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那頭是BJ
長嬰
上世紀七十年代九月下旬,下半夜,連部訓練場中心,旗桿中央上的喇叭,就響起了緊急集合號聲,一個個睡得迷迷糊糊的新兵們,緊急爬起床,還來不及整理,就穿戴整齊,快速趕往連部食堂大廳集合。
明天就是十一國慶節(jié)了,訓練了幾個月的新兵們,為了慶祝十一國慶節(jié),和對新兵們的授槍儀式,食堂大廳已經掛滿了彩旗,好一派節(jié)日氣氛。
連長站在食堂大廳前臺大紅標語下,簡單地作了今天晚上緊急集合,和有特別任務的說明。
連長說:“昨晚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要求我們連,今天派出兩個排的戰(zhàn)士,進入天山二百多公里深處,一個叫做菊花臺的峽谷底,去埋設兄弟部隊剩下的一百多米的電纜,因時間緊,路途遠,必須提早行動,讓大家辛苦了?!?p> 然后,連長又補充說:
“你們雖然是新兵,但通過幾個月的部隊教育、學習、訓練,已經是一名合格的軍人了,為提高警惕,保衛(wèi)祖國,你們已經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現在是黨和國家檢驗我們的時候了,今天的任務是關系到我國國防建設的大事,作為一名軍人,上級的命令,理解的要執(zhí)行,不理解的也要執(zhí)行。
大家抓緊時間吃早飯,由一排和二排長,帶領各排各班部隊前往,由于中午要在山里吃一頓午飯,炊事班派出準備好了的幾名炊事兵,帶上炊具和食物也一同前往目的地?!?p> 凌晨4點不到,食堂就開飯了。
炊事班將要帶到山里去的食物早已經裝車完畢。
我們兩個排一共六十多人,快速吃完早飯,分乘兩輛由營部派來的敞篷軍車,各自帶上鐵鍬上車。
天還沒有亮,車就向天山二百多公里深處出發(fā)了。
天山北麓以外,秋意隆隆,處處都是片片金黃,道路兩旁的瓜果,飄來陣陣清香。
軍車路過村旁盛開金黃色的菊花花圃,朵朵都張開笑臉,列隊歡送戰(zhàn)士們遠去。
然而,天山深處,不像山外天高云淡,秋高氣爽。
雖然才是九月下旬,但進入天山,氣溫已經降至零下了,嗖嗖的西北風,刮得天山雪松,陣陣怒吼。
天山上特有雄鷹,乘著風,拍打著翅膀,在我們頭頂上盤旋,它似乎在提醒戰(zhàn)士們,注意保暖,山里冷得很。
飄落的雪花,拍打在戰(zhàn)友們的臉上都睜不開眼睛,盡管穿著軍大衣,但人人身上還是感到陣陣生冷,寒意逼人。
經過幾個小時的山路急行,翻過冰達板,我們終于到了菊花臺的峽谷底。
下車一看,兩條黑色碗口粗的電纜,靜靜地躺在一人多深、半人寬,裸露在溝底里,它橫貫天山,蜿蜿蜒蜒向天山以外伸去。
這兩條電纜,是從邊防直通往BJ的戰(zhàn)備軍用通訊電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這一百多米的電纜溝,一個連的戰(zhàn)士,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埋完。
可是兄弟部隊,為什么不埋完,就走了呢?是他們另有緊急任務還是?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只是一個警衛(wèi)連,又是一眾新兵。
然而,作為軍人,不管是什么兵種,服從上級命令,是軍人的天職,去完成戰(zhàn)備任務,是軍人的使命和責任。
電纜溝,七、八十厘米寬,一米八深,站在電纜溝峽谷底,抬頭望去,離山峰頂,看樣子也有一千多米高吧。
兩條碗口粗的黑色電纜,已經鋪設好了,靜靜地躺在溝底,只要將兩邊挖出來的溝土,用鐵銑把它推入電纜溝,把整個電纜埋上,再把溝填平,然后戰(zhàn)士們手拉手排上隊,把虛土踩平、踏結實,就算是完成了任務。
因為中午回不去,就要在山里吃午飯,因此,炊事班幾名炊事兵,帶上準備好了的半成品和軍用罐頭,他們又找了一個斜坡,迅速挖好能放行軍鍋燒飯的灶臺,架上鍋,就地折取山里的死樹枝子,開始燒火煮米做飯了。
在兩名排長的指揮下,氣溫雖然是在零下好幾度,但是個個戰(zhàn)士甩開軍大衣,還是干得汗流浹背,大約下午三點多鐘,飯已經做好了,電纜溝也基本埋完,剩下的是待吃完午飯,把電纜溝上的虛土踏實就算完滿收官了。
這次我們兩個排去執(zhí)行這項特別重要的施工任務,連領導為了檢驗我們這批新兵,決定,連領導們不參加,只選派兩名排長帶隊,和各位班長一起,指揮新戰(zhàn)士們,去單獨完成這項國防戰(zhàn)備施工任務。
一百多米長的電纜溝,六十多個人,每人只有埋兩米多的任務,雖然任務不重,但排長還是號召大家,抓緊時間,天氣不等人,爭取在午飯前,把電纜溝埋完再吃飯。
結果,大家齊心協力,只用了三、四個小時,就將全部的電纜溝埋好了,并踏結實了電纜溝上的虛土。
經過排長、班長們的檢查,和對前面埋的電纜溝對比,在質量上的確沒有問題,這就放下了心。
完工了,開飯了,炊事兵們,將飯菜送到各班圍坐的地域,大家興高采烈,戰(zhàn)士們邊吃、邊笑、邊唱、邊議論此地。
然而,在這樣艱苦環(huán)境下的電纜溝,那時也沒機械作業(yè),不知道兄弟部隊是怎樣挖出來的,何等的艱苦?。慷覀兟襁@點電纜溝又算得了什么呢?
午飯完畢,排長通知大家,開始向車上裝載施工工具和鍋碗瓢勺等,準備向山外出發(fā)。
此時是:九月二九日下午五時許,山里又開始起風了,風中夾著比我們來時更大的雪花,山鷹也不見了,只聽到山上被風刮得陣陣松濤的怒吼,和崖下川急的水流聲。
天山深處,因山高谷深樹多,天黑的也特別早,此時還不到下午五點半鐘,再加上漫天的雪花,空中變得朦朦朧朧,二十幾米開外,后面的車就見不到前面車的影子了。
天山溝谷底比較深,軍車先要爬上山梁,翻過天山的冰達板,迂回幾十個彎和懸崖峭壁,才能出山。
因為有一輛車要裝鐵鍬工具及鍋碗等,所以這輛車只能坐上少部分人,要有一名排長在后車壓陣,排長就坐在后車駕駛室里。
另外一輛車就必須要裝載四十多個人才能行,為了安全起見,人多的車必須走在前面,讓后面的車隨時監(jiān)視著前面車和車上人的安全等。
因為人多坐不下,前車的戰(zhàn)士們只能穿著大衣站著,由于下雪刮風,大家只好背向車頭,面向后車。
軍車下山,不知拐了多少個彎,爬了多少個山梁,翻越過多少個冰達板。
因為下雪,下山路滑,前面的軍車已經拐到了一個山嘴,剛要轉彎,站在前車上的戰(zhàn)士,只聽到后車轟隆一聲,連人帶車就四腳朝天,車翻下兩米多深斜坡,車就直接滾進左側川急的水溝里。
冰冷的天山雪水,將車里二十幾名戰(zhàn)士及所有的埋設工具和炊事班的鍋碗全部扣在車下,壓在所有戰(zhàn)士身上,把大家扣在下面的冰冷的水溝里,大家亂蹬亂叫,一時間車里亂作一團。
因為車是倒扣著的,車廂板剛好扣在水溝兩岸,中間沒有空隙,想向外爬沒有出口。
有一名安徽新戰(zhàn)士的頭露出車箱幫子外,他的頸部剛好掐在車廂幫板中間,他的頸部離車廂板子邊緣只有十幾公分,很幸運,他左側肩膀旁邊剛好有一個大石頭頂著車廂板和車里備用的氣油桶,不然,他的頸部就會被車箱幫子切斷,嘿嘿,那會他這條小命也就玩完了呢。
走在前面的一輛車,因為人多,站著面向后,前車即將拐彎,在風雪中,隱隱約約有人就發(fā)現,大叫,后面車翻了,待大家還沒有緩過神來,有人立即敲響車駕駛室頂,讓司機趕快停車。
車剛一停下,大家紛紛跳車下來,不顧風雪路滑,緊急跑向后車。
當前車的人趕到,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只見倒扣的軍車四腳朝天,四個車輪子還在空中旋轉著呢,就連駕駛室里的司機也不見了,一車人呢?大家緊張的心感到要跳出來了,也感到呼吸壓迫。
然而,只聽到倒扣下的車里面的水流聲,和腳蹬鍋碗和鐵鍬的聲音,還有一名戰(zhàn)士的身體在車廂內,可頭在車廂板外面,由于都是新兵,大家從未經歷過如此事件,怎么辦,這時,只聽到前車的排長,大喊一聲,“趕快抬車!”
大家不顧溝水湍急,迅速脫下大衣,不顧一切沖向半人深的冰冷水溝里抬車救人。
此時,大家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力量,一口氣就將車身側翻過來,只見二十多人全部被工具、餐具,和車上自帶的兩個備用氣油桶壓在冰冷的水溝里,當大家把人全部拉上岸,所有的人全身上下都成了落湯雞。
而每個人的大衣都濕透了,只好脫下大衣,把水扭干,再眾人拾柴燒火烘烤衣服。
一名被車廂幫子卡著脖頸的戰(zhàn)士,由于行軍鍋邊的壓力,將他的左側臉部劃開一個三、四厘米長,一厘米左右深的口子。
此時,他臉上的傷口并沒有見到出血,但只看到整個人的臉色,如同一張白紙,像地上的積雪,雪白得滲人,看到讓人害怕,他這也可能是被嚇的,連血都不敢出來呢。
隨行的衛(wèi)生員趕快撒開急救包,為防止出血,將他整個臉部、頭部纏得嚴嚴實實,頭部圓圓的,只露出兩只眼睛和鼻孔,看上去活像個山里樹上倒掛的一個大蜂窩呢。
然后,大家又齊心協力,將駕駛室撬開,救出駕駛員和坐在駕駛室里的二排長。
在整個救援、收拾烤衣服過程中,搞了近三個多小時才偃旗息鼓。
此次事件,除了一名戰(zhàn)士臉部受傷外,其余全部六十多名戰(zhàn)士,除了全身濕透了,凍得全身發(fā)抖外,全都安全無恙,真是驚心動魄啊!
這次翻車,在沒有連領導的情況下,全靠排長和班長們的指揮和安排自救成功的。
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啊!
然而,六十多名戰(zhàn)士,要趕回連隊,天黑路滑,還有一百多公里的危險山路要走呢。
但只有一輛車,怎么辦,排長們決定,不能落下一名戰(zhàn)士,放棄那輛翻了的車和所有的工具等,大家都擠在前一輛車上,緩慢小心前行。
由于駕駛員的心理緊張,車上裝載了這么多的人,一時間不敢開車,在大家的鼓勵下,他才啟動車輛漫步前行。
到了凌晨兩三、四點多了,還沒有見到兩個排的人回來,十幾個小時了過去了,按理說,最晚也得到下午六、七點左右,戰(zhàn)士們就應該回來了??墒牵?p> 這時,連領導預感到大事不好,連長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如何是好。
然而,連里的領導也馬上意識到,早晨派出的兩個排的人,這么晚還沒有回來,一定是出了大事。
這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我國交通,通迅落后的那時,連里也沒有備用的車輛,也沒有無線電話可打。
怎么辦?
連領導只好緊急求助上級領導部門,要求派出車輛緊急趕往二百多公里外的天山里去查找,去查找兩個排的人,而且還是六十多名新兵呢。
上級領導一聽,也嚇出了一身冷汗,經過上級首長們緊急安排,派出兩輛軍車,和一個全副武裝老兵班,由首長們親自帶隊,沿路走了一百多公里,仍未見到要找的這些人。
車上的領導真是感到巨大的壓力,責任重于泰山?。∩ぷ友墼诿盎?,心急火燎,心急如焚,一般人是無法形容首長們此時的心情。
六十多名新兵啊,還有兩名排長,要是真的出了事,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那可是天大的事,怎么向上級領導交代,怎么向人民交代,怎么向這些新兵們的父母交代?
不行,繼續(xù)向前查找。
當車行駛到一百五十多公里時,在天山齊格爾冰達板腳下不遠的拐彎處,隱隱約約看見前面有車燈的燈光在晃動,像只烏龜在爬,也像是在原地打轉、時走時停。
找人部隊首長們的心,再一次提到了嗓子眼上來了,于是讓司機加速前行。
當首長們的車到達戰(zhàn)士們爬行前進的車前,抬頭望見眼前這一幕時,首長們個個頭皮發(fā)麻,感到一陣子頭暈,好是心痛。
只見一輛車上密密麻麻地擠著六十多名全身濕透了的戰(zhàn)士。
排長,班長和共產黨員們,站在車廂的外圍,保護著個個凍得瑟瑟發(fā)抖,站在中間的新戰(zhàn)士們。
使前來查找他們的首長們,感動得熱淚盈眶,紛紛舉手向車上的戰(zhàn)士們敬禮。
有的首長們激動得干脆哭出了聲。
是?。∫蝗簭奈措x開過父母的新兵們,為了守衛(wèi)邊疆,保衛(wèi)祖國,為了祖國的榮譽,不顧危險冒雪進深山!
這就是中國最可愛,最崇高,最崇敬的軍人們!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3-12-02/6bdf773bf6d868681faf2ede8284b1e0HR59qRY88Mk0cQ9.jpg)
長嬰
向中國最可愛的軍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