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如何走出“黑暗”
如何走出“黑暗”?如何走出自己內心的黑暗即負能量?
我發(fā)現(xiàn)有許多人走不出“黑暗”,或走不出自己內心的黑暗即負能量,包括我自己。
何謂“黑暗”?何為負能量?
我此處所說的“黑暗”,不是夜晚的黑暗,而是內心的黑暗。夜晚的黑暗是眼睛能夠看得見的,我們大家不會害怕,當然,夜晚的黑暗對于小孩子,他們還是會感到很怕。不過,也有一些壞人,他們做了虧心的事,他們因為良心不安,也會有害怕的感覺,因為他們害怕有人暗害他們。
這里,我主要闡述我們內心的黑暗。內心的黑暗主要指內心存在負面、消極的想法,一時間無法排除。我們知道近些年,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中比較嚴重的病人,會產(chǎn)生自殺的想法。據(jù)統(tǒng)計自殺的人群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較多。
心理疾病有哪些呢?焦慮癥、強迫癥、狂躁癥、軀體形式障礙、抑郁癥、躁郁癥、精神分裂癥、人格障礙等,這些病癥都屬于心理疾病。
精神分裂癥較為嚴重,患有精神分裂癥的病人表現(xiàn)為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他們的精神活動也不能很好地進行協(xié)調,有時會會出現(xiàn)幻覺、妄想、言語和行為紊亂、情感不協(xié)調等癥狀,已經(jīng)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患有人格障礙的病人也很難與人進行正常地溝通,人格障礙包括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分裂樣人格障礙、反社會性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等。人格障礙的病癥表現(xiàn)為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其人格在內容上、或整個人格方面出現(xiàn)異常,患者也會給他人帶來傷害和痛苦,也會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以上說了這么多的病癥,其主要原因是內心的負面情緒即走不出內心的黑暗造成。所以盡快走出我們內心的黑暗就凸現(xiàn)得十分重要了。
首先,要知道我們自己進入了內心的黑暗,即知道黑暗降臨。那么要如何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心產(chǎn)生了負面情緒,即黑暗降臨了呢?比如:一個自己比較在意的人,他突然說了我們自己不喜歡聽的話,我們聽了會認為他在打擊我,他開始嫌棄我們自己,他說我不夠優(yōu)秀等等,反正,就是他的話,使我們整個人都不爽了,我們自己好想發(fā)泄心中的負能量,可是,我們自己并不知道此時該怎么辦,他是我們自己比較在意的人,或他是我們自己不能打擊的人,這個人是我的上司。
這個時候我們自己就該警醒,我們自己要暗示自己:哦!這是我的黑夜,我的黑夜降臨了。
這個內心暗示非常必要。只有幾秒就可以??墒?,關鍵的這幾秒是很不容易產(chǎn)生。因為此時是我們心中負能量最大的時候,負能量巨大到讓我們自己無法正常呼吸。所以我們需要恢復正常的呼吸,所以這時候我們最好做幾次深呼吸,或盡快離開這地方......
其次,暗示自己“黑暗會過去!”
有些人認知不到這一點,他會一直不開心,他走不出黑暗的陰影,甚至他會繼續(xù)放大他的黑暗區(qū)域,讓自己在心中黑暗的區(qū)域越走越迷茫,越走越感覺害怕。許多患有心理疾病的病人就是這種狀態(tài),他們迷失在自己內心黑夜,不斷放大黑暗區(qū)域,自己嚇唬自己,在黑暗中任由負能量放大,嚴重的時候,無法繼續(xù)前行,甚至在負能量的驅使下,做出傷害自己和我們身邊的人……
如何做到不受別人影響,快速走出心中的黑暗呢?我們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入手:
一、認知層面
1、增強自我認知
了解自己的價值觀、興趣愛好,認真數(shù)算我們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當我們自己清楚地知道我們自己是誰,我們并不是一無是處,我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這時候,我們自己差不多已經(jīng)平靜下來。另外,我們盡量做好不受別人和外界的干擾的一切預備,堅信自己內心的信念。不斷排除他人的觀點和行為,并保持我們自己內心的沉穩(wěn)。
通過這樣不斷反思地練習,并參加與其他人群的正常交流,加深對我們自己的認積并肯定。
2、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
遇到問題時,我們自己不要急于接受他人的意見,而是要先分析問題,收集信息,從不同角度思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堅信自己能夠解決問題。
閱讀各種書籍、文章,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維方式,以便我們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問題。
二、情緒層面
1、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當別人的行為或言語引發(fā)我們自己的負面情緒時,我們自己要學會識別和控制我們的這些情緒。可以通過深呼吸、冥想、運動等方式來緩解情緒,避免被情緒左右,制造不必要的麻煩。
2、培養(yǎng)積極的心態(tài)
學會從挫折和困難中尋找積極的一面,增強自己的心理韌性。和心態(tài)積極向上的人談話,學習他們的看待人和事的方法。
3、保持內心的平靜
學會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保持內心的寧靜。我們可以通過獨處、聽音樂、欣賞自然風景等方式來放松自己,讓我們自己的心靈得到充分地滋養(yǎng)。
三、行為層面
1、設定明確的目標
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自己就會更加專注于自己的行動,而不會輕易被他人的意見干擾。
將我們的目標分解為具體的步驟,并制定可行的計劃,一步一步地朝著目標前進。
2、學會說“不”
當別人的要求與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或目標不符時,要勇敢地說“不”。不要害怕拒絕別人會影響關系,真正的朋友會理解我們自己的選擇。
3、遠離負面影響源
如果某些人總是給我們自己帶來負面影響,我們要盡量減少與他們的接觸。選擇與積極、正能量的人交往,他們會激勵我們成長。
四、社交層面
1、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
與尊重我們的人交朋友,他們會支持我們的選擇,而不是試圖改變我們。在與他人交往中,要保持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不要過分依賴他人的認可。
2、避免過度比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和優(yōu)勢,不要總是與別人比較。專注于自己的成長和進步,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五、學會獨處
要知道獨處是一個自我療傷、自我修復、自我提升的過程。獨處時把自己的內心放空,處于休息狀態(tài),讓大腦自己去找到那些不開心的事。然后,回顧那些不開心的事,查找哪些是自己的問題,哪些是別人的問題。別人的問題我們解決不了。但是自己的問題,我們可以自己解決。比如有一句話,我們自己沒有說對,那下次避免再說這樣類似的話,以免造成不開心和不愉快,讓別人產(chǎn)生誤解,甚至讓別人打擊我們自己。總之,自和提升以后,我們要想辦法補救過失。
或不想補救過去的人事,那我們就遠離那群人,以免后續(xù)再被他們傷害。
其實,許多人都不喜歡獨處,或者是他們沒有獨處的環(huán)境和空間。這樣,就有可能得不夠及時的治愈,他們就會繼續(xù)在黑暗中,帶著積穳的、越來越多的負面情緒艱難地前行,他們會越走越疲勞,越走越不開心,越走越迷失在內心的黑暗中,在別人的眼光中和看法中,甚至言語傷害中,無法健康和成功地前行……
這也就是為什么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和獨處的人越來越多的原因。不過,獨處的人如果能學會獨自療愈、獨自修復、獨自提升,讓自己越來越好,他們也有可能走出自己的黑暗,最后出人頭地,走向成功之路。所以,獨處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黑暗中越陷越深,無法走向光明之處。
總之,不受別人的影響需要從認知、情緒、行為和社交等多個方面努力。通過不斷地自我修復和自我提升,我們自己是可以增強大,堅定地走向成功之路的。
個人觀念,僅供參考,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