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雷霆是君恩
申六褪去和煦,笑中泛冷:“圣人為一件事頭疼,郎將不知嗎?”
此話一出,寧邦彥心中大叫不好——申六在崔智光走后改換名稱,這就是在說,他乃至侯府做了什么,惹了圣心不快?
他猛地想起婚禮那天障車,如夢初醒,一身冷汗,立刻跪在門口磕頭:“圣人!是臣糊涂,求圣人開恩!”
“罷了?!?p> 許久以后,低沉渾厚的聲音帶著不怒自威,“讓他進來?!?p> 申六開門,寧邦彥弓著腰進甘露殿,一只鎮(zhèn)紙便被丟過來,擦過寧邦彥額畔,留下血痕:“你好大的膽子!”
寧邦彥再度跪倒:“臣死罪!”
“你真的該死!”
皇帝眉秀目炬,鼻直唇長,天庭飽滿,怒如雷霆:“朕已下旨禁障車劣風(fēng),你當(dāng)朕的話都是耳旁風(fēng)嗎?”
“不敢……臣不敢!”
寧邦彥自知他母親做的事敗露了,蜷縮在地,不敢抬頭。
皇帝揺指寧邦彥:“不要說王公候門,就說市井小民——誰家這么黑心無仁,竟在新婦入府前雇人威嚇?你們德慶侯府好大的派頭,武將門風(fēng)!進門的新婦要過五關(guān),斬六將啊!”
寧邦彥根本不敢再說話,只敢聽,連血都不敢擦。
一封圣旨丟在他面前:“你看看!”
寧邦彥低著頭,接過圣旨。
皇帝軟下聲:“兵部員外郎剛升上去,朕本來有心讓你去兵部歷練歷練,沒曾想,你做了這種糊涂事!你當(dāng)你母親做事,鐵桶一塊嗎?”
寧邦彥看著還沒下印的旨意,這才察覺錐心疼痛:“是臣糊涂!沒有攔住母親!”
皇帝白他一眼:“你也是勛爵人家,知書達禮的,你母親……朕跟你父親多年君臣,也算有點交情,朕說一句,你母親,若論品行,是坐不得侯夫人的!”
寧邦彥真的怕皇帝下一句是讓母親下堂,要說什么,被皇帝一只手推走:“可她畢竟生育了你,你父親也兢兢業(yè)業(yè),朕也不好讓智光沒臉面,這次,朕不重罰了?!?p> “臣……深謝圣人天恩。”
皇帝坐著,但身體向下傾:“朕便下旨,先收回你母親誥命禮冠,禁閉在家思過一月,且要皇后遣女吏申斥,如何?”
還好不是收回誥封,還好還好。
“……臣替母親,拜謝圣人與皇后?!?p> 這只動了面子,沒動里子,寧邦彥自然沒有意見。
再說他敢有意見嗎?
這事說小了是內(nèi)宅風(fēng)波,但皇帝有心鬧大,那性質(zhì)截然不同,說重點,是陰奉陽違的欺君之罪。
他第一次對母親起了真正的怨懟之心。
如果不是母親不賢良,眼光只拘于內(nèi)宅,他哪里會跪在這里聽訓(xùn)?
皇帝冷眼瞧著他的反應(yīng):“你先去宴上陪陪智光吧,你升遷之事,以后再說?!?p> “是?!?p> “這圣旨你拿走,要你母親再敢鬧事,便讓她好好看看!”
“是……臣遵旨!”
寧邦彥抱著圣旨,快速離開甘露殿。
申六為皇帝端來茶盞:“圣人何必為小兒動怒?!?p> “朕是為那豎子動怒嗎?朕是心疼瑯瑰和智光!”
皇帝扶額嘆氣:“當(dāng)年,我不受父皇喜愛,與阿母在宮中多有被苛待,是伯母仗義直言,才有所改善。上了戰(zhàn)場,是伯父以命相護,瑯瑰更是以六甲之身護衛(wèi)皇后,智光生下來也身體差,只好被送到伯母那養(yǎng)著,遠(yuǎn)離風(fēng)波……侯府讓她受委屈,但你看看,那孩子有告過狀沒有?”
申六順著皇帝心意說:“靖陽王府上下忠心無人不知??ぞ桥陆o圣人添麻煩呢。”
“朕堂堂九五至尊,怕她一個女兒家添麻煩啊?真是的。”
皇帝被扶著起身:“反正這家不行再換下一個……朕就不信了,五陵年少里,還找不到一個好郎婿?!?p> “有圣人庇佑,郡君的姻緣肯定錯不了?!?p> 皇帝被哄開心了:“你這老滑頭,真會奉承人??!”
他又愁色對申六:“東宮如何了?”
申六也不敢多說:“院首已經(jīng)為儲君扎針,說是清醒過來,但要靜養(yǎng)。輔仁公主已經(jīng)去侍疾了?!?p> “阿鶴……”
皇帝憂念愛子乳名,嘆氣:“好好看顧,不得有失。”
“圣人放心。”
寧邦彥那邊,已經(jīng)有得了令的女官宮人把圣旨拿去侯府,他被醫(yī)官止血上藥后,再被內(nèi)侍帶著去赴宴。
如果說進宮前他飄飄然,現(xiàn)在他恨不得一步一步都扎在地板上。
“郎君怎么了?”
崔智光語聲春風(fēng)化雨。
她拿帕子要給寧邦彥擦擦汗。
寧邦彥正思考如何給自己額頭的藥貼找借口,崔智光便說:“郎君貪杯太甚了,今天還暈乎乎的,還撞到了,疼不疼?”
寧邦彥感激崔智光給自己找了理由:“有點血,但不重,夫人別憂心?!?p> “我們快去吧,我阿母也在呢?!?p> 崔智光笑語如三春里鶯聲瀝瀝,寧邦彥自無有不應(yīng)。
他隨崔智光上前問安:“小婿問岳母大人慈安?!?p> 瑯瑰郡主瞅見新鮮出爐的倒霉女婿,好歹露了個笑臉:“嗯,托問親家安康?!?p> 心思活絡(luò)些的就知道,瑯瑰郡主并不滿意這門婚事。
也對,崔智光身份品貌都有,父母兄弟,乃至外祖家還得圣心,嫁到東宮做儲妃都使得,金鳳凰落到已經(jīng)快落魄的德慶侯這個稻草窩里,可惜了。
寧邦彥察覺不出來,還以為郡主這關(guān)過了,傻樂呢。
崇文館放課了,已經(jīng)有受寵的皇子公主被自家母妃帶著來赴宴。
十二公主和姐姐八公主咬耳朵:“阿姊,姑母不喜歡外姊兄啊?那為什么讓外姊嫁給她?”
十二公主生母是李淑妃,出生得巧,趕上了霞光盈天,很得君父喜歡。
她被養(yǎng)得白胖喜氣,性情也憨直,沒什么彎彎繞繞。
像現(xiàn)在,她都是手里捧著蜜餞問姊姊的。
八公主沒好氣地瞪妹妹一眼,無奈:“吃你的蜜餞,堵不上你的嘴。”
這種隱私事,是她們能談?wù)摰膯幔?p> “哦……”
十二公主有個優(yōu)點,就是聽話。
她悶悶不樂地坐回去。
八公主也不忍心,把自己的蜜餞給她:“粘你的嘴吧!”
十二公主又高高興興。
八公主其實還挺羨慕小妹這樣無憂無慮的。
她也明了為何明明不堪配,姑母姑父還是要將崔智光下嫁給寧世子。
及笄禮崔智光落水,寧邦彥相救,二人有了肌膚之親只是幌子。
本朝民風(fēng)開放,是真的不倡導(dǎo)什么貞潔烈婦,民間寡婦尚能再嫁,何況身份過硬的貴女?婚前風(fēng)流都不算什么。
她偷偷瞥向與崔智光母女親熱交談的皇后。
——是皇后嫡母催太緊了。
衛(wèi)皇后沒有公主,生了三子,夭折次子,長子已經(jīng)配婚,但無心朝政,封了個慶王,攜帶妻兒往封地去了。
她的幺子,也就是六皇兄和崔智光相配,外貌才干也不差,已經(jīng)被父皇封為雍王,搭上便是金玉良緣。
衛(wèi)皇后礙于康國公府和靖陽王府,不好明說怕有威逼之嫌,一直暗示,不停打聽崔智光何時返京。
姑父姑母誰都不傻。
哪怕太子病到隨時要駕鶴西去,哪怕六皇兄說不準(zhǔn)就能坐上那個位置……
也不行。
姑父姑母是站在父皇那邊的,自然天然站在太子那邊。
所以,他們才要給女兒找一個壓得住,身份也貴重的婆家,去婉拒皇后。
李淑妃是宮中老人,已經(jīng)和大女兒講過其中利害:
“你記住,別被人當(dāng)槍使,隔岸觀火便好。”
八公主收回目光,淡定用餐看歌舞。
只希望寧世子招子能放光亮,別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