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一成利
宋山看著伊人搖頭,眉頭也皺了起來,手藝是伊人的,他代表著大家伙讓出三成利,已經(jīng)是很高了。若是再高,恐怕他說了也不算。
而且兄弟子侄一年不是在地里討生活,就是風吹日曬的蓋房,他私心里,也想讓大家伙多掙點,別吃不起米,看不起病。
就在他為難的空檔,伊人開口了:“村正,你既是我的族叔,如果你認我的話,也是宋家莊的村正,為大家伙考慮是尋常?!?p> 宋山明白伊人這是看出他的不愿來了,卻沒有說穿,還幫他解釋,頓時心下一暖,想著利潤的事兒,再多找伊人談談,說不準能行呢!想到這里,宋山重又精神抖擻起來。
“伊人,三成利不行的話......”
“村正,我要一成!”伊人打斷宋山的話。
“一成......利?”宋山喃喃自語,還有人送上門的利都不要的?
其實伊人也不是多舍己為人,不過秉承著薄利多銷的原則,想讓這門生意更久遠點。她在心里盤算過,人力、物力和至少往南去獨一份的手藝,單獨搭一鋪炕加上火墻大概定價在七十文左右,如果連著蓋房一起,可能就便宜一些。
她收一成的利,單獨一鋪炕也就七文,三成的利確實多些。但工匠們每個人拿到的就會變少太多,對搭炕這歌活的熱情也就不那么高,可能會影響質(zhì)量不少,更會影響火炕火墻的口碑。一樣新鮮事物的出現(xiàn),開始的口碑是極其重要的,特別是在這個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沒有手機的時代。
“族叔?!币寥藫Q了稱呼,柔聲說道:“我希望這門手藝好好傳承下去,別壞了我們的口碑,長久地做下去。也希望這門手藝成為我們宋家莊的絕技、獨門!”
“我明白了,會管好他們的嘴。這一成利,我能替他們應下!”
“那行!等我家里的炕搭好,試過沒問題了,就把我家作一個試點,宣傳出去!”
宋山不知道啥叫“試點”,反復琢磨了一下,大概理解了伊人的意思,大概就是說用她家的炕來試試能不能成功。
伊人談成了這事兒,就回李嬸子家,準備下午做艾團的原料去了。
那邊伊人家蓋房的老少爺們此事都圍在陰涼下的桌子旁,一邊端著碗吃飯,一邊聽村正說著話。
“大家伙以前可會砌那火炕火墻?”宋山問道。
看大家紛紛搖頭,接著說道:“這東西其實在北邊很盛行,那邊冷得很,就是京城里的達官顯貴才用的東西!”
眾人這時也顧不上吃飯了,紛紛端著碗聽。
“今兒伊人將這門手藝教給咱們,不說康品縣,我之前讓人打聽過,旁邊的靈州,甚至從咱們這再往南,都是沒這門手藝的!”
“那這不是...搭這土炕就得請咱們?”眾人眼神發(fā)亮的對視一眼。
宋山又說道:“手藝這東西要么傳家人,要么傳徒弟,可沒有傳給同村兒的!”
因著家里就有個在德晟大酒樓做學徒的兒子,宋廷對這事兒是極有發(fā)言權的,此時他接過話頭,說道:“正是,我家金寶那也是正式拜了師,給了拜師禮的!”
眾人聽到這里,都低下頭去看著自己手里的碗,錢多,供一頓飯,還偶爾有肉吃,還教了他們獨一份兒的手藝。再渾不吝的人,此刻心中也帶著愧疚,不知如何搭這話。
“伊人這孩子,早年被宋義兩口子拿捏著欺負,你們里大多數(shù)人沒幫過一把?!北娙穗m然不知道為何以往溫和的村正,會突然明言明語地說起宋義和陳茉香對伊人不好的事情,但這話一出,大家心里更愧疚了。
如今伊人帶著你們的孩子采山貨掙錢,教你們手藝掙錢,她心善從不計較,但咱們不能只顧著自己掙錢,不管別人死活!”
“村正!你就說吧,我們怎么做!”
“是,我們肯定聽!伊人她還懷著身子,我們作為叔伯兄弟,多干點活自然是應該的!”
......
眾人經(jīng)宋山這么一說,都附和著。
宋山又說道:“伊人家的火炕搭好后,咱們試試,要是能行,等入了秋,秋收完,也快冬天了,那時候咱們出去接這個活計,不管接多接少,不管搭一鋪炕我們收多少錢,都給伊人一成利潤。”
這個時代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也沒有廣告營銷之類的,所以無論是找做工的人,還是找一個包工隊,都是看大家口口相傳的口碑的。他們雖然和伊人同族,但卻不是一家子的親戚。
就算是親爹親兒子那樣的一家人,還有如宋大忠那樣整天凈尋思著從老爹那摳點什么好處的呢!更何況伊人和他們已是遠親了,人家教他們獨一份兒的手藝,他們掙的錢卻一分落不到伊人口袋里。
這事兒要是傳出去,他們的名聲也算是完了,被人瞧不上不說,可能連活都接不到。
再加上宋山和他爹做了多少年村正,大家都信服他,更覺他說的有道理,紛紛點頭稱“是”。
宋山看著眼前一張張質(zhì)樸的臉,心底涌起一絲安慰,高聲說道:“咱們不能馬瘦毛長!咱宋家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宋家莊,周圍的村子,甚至靈州城,誰不知道咱宋家莊的口碑,村兒里能夜不閉戶,老的老有所依,小的雖說目前還有挺多上不起學堂,但大家都知道我爹活著的時候......”
宋山說到自己爹,又想起宋彬頂替了宋大忠的事兒,忍不住傷心,聲音都哽咽起來,說道:“我爹一輩子的愿望,就是我宋家兒郎能讀書!這個事兒,我發(fā)誓村兒里一定會做到!只要大家聽我的,肯干肯吃苦!”
眾人聽著宋山的慷慨激昂,原本只有一分的念想,此時也生出十分的澎湃來。
“老村正一輩子東奔西走,就為了村兒里能有個教書先生,可惜了了,他去的早!不然......”
“我們肯定能行!”
“那是!村正可不比他爹差!我們的族學定然能開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