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天命所歸也
袁守為緩緩開口說道:
“魑魅魍魎由心生,就是說人的不少阻礙與想法,皆是由他面對的環(huán)境所致的?!?p> “可嘆眾生皆難悟,便是大家皆早已養(yǎng)成了慣性思維,想要做出改變實屬不易?!?p> “力挽狂瀾獨清醒,每到此時便會有人站出來解決問題,但卻要面對很多根深蒂固的思想,舉步艱難。”
“終得多助云開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漸漸地,就有很多人開始幫助他,最終守得云開見明月?!?p> 聽完這些,李承乾輕皺眉頭詢問:
“道長,那九子九女都是何人?”
袁守為詫然,“什么九子九女?九子九女不正是十八子嘛,十八子便是一個李字呀。”
聞言,李承乾騰地一下站起身來,“道長是說,解決蝗災一事,將會落到我的頭上?”
還不算太笨……袁守為笑著頷首:“天命所歸也。”
聽到此言的李承乾,情緒有些激動的來回走動,還時而握緊雙拳又松開。
嘴里低聲呢喃:“天命所歸,天命所歸?!?p> “也對,我乃太子,大唐未來的天下君主,真龍之命,豈會害怕一個小小昆蟲神呢?!?p> 思及此,他便轉身看向袁守為道:“多謝道長提點,我即刻便回去籌劃此事,告辭?!?p> 言罷,轉身昂首闊步離開。
一邊走一邊思忖怎么應對蝗災。
第一步,自己要將長安城周邊縣城都走訪一遍,了解下旱災、蝗災的狀況,百姓與莊稼的狀況。
第二步,多方查找殺滅蝗蟲的建議與方法。
第三步,召集一些不懼蝗神,敢于和蝗神作斗爭的人。
第四步,呈遞一份折子給父皇,請他讓自己處理此事。
第五步,便是與父皇商量,怎么解救那些會阻撓他們的人。
他整理好思路以后,當即就開始行動起來。
忙碌的日子,總是轉瞬即逝。
很快,五日時間過去,李承乾也已經調查完畢。
他回到宮殿,將自己這些天了解到的情況,與解決的辦法,寫了一份長長的折子,少說都有萬字。
待寫完以后,他站起身來,不禁伸了一個懶腰,打算明早就將折子給父皇。
然而此時,卻看到父親身邊的太監(jiān)萬琮走了進來。
原來是李世民派他前來問醴泉縣的災情。
李承乾這才想起來,自己這幾日給忙忘了,忘記給父皇回話了。
他心中頗為自責,想了片刻,就拿起桌上的折子隨萬琮一同去見一下父皇。
與父皇解釋一番,也順道將自己的折子交給父皇。
來到甘露殿,李承乾進去拜見李世民。
正在看書的李世民見李承乾來之后,并沒先問醴泉縣的情況。
而是審視他片晌之后,開口問:“承乾,你這些天做什么去了,怎么都曬黑了?”
聽到李世民這么說,李承乾的心中欣然不已,瞬間就感覺這些時日的辛苦都值了。
他畢恭畢敬的回應道:“回稟父皇,那日您讓我前去醴泉縣查看旱災情況后,兒臣便即刻動身前往了。”
“兒臣去到了之后,便發(fā)現醴泉縣的旱災情況倒是還能控制,反倒是潛在的蝗災,極有可能是大隱患?!?p> “為此兒臣便走訪長安周邊的縣城,確認蝗災不久后便會泛濫,此乃兒臣剛寫好的奏折,請父皇過目?!?p> 說著,就將手里的奏折呈遞了上去。
聞言,李世民沒作聲,可是看著李承乾的眼神,卻是明顯柔和了許多。
他接下折子,認認真真的看了起來。
看完了折子之后,李世民依舊沒有說話,而是沉思了許久,然后才說道:“做得很好,承乾?!?p> “朕之前只顧著旱災了,的確是忽略了這個蝗災。”
“照你這么說,此事最大的難處在于哪里?”
李承乾想也不想的說道:“是如何消滅蝗蟲?!?p> “由于觀念的問題,百姓皆認為蝗蟲乃天懲?!?p> “若我們開始滅蝗蟲的話,定然會遭到極大的阻力,眾人會說我們在褻瀆上天?!?p> 李世民微微頷首,“你說的不錯。”
“對于這種狀況,你打算怎么解決?”
李承乾說道:
“兒臣打算從自己的屬地醴泉縣開始著手,我已找了些不信鬼神的年輕人,打算讓他們開始滅蝗蟲?!?p> “縣令魏英才精明強干,從醴泉開始的話,想必阻力會小很多?!?p> “待醴泉縣收到顯著的效果以后,讓眾人瞧瞧,再往其他地方施行便會順利很多?!?p> 然而,李世民卻搖了搖頭。
“不可偏安一隅,你將醴泉縣的蝗蟲滅除干凈了,可是其他地方的蝗蟲照樣會飛到醴泉縣?!?p> “解決此事的就是一個字:快,長安所有的縣城,皆由你負責,明日便開始?!?p> “凡是有反抗之人,百姓關押,官員便就地革職?!?p> 聞聽此言,李承乾不禁精神大振,但有些猶豫問:“父皇,這樣的話,是否有些苛刻了?”
李世民神色不改的笑了笑:“亂世當用重典?!?p> “蝗災一旦肆虐,生靈涂炭,百姓顛沛流離,屆時會很麻煩?!?p> 李承乾輕輕點頭,沉思了片晌以后,還是開口詢問道:“父皇,要是蝗神報復我們,該當如何?”
聞聲,李世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承乾,一只昆蟲怎么可能成神?皆是由人造出來的而已。”
“別說沒有,即便就是有,它為了飽腹,傷害我大唐百姓,亦是在動大唐的社稷,朕也一定要它殺個片甲不留?!?p> “盡管放手去做吧,朕會支持你的?!?p> 話音落定,眼中的殺意已然是隱約可見。
李承乾心中一喜,領旨轉身離開。
當天晚上,他就傳話長安城縣城的所有縣令,明日巳時前來太子府議事。
翌日,待所有的縣令來到以后,李承乾就將圣旨拿了出來,將滅除蝗蟲的事情告訴他們。
然而圣旨剛宣讀完,當即就有六個縣令站了出來,極力反對。
“殿下,此舉不可行啊,那可是蝗神,一旦觸怒的話,定然會降下天罰的!”
“不錯,雖然蝗蟲是有一些,但是數量很少,不會對莊稼造成什么危害的?!?p> “方向錯了,如今正是抗旱的關鍵時期,哪有人手去滅蝗蟲?!?p> 李承乾不露聲色的看向魏英才幾人。
原來他昨日就預料到了這個情況,所以昨夜在傳話之時,已和那些與自己關系好的縣令打過招呼了。
魏英才率先上前一步。
“諸位大人此言差矣,旱災之后必定有蝗災,屆時蝗災四起,生靈涂炭,百姓流離失所,我們這些做父母官的該怎么處理?”
魏英才剛說完,一旁就有人站出來附和:“沒錯,所以是那蝗神重要,還是百姓的性命重要?”
旋即,又有幾名官員站出來:“百姓一旦無家可歸,便容易出亂子,屆時恐怕會動搖我大唐江山社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