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希第一次和父母一起生活,來自大山的她對外面的世界格外好奇和憧憬,但同時她又是膽怯的。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暑假過去了。她現在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找不到學校上學。
在老家已經讀到三年級了,奈何學習實在差得沒法兒,幾所學校都以招滿學生為借口拒絕了她。
烈日曬干了路面,車輪碾過,激起了使人窒息的塵土,當然也可能是人的心情作祟。父親似乎有些煩躁了,責怪她為什么不好好學習。小希沒有話可反駁,心里也不好受。
有一所學校,離家有點遠,收下了小希。有一個老師看小希的答題情況,本叫她從一年級讀起,可校長卻叫她從三年級復讀。不管怎樣,至少有學校收留了,有了去處。
小希第一次知道原來學生是分班的,她的老家學校很小,也沒有多少學生,她一直以為一個班就是一個年級。
她是沒有課本的,并沒有訂她的課本。班主任是個溫柔的小女生,給她找了舊的課本用著,上面的題都寫了答案。
她的同桌以及前后桌對她都不友好,他們是看不上外地的小孩的,他們對外地人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老外省”。即使在他們抄小希課本上的答案時,依然還是那么強勢。
同桌是一個非常調皮搗蛋的男孩子,當時的凳子非常不好,里面就是幾塊木板,甚至還是殘缺的,那個男孩子就不愿意給她木板,所以每天都硌得屁股疼。
父親來開家長會是把他的木板移過來坐了,他在外面窗口狠狠的瞪著小希,小希的心里也有些害怕他。
隨著和班級同學的相處,小希也漸漸融入了班級。她認識了一個同學,她們倆都想和對方坐在一起,那是一種極度的渴望。
好在班里學習最好的那位同學給老師說了她們倆的事,老師同意她們可以坐在一起了,陸蝶就這樣成了小希在班級里最好的朋友。
小希的父母給的零用錢并不多,家里三個孩子,所以只給他們一塊錢買早餐吃。小希迷上了抽獎,可是沒有錢,陸蝶卻很有錢,經常帶著小希抽獎。有一段時間一放學她們就會去抽獎,中不中無所謂,至少她們很開心。
陸蝶特別愛去小希家玩,小希的母親認為這倆孩子長得很像,陸蝶的奶奶和姑媽也時常把小希認成陸蝶。她們倆穿著相似的衣服走在路上,別人也以為是雙胞胎,只是一個帶著眼鏡,一個沒戴眼鏡。
班上有好幾個小團體,小希和其他五個外地的女生也是一個團體,在學校都是經常一起玩的。小希的母親因此認識了班上學習最好的那個同學,她也是外地的。母親很喜歡那個同學,總在小希面前夸她,漸漸的小希不喜歡那個同學了,她只想超過她。
她也確實做到了,后來的幾個學期小希一直穩(wěn)坐第一。其實這是她學習最積極、最努力的一次,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上再也沒有那股勁兒了。她始終還是那個平凡而普通的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