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重生全家齊穿越:福寶錦鯉吃瓜忙

第24章 雞湯

  次日晨曦初破,是徐莉云輕柔的聲音將沉浸在夢境中的小幼娘喚醒。

  她揉著惺忪睡眼,從溫暖的被窩中探出身,只見大伯夫婦早已起身勞作,熱水沸騰,水缸里注滿了清冽的井水。

  張老二接過為小女兒梳理發(fā)絲的差事,這幾天的練習(xí)雖未能使他的技藝突飛猛進,但編出的小辮子比起往日來已經(jīng)更為結(jié)實,不易松散了。

  小幼娘在父親的陪伴下,心情格外歡愉。

  這時,張四娃悄悄湊近小幼娘身邊,帶著幾分神秘地低語:“幼娘,今天想不想嘗嘗肉的滋味?”

  話音剛落,小幼娘眼中的睡意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哥哥滿滿的崇拜與期待。

  張四娃見狀,心中頗為得意,輕輕玩弄著妹妹的辮梢,笑道:“娘親剛剛收拾了昨晚咱們在林子里拾到的野雞,哥哥準(zhǔn)備為你做一道土豆燉雞,如何?”

  正在刷牙的小幼娘忙不迭地點頭,頻率快得像是小雞啄米。

  雖然早餐食用如此油膩的食物并不太適宜,但在這樣一個節(jié)儉的家庭里,能夠享用到肉類實屬難得。

  至于雞蛋,在張四娃眼中只能算是素食,況且今日父親和小妹要前往探望周秀才,兩手空空顯然不合禮數(shù)。

  于是,他決定早早燉好雞肉,挑選一碗最為鮮美的送給周秀才,以表心意。

  一想到那香氣撲鼻的土豆燉雞,小幼娘加快了洗漱的速度,迫不及待地跟隨著張四娃步入廚房。

  盡管張老二和張三娃也試圖跟著小幼娘學(xué)習(xí)生火的技巧,但這種看似簡單的技能,沒有長時間的練習(xí)是不可能精通的。

  張四娃常掛在嘴邊的話便是:“你們那拙劣的生火技術(shù),根本配不上我高超的烹飪藝術(shù)!”

  迄今為止,唯獨小幼娘能夠與張四娃在火候的掌握上默契配合,無論是猛火快炒,還是溫火慢燉,甚至是那難以捉摸的中火,都能被她調(diào)控得精準(zhǔn)無誤。

  張四娃輕輕拾起張五丫精心打磨得如同明鏡般閃亮的菜刀,那一刻,他的眼神猛地銳利起來。

  只見他手腕輕轉(zhuǎn),三兩下間,整塊雞肉便被剁成了均勻的小塊。

  隨后,他不慌不忙地往燒熱的鐵鍋中倒入油,將事先準(zhǔn)備好的各式調(diào)料一一撒入。

  翻炒的動作流暢而有力,每一下翻動都恰到好處地攪拌著食材,烹飪的香氣隨動作的節(jié)奏逐漸彌漫開來。

  鍋中的水汽與油香混合,咕嘟咕嘟地沸騰著,一股無法抗拒的濃郁香氣順著微弱的鍋蓋縫隙緩緩溢出,挑逗著每一個人的味蕾。

  張家的早餐桌上,還未來得及用餐的家人們一個個瞪大了眼睛,嘴角不禁分泌出了渴望的唾液。

  而這股香氣,更是穿越墻壁,飄到了鄰里之間,讓正嚼著平淡無奇飯菜的鄰居們突然覺得手中的食物失去了味道。

  在張家大院的柴房里,張大娃夫婦因貪早忙碌而疲憊不堪,但這縷香氣卻讓他們精神一振。

  尤其是張大娃,哭喊著要嘗一口那肉的滋味。

  老兩口躲在屋內(nèi),彼此交換了眼神,張老太太悄悄拉過大兒子,在耳邊低語,計劃著等二兒子一家離開后,利用那些雞湯簡單地下點面條。

  張老大聞言,二話不說,迫不及待地跑回柴房,與妻子胡翠梅分享,兩人光是想象那場景,嘴角就不自覺地上揚。

  香氣愈發(fā)濃烈,時不時就有家人探頭進來詢問:“可以吃了嗎?”

  就連平時沉默寡言的張三娃,也被這股誘惑所動,罕見地開口催促:“成了嗎?”

  最終,張四娃在眾人的期盼下,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大家可以準(zhǔn)備碗筷。

  而今早,他并未準(zhǔn)備其它早餐,只是在鍋邊貼了一圈面餅。

  此刻,這些餅子已被燉雞的湯汁徹底浸潤,呈現(xiàn)出誘人的金黃色澤,外酥里嫩,引得眾人口水直咽。

  飯桌上,那鍋土豆燉雞成為了絕對的主角,不僅湯汁濃郁,雞肉鮮嫩,連同張四娃原本以為會有所剩余的餅子,也被眾人蘸著湯汁一掃而空。

  張四娃暗自慶幸自己的先見之明,早在開餐前便為周秀才預(yù)留了一份,否則,這份本該作為禮物的心意,恐怕難以送出。

  這一餐,六個人吃得滿足至極,肚子滾圓,之后每個人都癱坐在椅子上,消食好一陣子才緩過神來。

  張老二收拾停當(dāng),吩咐老大幫忙清洗碗碟,自己則小心翼翼地捧著那專門為周秀才保留的土豆燉雞,預(yù)備領(lǐng)著女兒去拜訪。

  徐莉云決定獨自去大秀山漫步,想著同她的女兒們那般,能在山林間偶遇什么好運氣,哪怕是撿到一只野雞,也算是意外的收獲。

  而張四娃與張五丫,對于大秀山也充滿了好奇與向往,于是欣然跟隨徐莉云的腳步。

  反觀張三娃,原打算獨自享受家中難得的寧靜,卻在小幼娘軟磨硬泡下,不得不一同前往周秀才的住處。

  周秀才并非張家村土生土長的,能在這樣一個對外來者充滿戒備的村莊中穩(wěn)穩(wěn)立足,一方面依靠著他秀才的身份所帶來的尊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本人性格中的那份不服輸,以及距離感,讓他在村民間樹立起了一種獨特的地位。

  張老二內(nèi)心波瀾起伏,在未謀面之前,對周秀才的形象已是浮想聯(lián)翩,種種揣摩交織心頭。

  然而,當(dāng)這位傳說中的秀才真真切切出現(xiàn)在他眼前之際,張老二不由得瞠目結(jié)舌。

  映入眼簾的,是一位年紀(jì)看似不足三十,身姿挺拔,眉宇間流露著超凡脫俗氣度的青年。

  他正沉浸在書卷之中,不時有風(fēng)吹動紙頁,帶起一陣沙沙作響。

  張老二一行人的腳步聲漸行漸近,打破了這份靜謐。

  周秀才緩緩抬起那張俊逸的臉龐,目光掠過張老二與張三娃,最終落在小幼娘身上,眼中閃過一抹無奈和寵溺:“怎么,小幼娘,你又不聽話了?不是跟你約定好了,《三字經(jīng)》未熟背不得打擾我嗎?”

  小幼娘抿著嘴,表情嚴(yán)肅而又稚嫩,認(rèn)真地解釋道:“是爹爹堅持要來看望周秀才叔叔,并且讓我?guī)隙Y物表示心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