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還是能想起初見她時的模樣。
那日,我又把簡歷的順序搞混了,收了錢的和沒有收錢的亂放在一起,芳姐很是惱火。
那天肯定還有其他事,不然她不會像個潑婦一樣那么大聲,完全不顧市場人來人往的。
“你說你能不能長點心啊?瞎呀?你鼻子上那兩眼是干啥的?喘氣的呀?”
瞪著24K的大眼睛:【有時候人來的多,不小心搞混了嘛】
芳姐將手中的簡歷卷起來,敲打在桌子上,“金的當銀的賣啊?做慈善吶?做慈善也不能,收沒收錢一個樣吧!誰還管你交錢?是我傻,還是他們傻?。俊?p> 【老板,我錯了,下次再也不會了..】
芳姐似乎沒有聽見我的求饒一樣,繼續(xù)發(fā)飆,“笑,還有臉笑?你拿工資的時候怎么不少收一張???老娘撐這么大個攤子不是養(yǎng)廢物的?!?p> 我的眼淚不知怎么的,就那么不爭氣地往下掉。那時候也是奇怪,都能毫無顧忌地甩臉子給父母看。芳姐那樣罵人,我都不敢回一句。
還好附近的姐姐們過來幫忙。鄧姐離得近,趕緊過來,把芳姐的手一挽,趕緊往自己店里拉,“孩子還小,我們以前也是這樣過來的呀?!?p> 芳姐那個嗓門依舊強大,“這是規(guī)矩,收錢和沒有收錢就應該是兩個態(tài)度,你不擺好態(tài)度,亂了市場的規(guī)矩,遲早一天你們也會指著我的鼻子罵的?!?p> 眾多姐姐也紛紛圍過來安慰我,“芳姐就這么個人,刀子嘴豆腐心。小藝,你別往心里去。”、“其實多簡單的一個事,你收了錢的,用筆劃一下,沒有收的,就不管他?!?..
那顆即將破碎的心,忽然找到了一絲溫暖,卻更加忍不住了,我嚎啕大哭。
最終,不知道是哪位姐姐的言語觸動到了芳姐,又或是芳姐放過一馬,我還是留了下來。只不過,不再做前臺招聘崗,而是去工廠駐場。
初次見她時,染了一頭黃頭發(fā),上身半截短袖,下身破洞牛仔褲,食指與中指之間還夾著一根煙。
她先開口的,冷冷地說道,“嘿,新來的?”
【嗯,芳姐讓過來的】怕她以為我是新來的求職者,我還特意補了一句,【我之前聽她說起過你】
她依舊是冷冷地,“你哪里人來著?聽口音不像是東北的?!?p> 【荊州人來著】
忽然,她換了語氣,陰陽怪氣的,“喲呵,和廠里的人資主管一個地方的,關系戶?”
【不認識...】
她吸一口煙,走過來吐在我臉上,“上鋪歸你,下鋪不許動?!?p> 我環(huán)視四周,不大的宿舍里分明也擺放了兩個上下鋪。另一個下鋪亂糟糟地鋪著涼席,枕頭被揉捏成了團狀。而那個上鋪,更是亂的一言難盡,衣服、鞋襪、蚊帳等等,全部亂放在一起。
我占了理,明顯聲音大了許多,【你不是占了一個上下鋪了嗎?】
“你的下鋪,是我的臨時工位。我要記借支,錄考勤。不爽的話,你可以睡地板。”
畢竟是新來的,只能按照她說的辦。
她拖鞋都懶得拖,歪回自己的床上,自言自語著,“不過,你放心,過兩天這屋就歸你了。”
夜里,下鋪是空蕩蕩的,我躺在上鋪后,整個床鋪是一個頭重腳輕的狀態(tài),稍微一動,整個床鋪就會發(fā)出咯吱咯吱的慘叫。
而她繼續(xù)歪在床上,看著翻蓋手機。那個時候,微信也剛剛興起,接受到回復后,會發(fā)出“噔噔~噔”的聲音。
【誒~有什么事情,可以明天再聊啊,你這吵得人睡不著覺】
“員工這個時候,才下班,人家發(fā)的消息,你不回???”她竟然還點了一根煙,“駐場和招聘是兩回事,你們送來人就完事了,我們可要24小時關注員工的吃喝拉撒。”
【行吧,你早點休息,經(jīng)常熬夜對皮膚不好】
煙霧是會向上走的,不通風的小房間里,又讓我想起了長途大巴車。只不過這次更糟,耳邊還是“滴滴”加上“吱呀”的二重奏。
第二日,我自然不會給她好果子吃,從“入離職記錄表”、“借支表”、“工資核算表”挨個查。
【你看看這個人身份證號碼怎么少了一位?】
【這個人的家庭地址也是簡寫,更何況梅州不是福建的,應該是廣東梅州】
【而這一整頁,都沒有填寫應急聯(lián)系人,這要是給勞動局看見,又有好戲了...】
她剛開始還能配合,從厚厚一塌“用工協(xié)議”里面找一下,后來也是煩得不行了,皺起了眉毛,“這個還沒有來得及補,你先看借支和工資”。
總算抓住了她的軟肋,那我還不借機挫挫她的銳氣,【借支可就不能這么糊涂了,要是出了虧空,可就涉嫌侵占公款了】
她仍舊一副死鴨子嘴硬的態(tài)度,很不耐煩丟下一句,就走了“對吧對吧,借支存在跨月在工資里反映的情況,你慢慢對~”
的確,她這最后的倔強還是有點難纏的。如她所說,很多工人手頭不寬裕,三天兩頭地跑工廠去預支工資。工廠人事那是不勝其擾,索性來了個順水推舟,不光招聘不干了,連算工資和發(fā)工資都懶得管了,一口氣全部甩給勞務公司。
勞務公司卻當成了香餑餑,他們把預支工資巧妙地當成了一種福利,一種區(qū)別于競爭對手的優(yōu)勢。就這樣,各種變種層出不窮。
1.0版本:上滿半個月,可以預支30%的工資;
2.0版本:上滿一周,可以預支300元工資;
3.0版本:從第四天開始,每天下班發(fā)100元現(xiàn)金;
變種:七天一結(jié)工資,三天一結(jié)工資。
而另一方面,勞務公司與求職者的裂痕也慢慢產(chǎn)生了。勞務公司背上了預發(fā)工資的資金風險和成本,工廠那邊又不想增加成本。面對一成不變地“按月按人頭”拿管理費的模式,勞務公司只能從求職者的時薪下手了。
求職者看著那一天比一天低的工價,自然要罵中介黑心。勞務公司也覺得求職者拿了他們的錢,這些錢的資金成本必須由求職者承擔。
面對這最后的倔強,她肯定沒有想到我也是個狠人,我從文具店里面買來了七彩的鉛筆,挨個把名字涂色,分別標注在工資表和借支表上,然后一人一檔抄寫在第三張“核銷表”上。那天在三信的餐廳外面,借著它那昏黃的燈光,也不知道被廣東的蚊子吸了多少血,一直到了繁星滿天,才搞定了半年的賬目。
現(xiàn)在想想,要是擱現(xiàn)在的話,大家都是同行,離開了這家公司,遲早有一天還是會在人力市場碰到的,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當時自己還真的是有些得理不饒人了,現(xiàn)在回憶起那段往事,還蠻想知道她當時是個什么心態(tài)的。她應該恨透了我吧,會覺得我腦子里是一根筋,是個神經(jīng)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