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從泥濘到花開:鄉(xiāng)村女性的覺醒

從泥濘到花開:鄉(xiāng)村女性的覺醒

穩(wěn)鴿 著

  • 短篇

    類型
  • 2025-02-04上架
  • 9361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第一章 80年代鄉(xiāng)村學生實錄

  八十年代末,我們村里從小一起玩的朋友,年歲幾乎都是在十一、二歲的這批小孩才踏入校園。

  那年我也才十歲,在九月初,父母就帶著我到街上買筆、橡皮檫及書包等學習用品,當時我開心極了,心想終于盼到這一天了,期間他們還領著我去學校報名交費并領取課本,事后一家人才高高興興回家,因為明天一早才正式開學。

  第二天天還沒亮,我早早起床做好飯菜,記得那天天氣很涼,媽媽昨天割稻谷太累了,我就沒有驚動她,是跟著哥哥姐姐們?nèi)サ膶W校。

  一路走進學校操場,已經(jīng)有老師在安排學生集合站隊了,我被哥姐帶到所在班級沒多久,校長也出現(xiàn)了并站在大家正前方那塊高高的石階上,他背后不遠的鐵欄上高高掛著一張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停頓會,看著場下的老師同學們他用嘹亮中氣的聲音喊道:“同學們,老師們,早上好!在此,歡迎新的同學們來到我們的學校,希望今后同學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說罷,我隨眾一起鼓了掌,拍得手掌通紅以彰顯自身的激動,然后沒多久老師就帶領大家回到各自的班級中,我來到教室立馬找了個靠前的位置,因為這樣更方便以后聽老師講課,這是我昨晚向哥姐們打聽后的準備之一。

  想著,望著臺上的黑色石板,身軀坐得筆直,我,終于也能上學。

  ……

  在80年代的鄉(xiāng)村,我們這群孩子對學習毫無概念,既沒有遠大的理想,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卻個個都是熱愛勞動的“生活實踐家”。

  父母大多沒上過學,既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也不明白文化知識的重要性。

  村里的哥哥姐姐們,有的小學畢業(yè),有的初中沒念完就匆匆外出打工。我們耳濡目染,自然也對學習漠不關(guān)心,只想著多認幾個字,出門不至于迷路就行。至于學知識、學技能?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我們天真爛漫,只盼著快快長大,出去闖蕩一番,好為家里添置些生活用品。

  那時的生活與現(xiàn)在截然不同。沒有手機,沒有頓頓魚肉的日子,更沒有每周幾十塊的零花錢。放學后,除了完成作業(yè),剩下的時間全交給了玩耍和勞動。

  中午,我們跳繩、抓石子、單腳跳格子;下午放學后,兄弟姐妹們分工合作,有的打水,有的煮飯,有的去菜地割豬菜。周末也不輕松,大家跟著父母下地干活,像一支訓練有素的球隊,父母則是我們的“教練”,手把手教我們?nèi)绾尾逖?、種甘蔗。

  春天,我們卷起褲腿,光著腳丫,在陽光明媚的水田里插秧;夏天,我們壘起土溝,種下甘蔗苗。一年又一年,我們期待著秋天金黃的稻谷和山坡上筆直翠綠的甘蔗。冬天,甘蔗依然挺立,仿佛大自然的饋贈,流淌著甜蜜的蔗糖和家人的歡聲笑語。

  那時的生活雖然簡單,卻充滿了勞動的樂趣和親情的溫暖。如今回想起來,那段日子雖然無知,卻無比真實,像一幅色彩斑斕的鄉(xiāng)村畫卷,永遠定格在記憶深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