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兩手都要抓
“回來了就趕緊吃飯,一晚上都沒見人,真是的,也不知道給家里捎個信兒?!毖尠褔挂唤猓^也不抬地指揮陳桐把湯鍋端到桌子上。
“手套在右上櫥柜的櫥子里。”傅菁有點(diǎn)低落地提醒道。
陳桐把湯端過去,薛媽則把更重的飯煲抱過去。她是夜班,總會一次性做很多飯,讓傅菁和她一起熱著吃。
以往傅菁總會扒兩口飯就跑,薛媽擔(dān)心她會餓,總會再塞給她一點(diǎn)錢。于是傅菁便會拿著那些錢去買面包買零食,吃吃喝喝,填飽肚子。
以前不想吃,現(xiàn)在想吃卻沒機(jī)會了。
傅菁望著寡白的燈條,艷羨地望著陳桐坐在桌前,熟練地給薛媽盛湯。薛媽的臉上有種莫名的疲憊,大概夜班的人臉色總不會太好。
陳桐納悶于這具身體的肌肉記憶,傅菁是左撇子,所以盛湯的動作幫她圓了很大一部分。也正因如此,她對傅菁的乖巧程度有了更進(jìn)一步的認(rèn)識。
但僅靠這個肯定是不夠的,時間長了還是會出問題。陳桐翻找著傅菁的記憶,企圖借此在其他類似說話藝術(shù)等沒有肌肉記憶可以依靠的方面不露馬腳。
一些零散細(xì)碎的東西也在這時映入眼簾。
由于不愛吃飯,薛媽也會變著花樣做一些飯團(tuán)之類的小吃。不僅讓傅菁吃,也會讓她帶給小伙伴吃。但傅菁知道其他人的飯不比她家的差,所以她總會把飯送給郊區(qū)的一個婆婆。
婆婆八十高齡,整個人瘦瘦小小的一團(tuán),坐在那里就像木頭雕刻出的根雕,沒有棱角,盡是風(fēng)化的痕跡。
傅菁有時候會幫她挑點(diǎn)水,有時候會幫她打點(diǎn)醬油,婆婆年紀(jì)很大,但是性格很好。她的腿不太方便,但就算柱著板凳也會去干農(nóng)活,人老心不老,是個頂倔強(qiáng)的老婆子。
因?yàn)楦递冀?jīng)常幫忙,婆婆也待她如自己的親孫女。她會把自己種的甜瓜和院子里結(jié)的櫻桃留很多給她。櫻桃越來越多,樹也越來越高,婆婆已經(jīng)沒有能力摘下來送給她,便總會在開春的時候走好遠(yuǎn)的路,提醒傅菁記得去摘。
傅菁從來不會扭捏。
她會靈活地踩著梯子把櫻桃都夠下來,抓兩捧,一捧給薛媽,一捧分給朋友。剩下的兜在一起去集市上叫賣。
婆婆的櫻桃甜的很,傅菁戴著帽子和口罩去市場,也不用擔(dān)心會因?yàn)槟昙o(jì)輕而被忽悠。賣完了會在下次探望的時候,把錢壓在醬油或者米面底下。
在傅菁從初中出名的時候,婆婆老樣子站在街口,像往常一樣朝她招手,將一把聞不出口味的瓜子遞到她手里。
傅菁沒吃,因?yàn)樗χo小弟出頭。兜里破了個洞,沒來得及吃的瓜子就這樣撒了一路。薛媽洗衣服的時候掏口袋,空蕩的口袋只剩兩三顆瓜子孤零零地留在縫隙里。
而薛媽順手把它們?nèi)拥搅舜芭_上。
一場秋雨過后,傅菁走過的路生了一溜的向日葵。但它們通通都生錯了地點(diǎn)和時候,于是在那年霜降到來的時候,全部凍滅了。
婆婆是在傅菁初二那年離開的。
她的櫻桃樹是在第二年被夷平的。
傅菁有時候會坐在她的舊垣墻上發(fā)呆,看新生的麥苗隨風(fēng)起落,婆婆的墳包小小一個,就坐落在不遠(yuǎn)處的一棵松樹下。
零星的兩三個瓜子在第二年春天被風(fēng)掃到了土縫里,彼時傅菁已經(jīng)上了高中。她知道自己的身世,也出乎意料地將恨意轉(zhuǎn)移。在君城一中惹的禍成為傅菁變化的開始。
君城十八中都是朋友,而中二時期的仗義向來是單純的。傅菁踩著傅旭辰的路線精準(zhǔn)狙擊,行事上出了名的“瘋子”。
三棵向日葵都茂盛地生長起來,只是一棵夭折、一棵綴化,還剩最后最小的一棵,被蚜蟲啃咬得有點(diǎn)蔫吧。索性救的及時,后面兩棵長勢還算良好。
傅菁打人的事傳到薛成英耳朵里,她本來帶著果籃要去問候被欺負(fù)的孩子,卻不想從水果店老板嘴里知道那孩子居然是傅旭辰。
也就在那時,她才知道傅菁被傅清明辦理了轉(zhuǎn)學(xué)手續(xù)。老一輩的恩怨在孩子這里無限放大,可薛成英總是只會教訓(xùn)傅菁。她的努力化作泡影,手上不由分說拿起了掛在高處的雞毛撣子。
陳桐嘆氣。
每個人的行事都是有原由的。
傅菁也是。
要她說的話,一個時刻記得維護(hù)媽媽的人,一個總是仗義行事的人,總不見得是個壞人。誠然她的行事確實(shí)偏激,但這畢竟是歷史問題。
在對待方初歲的問題上,傅菁確實(shí)做的不對;而對傅旭辰,你很難說服她放下。
很怪。
如果想說服傅菁,就要讓傅清明付出代價;而作為拋妻棄子之人的孩子,作者忽略的這一部分也會為男主日后埋下釘子。
陳桐需要分清楚自己接下來的目的,究竟是為了男女主還是正常的邏輯。如果一味悖于傅菁,那對她而言,看著自己對惡人之子諂媚還不如魂飛魄散。
兔子急了還會咬人,不能賭她的脾氣。
作者從來不會注意“反派”的思考,掐字?jǐn)嗾?、早早給傅菁定性才能推動劇情發(fā)展。哪怕她在別人的故事里只有寥寥數(shù)字,但這已經(jīng)是讀者所能認(rèn)識到的全部。對比一部百萬字的大部頭,這實(shí)在荒謬。
如果不是來到此時,陳桐也不會知道。
有沒有什么辦法削弱上一輩的影響,讓這一輩雖不至于握手言和,但起碼目標(biāo)一致……陳桐忽然想起來,這姑娘和方初歲半斤八兩,就不能兩手都抓嗎?
傅菁除了四肢發(fā)達(dá),在藝術(shù)上也很有天賦。雖然她的文化課成績并不是很高,但如果能提一提,對傅菁而言或許是另一個轉(zhuǎn)變的開始。
陳桐盤算著,既然傅菁所有的動機(jī)都是薛媽,那就拿捏了她的動機(jī)。起碼要讓她知道——如果想要給薛媽好的生活,僅靠語言是不夠的,靠截胡傅旭辰也是不夠的。
她必須要爭口氣。
某種程度上傅菁可比方初歲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