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童鞋反應第九十章還不能看,所以俺重發(fā)一遍。
而且,作者后臺是沒辦法調(diào)章節(jié)順序的,俺只能把之后的兩章也發(fā)一遍,然后把曾經(jīng)的給刪掉。
看過的童鞋就不要再看了,希望大家能理解一下,這是俺的失誤,sorry。
喵的,我這么純潔的人章節(jié)被審核屏蔽真是日了狗了!
————————
換網(wǎng)站?
現(xiàn)在這個時候,應該也就是從黃中文網(wǎng)了吧。
腦子里想到這些,沈琦不動聲色,打字回復道:“核桃,換個什么網(wǎng)站???”
責編核桃:是從黃中文網(wǎng),我也不瞞你,我下個月就要去從黃任職了,那邊的編輯和我提起過你,可以給你提供一個高價的買斷,而且也會力捧你。
非攻:高價買斷?(發(fā)呆)多少?
責編核桃:千字180。
千字180?
沈琦眉頭一挑,默默計算起來。
他這本《武道爭鋒》,去年七月寫到現(xiàn)在,160萬字,從起點后臺拿到的稿費,大概是十九萬多一些。
但是如果按千字180來計算,一百六十萬字,就是1600個千字,1600x180=?
288000。
沈琦咂了咂舌。
真正的數(shù)字,肯定不會和這個一樣,但是恐怕也是只多不少。
這應該算是溢價買斷了吧,沈琦在心里想到,后世各個網(wǎng)站開站,都會聯(lián)系一些老作者,開出一個遠超他成績的買斷價格,沒想到自己今生也能感受一下。
一時間,沈琦覺得有些心動。
責編核桃:怎么樣?要不要去?你這本和起點簽的單本合同,也沒什么限制,新書可以直接去的。
非攻:核桃,我想一下吧,晚些給你答復。
責編核桃:好的。
放下電腦,沈琦陷入了沉思。
他可沒想到,今生的第一個編輯,竟然會被從黃挖了墻角,又來挖他。
按理說,從黃給了這么高價的買斷,沈琦應該第一時間同意的。
要知道,買斷合同和分成合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分成合同,收入和作者均攤,網(wǎng)站不會虧任何東西。
而買斷就不同了,書的成績好了,或者火爆了暫且不說,但是如果書的成績差了,損失可是全由網(wǎng)站一方承擔的。
雖然網(wǎng)站一方有著一刀切的權(quán)利,但沈琦不覺得自己如果轉(zhuǎn)站,自己的第一本書就會被砍掉。
沈琦之所以猶豫,完全是因為從黃這個網(wǎng)站。
從黃中文網(wǎng),始創(chuàng)于2008年9月,開站過后一段時間,才開始大肆宣傳,從起點開始挖人。
很多知名大神,在將來都會加盟,一時間聲勢頗大。
當然,現(xiàn)在這時候,這些大神大多都還在起點,等到明年某本神書月票八連冠后,這群最頂尖的大神已最大的聲勢加入從黃,著實在網(wǎng)文界掀起了一陣波瀾。
而且,因為有了18K的教訓,他們也在起點挖了一批中層作者,而不是只挖最頂尖的大神。
同時,從黃的買斷好過,全勤高,在這個時候,也是網(wǎng)文界人人皆知的事情,對新人的吸引力極強。
看起來前途一片光明,想必用不了多久就成大展宏圖,和起點拼個你死我活。
但事實上呢?
那段諸多大神齊加盟的時間,大概是從黃最輝煌的時候了。
在后世,從黃有個戲稱:大神養(yǎng)老院。
從別站來從黃的大神,在這里,神格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受損,最頂尖的幾個大神也一樣,止步不前。
直到13年,入不敷出的從黃被后臺賣給了度娘,成為度娘文學的一份子,從黃也沒能從起點手里搶過行業(yè)老大的地位。
甚至有一段時間,網(wǎng)站的流量都趕不上落魄了一段時間的18k。
這就是沈琦猶豫的原因了。他可不覺得他需要到從黃去“養(yǎng)老”。
腦子里想了想接下來從黃幾年的形勢后,沈琦心里已經(jīng)有了答案。
非攻:核桃大,我新書準備還是發(fā)在起點。
責編核桃:你再考慮一下,除了高價買斷,那邊有力捧你的打算的,推薦位等眾多資源都不會少的。
非攻:我想好了,我還是決定發(fā)在起點。
責編核桃:……
責編核桃:那好吧,祝你以后寫的書越來越火。
非攻:嗯,核桃大你也加油。
聊天框沒再有消息發(fā)來,過了一會后,核桃的頭像暗了下來。
……
在勝利鄉(xiāng)又待了兩天,沈琦去派出所照了身份證,然后便準備回徐陽市了。
中考過后,這個長達兩個多月的假期,他早就有計劃。
和杜冰的事,他暫時放了下來,他會給杜冰考慮的時間,同時,他也會再一次的準備。
六月份畢竟也趕不上什么放假時期,車票很好買,沈琦也就沒麻煩親戚,自己坐車到了市內(nèi)后,買好票,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身份證要過兩三個月才能下來,他現(xiàn)在也不著急用。
他只帶了個行李箱和書包,行李則寄放到了二姨家。到時候上高中的時候,這些行李在搬到他要住的地方就好了。
坐了一天的車,傍晚時分,沈琦到了谷裕縣。
走在半路上,他在一家超市前停了下來。
上面懸掛著招牌,上書四個大字:益民超市。
俗,真俗。
沈琦在心里感慨了一句。
這自然就是沈琦家的超市了。
這名字雖然俗,但是起碼也挺接地氣的。
早在三月末,這超市就正式開張,沈琦和沈萬林通過電話,剛開業(yè)的時候,周圍的居民圖個新鮮來這里買東西,幾個月下來,也就形成了穩(wěn)定了客源。
就像沈琦所說的那樣,在這里開超市,賺多少暫且不說,肯定不會虧本。
邁步走了進去,沈琦第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柜臺前結(jié)賬的老媽。
“媽?!?p> 李敏聞聲抬頭一看,見到是沈琦一陣驚喜,道:“小琦回來了啊?!彼戳丝粗車骸澳阆日覀€地方坐下,我結(jié)完賬和你說?!?p> “沒事,您忙你的,我正好逛逛?!?p> 正在結(jié)賬的是個二十多歲的女孩,看見李敏沈琦對話,朝著李敏開口問道:“大姐,這您兒子???”
“嗯吶。”
“小伙長的挺帥啊。”
李敏一樂:“嗨,也就那樣。”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沈琦就裝修的時候看過,開業(yè)后,這可是他第一次來逛自家的超市。
日常用品區(qū),調(diào)料區(qū),雜物區(qū),食品區(qū),家用電器區(qū)。
看的出來,自己父母做了很好的規(guī)劃。
逛了一圈,滿意的點了點頭,沈琦回到了柜臺處。
“媽,我爸呢?”沈琦詢問道。
“你爸知道你今天回來,去飯店訂桌去了,今天咱們這一大家子人,好好的吃一頓。”
“在家吃不就好了嗎?出去吃多麻煩?!?p> “沒事,大伙圖個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