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沒錯。
這日子會重復,而我不清楚什么時候到來,每當我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不明所以又不得不接受這樣的設定。
我的記憶會消失嗎?
每次的記憶一定是對的嗎?
我記住的是我想記住的?還是說時間在騙人呢?
在麥記的一天,我見過夏季的嚴冬,嚴冬里的酷暑,這種極端天氣發(fā)生的原因,我無法解釋這樣的情況,同樣,我也不知道這一天遇到的人會有哪一些。
從知道楊藝的名字開始,她的死亡如同日常出門不小心發(fā)生意外般,在這個門口被從天而降的花盆砸死了,頭部被砸得凹陷,左側臉部砸成稀巴爛,右側則是猙獰可怖的痛苦面孔,不用想也知道那一刻的大腦神經接收到最疼痛的感覺。
她的痛感在那一刻是痛到麻木,身體在血液流干時,身體發(fā)冷,對四周感知越來越微弱,直至視線無法集中在一個點時,身體無力感控制住想要動一下的動作,在此時已經被什么壓住了身體,無法動彈。
我在麥記玻璃窗的正中間坐著,剛醒來沒反應過來,她已經被砸死了,前一刻她還笑著和她朋友打招呼,下一秒就與朋友陰陽兩隔。
那時候,我沒注意看她朋友長什么樣子,正想出去的時候,外面的人群被嚇得花容失色,有的人還好奇地看向樓頂,還有一些人滿臉懵懵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這條街人來人往,一不下心有人拋下東西砸到人了,人們的目光從死者轉移到了加害者身上。
在網絡上引發(fā)了爭議,死者生前的身份和工作,一下子炸鍋般被扒了出來,像是生前和死后沒什么區(qū)別了,若是過去活得像個好人,大家會覺得這個人死得太慘了,萬一死的是壞人,那么大家就會覺得這個人真的該死。
也許我們也不會知道死亡會來得如此突然,楊舟和張霞突遭車禍身亡的那一天,撞死他們的人是一個醉酒的司機,最后司機被抓的時候,查出來了司機的身份是一個尿毒癥患者,家里還有一個糖尿病的妻子,孩子在一年前因急性白血病去世。
至于醉酒駕駛的原因,是從家里出來趕著送病危的妻子去醫(yī)院。
他打不到車,醉酒的司機事后檢測酒后駕駛的標準,已經達到了醉駕,根據(jù)法律責任他不僅面臨刑事責任,還有兩條人命。
楊舟和張霞他們兩人是當場死亡,救護車來到的時候,兩人已經因失血過多,已經斷氣了,救援人員趕到時已經搖頭表示沒救了。
當天這個新聞報道在了南城第一新聞上,結果一開始大家以為是一個醉酒司機撞死人了,有對新聞敏銳的記者深入跟蹤報道,而后才發(fā)現(xiàn)死去的兩人是一對夫妻,男方是個為了照顧兩個姐姐上大學去打工的好男人,找到了一個離過婚的女人,愛屋及烏般對妻子繼女好,誰能想到好人命不長一樣,幸福的生活過沒幾年,一下子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