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打架!
老陳家。
“蔣寅初,你這個不敬公婆,克死男人的懶豬要干什么?!”
朱桂花罵罵咧咧走出來,對上蔣寅初手里菜刀,瞳孔緊縮,下一秒拉起身后的小兒媳躲后面。
小兒媳叫林春紅,朱桂花最寶貝的孫子親媽。
林春紅哆嗦一下,想掙開身后婆婆扒拉自己的手,哪知道婆婆人老勁大。
她掙扎不開,對上越來越近的蔣寅初,慌的不行。
“大……大嫂,你拿著菜刀來我家干什么?你看你都把媽嚇到了,老人家要是嚇出個好歹來,我看你吃不了兜著走?!?p> “嚇到?!”
蔣寅初漫不經(jīng)心的摸了一下手里菜刀鋒利口,“春紅,這是我跟媽的事,你最好不要插手,還麻煩你讓開,不然我手里的菜刀要是誤傷你我可不管了,畢竟你知道的,我家什么都沒有,大不了一刀下去大家同歸于盡?!?p> 蔣寅初不是開玩笑。
如果自己重新還是讓這些人欺負,那就該死。
如果改變不了,那就一起死。
“大嫂,你,你是不是生病嚴重,是不是瘋了,怎么,怎么能說死呢?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好說。還有,你,你那個刀不要對著我們,要是不小心摔倒撲過來容易傷人?!?p> “我家菜刀是籌木活著時候打造,上面有他的氣息,要是真的摔倒撲過去砍你們,那一定是他看不得我們母女受人欺負上來匡扶正義,為我們孤兒寡母做主?!?p> 說話時候,蔣寅初故意晃晃蕩蕩,像是要摔倒一樣。
“春紅……”
朱桂花一直緊盯蔣寅初,抓著柳春紅衣服捏緊人家手臂的肉,“蔣寅初,你到底要干什么,我是你婆婆,是籌木親媽,你,你不能拔刀對我,這是不孝。不孝?!?p> “婆婆?”蔣寅初冷笑了一聲,“媽,我感冒起不來床,你說來我家里幫忙煮飯,怎么煮兩頓我家100斤大米就沒有了?請問,大米去哪里了?”
“那100斤大米又不是我吃的,是當(dāng)初辦籌木喪事時全村人吃完了。”
“媽,我只是感冒,不是傻!”
一百斤大米,其中六十斤是丈夫救人,那幾家給的。其余是村民參加葬禮送的,可葬禮那天煮的清湯兌水,全是野菜和看不見米的米湯。
葬禮過后,雖然生病,但她清清楚楚看到家里還有一缸大米。而自己生病,婆婆說幫忙照顧一下,沒兩天大缸米見底。
“我看你病傻了!”
朱桂花心虛低吼,聲音里帶著一絲顫抖。
但話一出口,看到院子里來了很多人,都是左鄰右舍,平時聚一塊的大媽,她立馬昂首挺胸起來。
蔣寅初,我今天就讓所有人知道你不孝。
撲通。
朱桂花一屁股坐地上,“天啊,老天爺啊,你看看這個不孝媳,我兒一被她克死,她就來嚯嚯我們老人,天啊?!?p> 哭天喊地,比去蔣寅初家時候還要厲害。
蔣寅初不慣著她。
一步步走過去,居高臨下俯視她,“媽,你不是喜歡喊嗎?你使勁喊,喊破喉嚨也沒有關(guān)系,讓籌木聽聽,讓籌木看看,他一走你是怎么逼死我們母女的。喊啊,你愣著干什么?”
朱桂花瑟縮后退,指指離自己不足一個拳頭遠的菜刀,“刀……刀?!?p> 蔣寅初晃晃刀,“人在做天在看!我今天來也不廢話,麻煩將我家的大米還回來,不然,我菜刀不長眼!”
“籌木媳婦……”
鄰里鄰居隔著兩米勸導(dǎo),“刀無眼,你要不往后退一點,不要傷到了人。”
朱桂花連點頭:“對對對,阿初,刀劍無眼,你有什么話后退再說?!?p> 蔣寅初后退兩步,朱桂花立刻狗爬式跑到那些鄰居身邊,然后指著蔣寅初罵,“大家看看這就是不孝兒媳!我是她婆婆媽!我們已經(jīng)分家,我?guī)褪乔榉?,不幫是本分,給她蹬鼻子上臉的,拿著菜刀要殺我,沒天理??!”
“你以為我想?”蔣寅初有些后悔自己為什么后退。
剛才只是手拿累了怕菜刀握不住,現(xiàn)在才知道什么叫給自己挖陷阱。
她怒吼,“要不是你拿我家東西,我愿意來你這?要我走可以,還我米?!?p> “還?!”
朱桂花冷笑,指著蔣寅初鼻子道:“我看你真是病糊涂,就100斤大米,當(dāng)初辦喪事全來吃飯,全煮了。后面我來照顧果果拿的是你弟媳婦家大米,怎么現(xiàn)在的人這么不要臉,我?guī)腿诉€落得一身黑!”
這年頭沒有什么攝像頭,有理,你要是找不出個證據(jù)來證明,你都變成無理。
蔣寅初思考,院子子里大娘們一看,紛紛在在朱桂花旁邊勸導(dǎo)蔣寅初。
“籌木媳婦,我們知道你受不了籌木突然走,但人要往前看,你不能因此人就瘋瘋癲癲,你不要忘記你還有一個女兒,她才四歲,什么都不懂,最需要媽媽的陪伴了,你不想孩子剛失去父親又失去母親吧?”
“是啊籌木媳婦,你女兒那么小你要堅強要清醒,不要再瘋了?!?p> “大家不要喊籌木媳婦籌木媳婦了,我看她人觸景生情。以后就叫果果媽吧,不要讓她剛剛清醒的腦子又糊涂掉?!?p> “確實,確實!果果媽,人要往前看,你婆婆已經(jīng)對你們?nèi)手亮x盡,你家就不要再揪著那100斤大米,你要知道當(dāng)時辦喪事大米已經(jīng)煮給大家伙吃了,再無理取鬧也沒有,還是多去挖挖野菜,去地里干活,秋天自然有大米。”
包產(chǎn)到戶后,家家戶戶干活積極,吃飽飯。
但蔣寅初家不一樣。
分住不分家。
婆婆趕他們家住村邊這老破舊毛草屋,干活時候又讓他們家回去干活。
又不想他們分得米,只給他們家一畝悍田和一畝荒地,讓他們自給自足。
那塊荒地開荒不久,養(yǎng)肥需要三四年才能種好糧食。
“不,還有大米。”
蔣寅初雖然辦喪事記憶對于現(xiàn)在來說那已經(jīng)是幾十年前,但她記得清清楚楚,辦喪事時候,婆婆煮的是稀飯。
清湯兌水的稀飯。
她還聽到很多人背后議論,一百斤大米煮的怎么連一粒米都沒有,現(xiàn)在想想,當(dāng)時掌廚的是公公婆婆。
她堅定道,“我知道大家意思,逝者已逝,人確實應(yīng)該往前看,但是有一點大家都知道!籌木當(dāng)初救人才突然走了,因此得到村長組織大家捐贈的一百斤大米。那也是籌木留給我們孤兒寡母最后的東西?!?p> 陳籌末是普通人。
烈火村附近有一條必經(jīng)之河很大,每次過那里都需要注意安全。
冬日里,河面結(jié)冰,有幾個孩子跑到上面打魚,不巧那天冰面破裂,幾個孩子掉進水里。
陳籌末路過,救了幾個孩子。
可終究一人精力有限,他救了最后一個孩子后體力不支沉入水底。最后,沒了。
普通人救人英勇就義,村長和幾個孩子家人自發(fā)帶頭給予籌款,感謝陳籌末救命之恩。而村里人知道陳籌末做好事沒的,自發(fā)帶米來陳家,這才有了一百斤大米。
“一百斤?!?p> 經(jīng)過蔣寅初的話,大娘們刷一下看向朱桂花。
“是??!那米至少有100多斤,我們吃東西時候,吃湯帶水都沒看到米粒呢。該不會……”
朱桂花察覺一眾人異樣目光,心里咯噔一下,趕緊辯駁道:“那是人太多煮的多,你們也不想一想才100斤米,我們?nèi)迥敲炊嗳?,大米又只是估計個大概有100斤大米。那么多個人吃,而且吃四天,應(yīng)該不夠吃?!?p> 喪事差不多四天。
去世第一天通知親友,第二天親友來,第三天早上埋。
然后中間隔一天,第五天早上又包一次土。
這四天,基本上都在辦喪事人家吃飯。
至于人多人少問題,因為陳籌末是救人遇難,喪事不需要人請,村民自發(fā)來。
人來很多,朱桂花這么一說,大家伙覺得有道理。
蔣寅初知道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