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世家與禮法!
直播間畫面中。
夏彤擔心道:
“陛下所想,晚輩只擔心女官們才識不夠。”
武則天莞爾一笑:
“你等異人,卻是周慮太多。卻不知道,越是擔心,才識就越是不夠?!?p> 夏彤一驚:
“為何如此說呢,陛下就不怕失敗嗎?”
武則天回道:
“朕乃天子,百官認可,萬民歸順?!?p> “朕殺了許多官員,朝廷卻蒸蒸日上,你猜為何?”
夏彤回道:
“晚輩愚鈍。”
武則天道:
“無趣。”
“百姓不識禮法,只識世家?!?p> “世家不識天子,只識禮法?!?p> “朕乃天子,通曉禮法,掌增刪禮法之權,而只要拿禮法與世家溝通?!?p> “則無事不順。”
“只因禮法存,則世家存?!?p> 聽完武則天這番話,夏彤對封建國家的理解加深了那么一點點。
也更加感嘆于武后對人心權謀把握之透徹。
夏彤回道:
“陛下高才!只是不知招募女官,能做何事?”
武則天道:
“奏梳一事,朕有內(nèi)舍人一人足矣?!?p> “內(nèi)舍人,你可能猜到朝廷何處短缺人手?”
上官婉兒沉思半息,行禮回道:
“回陛下,臣女猜是門下省。”
武則天道:
“不對。再猜?!?p> 看著上官婉兒沉思的樣子,聯(lián)想歷史記載,夏彤來了靈感:
“晚輩猜是大理寺?!?p> 武則天看向夏彤:
“為何有此想法?”
夏彤回道:
“陛下使《唐律疏議》頒行全國,至今已有五十年?!?p> “垂拱年間,陛下又曾增刪律法格式,親手作序,再次頒行?!?p> “此舉功績甚重,亦是青史留名。故晚輩有所思?!?p> 武則天面露得意:
“善?!?p> “不曾想后世異人,亦有才思敏捷之輩。”
“科舉有明經(jīng)、明法、明書等科,新設一科也并無不可?!?p> “周興、來俊臣之違制,朕并非不知,只限無忠臣可用。”
“既知女子才智并無缺漏,只設明法一科,專錄女子,協(xié)任大理寺即可?!?p> 夏彤回道:
“陛下思慮周全,此舉必定又當留名青史。”
直播間中,觀眾們紛紛震驚。
“沒想到啊,大唐律也跟武后有關聯(lián)?!?p> “武則天剛才這段講的治國理念很高級啊。聽她一席話,勝聽一席話。”
“我是法學院的。跟你們講,《唐律疏議》非常牛皮,是東亞最早的成文法。而且通行整個唐朝沒有廢止過?!?p> “《唐律》是華夏大陸法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中世紀法典的杰作?!?p> “那這個武則天新設計的女官制,要是跟《唐律》綁定在一起的話,那可算是鐵得不能再鐵的鐵飯碗了!”
“沒那么簡單吧,只要是好事應該都會被世家瓜分占用的?!?p> “如果真的在《唐律》里出現(xiàn)拐賣婦女的法條的話,那沿襲一千年,放到現(xiàn)在也就不至于人不比猴子賤了。”
劉大仙直播間。
“哇靠!怎么越演越牛皮啊。武后居然做了這么多首創(chuàng)的影響深遠的事,科舉制、天皇天后、完備成文法治國!”
劉大仙在網(wǎng)上查過了《唐律疏議》的歷史地位,暗自震驚:
“姐妹們,我發(fā)現(xiàn)大唐律這玩意有點牛啊,百科上說它是華夏古代立法的最高水平,不僅唐朝沿用了三百年?!?p> “后邊五代十國和宋朝也是把唐律換個名字繼續(xù)用啊?!?p> “而且古代日本、朝鮮、越南等周邊小國也是借著遣唐使把這抄回去借用。全員唐化呀!”
這時也有水友反對:
“法律都是經(jīng)常跟刑法犯罪連在一塊的吧,要接觸那么多罪犯和暴力案件,我看古代那些大小姐根本做不來?!?p> “不能這么想啊。要是做不來,把機會讓給不嫌棄愿意做的平民那還好了呢。”
“我也去查了,《唐律疏議》是華夏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體現(xiàn)了古代法律制度的最高水平,是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可以說往后一千年封建史沿用了七百年,一個字牛皮!”
朱嬈紅是央視集團旗下的第六代女導演,早些年,她參與了老版《三國》和《紅樓夢》的拍攝制作。
兩周之前,領導放出消息,要重啟一部正旋律歷史劇,預定叫《大唐帝國》。
分三個部分拍,其中的重點之一,就是怎么安排武后的故事。
這段時間朱嬈紅一邊上班,一邊到處找老版歷史劇和史書資料。
因為故事的編劇以后可能還會涉及到一部大電影。
直到偶然看到了夏彤的直播。
朱嬈紅手邊桌子上放著一本翻開的《舊唐書》。
直播里展現(xiàn)的從未設想過的思路。
仿佛一道藍色的閃電劈進她的腦子里。
穿越歷史。
對話明君。
深挖諸多國策的源流。
還原最真實的皇室密談。
這還真是夠宏大的氣魄!
沒有對歷史記載的深入了解,在編劇和表演過程中一定會錯謬千里。
而如今呈現(xiàn)在她眼前的,卻是這么一場至善至美的歷史紀實。
朱嬈紅不得不感到佩服。
本朝國策首重以法治國,即便如此,也是歷經(jīng)三十年才稍有成效,維持十四億人口治安穩(wěn)定。
“自從五胡亂華,再到后期滅胡令。從宋朝靖康之難,皇室被虜為奴為婢,再到岳家軍精忠報國!”
“從清兵入關,異族燒殺虜掠,剃發(fā)才可留頭,以小族凌大國!”
“再到倭國入侵,無惡不作,毀華夏民女之清白,華夏何其困難!”
究其根本,武后以一介女子身份登凌泰山,輔政四十五年,從青蔥少女到垂垂老婦,一生心血,皆沒唐人!
武后所言禮法與世家之論,不無道理啊!
盛唐一朝,先有貞觀之治,后有開元盛世,武后之政,功不可沒!
武后上誡天皇,下納名士,文武并行,科舉武舉中兼具舞文弄墨的飽學之士,與舞槍弄箭的驍勇將材。
能吏與法官兼重,索元禮、侯思止、徐有功、杜景儉。
大唐律初次頒行后最關鍵的試行期,正是在武后的關注下穩(wěn)固完善的,敦敦五十年功行。
她朱嬈紅服氣了!
這才是為天地立心的千古一帝!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3-04-07/e8d5547174ce0b6bc7d7a87449f5f272qj9Qd64d1z19pRE.jpg)
南湘一夢p4
收藏過百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