看到如此端莊的老夫人。
不得不放緩進食的速度,雖然都是美味,但是總覺得特別的拘謹(jǐn),差不多吃了一炷香的時間,已有七八分飽,朱仙怕自己有失禮的地方,于是起身告退。
“小仙,你可以隨著下人去廂房就寢,下半夜預(yù)計我的那些孩兒都會回來,估計會比較嘈雜,請不要驚慌?!?p> 朱仙道謝后隨著下人去了那客房休息。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2-10-14/7823e997cf9e159e695aeccd0a58f85esxT1o4pe2gey3tt.jpg)
都是圣人
求推薦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