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唐風(fēng)錦瑟

第一三九章 十里長亭

唐風(fēng)錦瑟 甬城金雀 2491 2014-05-05 23:19:57

  幾日后,洛陽城外,十里長亭處,冰雪消融,寒意沁骨。

  晨光正好,三三兩兩的人群聚在亭中,為即將遠(yuǎn)行的人設(shè)宴敬酒,聊表寸心。

  注視著眼前清癯了許多的徐恕,王三娘只覺得心中難受的緊,滿肚子的話翻來覆去卻不知道從何說起,到了嘴邊的話語,只余下兩個含糊的字眼“保重”,她語帶哽咽之聲,眼圈微微泛紅。這是王三娘生平第一次即將目送一個熟悉無比的同伴遠(yuǎn)行,頗有些不知所措,總以為自己是在夢中。

  “不必難過,悲歡離合都是常情。”徐恕面色平靜,溫和的勸慰王三娘道,“以后要好好照顧自己,莫要哭鼻子,小心壞了眼睛,可就不美了?!?p>  聽他如此言說,王三娘越發(fā)難過了,用力的點了點頭,淚珠兒還是不爭氣的落了下來。

  “總是那么不聽話!”徐恕莫可奈何,自然的想伸手為王三娘抹淚,卻在中途停頓了片刻后,將手兒默默地藏在了袖中。

  王三娘自顧自的擦了把臉,水汪汪的大眼睛望著徐恕,問道:“你,還會回來么?”言語中是滿滿的不舍。這讓徐恕原本沉重的心情,稍稍好過了一些。

  “不知道?!毙焖u了搖頭,轉(zhuǎn)頭看向不遠(yuǎn)處與同僚親友們道別的徐有功,無聲的嘆了口氣,面現(xiàn)憂慮。

  徐有功終究逃過了一劫,這是眾人萬萬沒想到的。就在那日行刑之時,一騎快馬載著一位風(fēng)塵仆仆的內(nèi)侍趕到了刑臺,一聲大喝一道特赦旨意救了徐有功一命。想來武皇陛下終于還是被老臣們說服了。

  不過,基于‘皇帝從來都是對的’這一荒謬但卻為世人所默許的宗旨,徐有功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他被削除名籍,判處流刑,遠(yuǎn)流邊疆苦寒之地。至于他竭力辯護(hù)的龐氏案,為了顯示武皇陛下難得的仁慈,安慰一下無辜受累的徐有功,被告以厭勝圖謀不軌的龐氏終是免了死罪,與她那三個兒子一同被流放去了嶺南。至于龐氏的丈夫,潤州刺史竇孝諶,則做了降職處理,得了個羅州司馬的職位。

  因著徐有功年過五十,雖然身體還算硬朗,但畢竟折騰不起了。徐恕為了盡孝,便向州衙遞了辭呈,準(zhǔn)備陪同徐有功一同上路,打算在流放地親自照顧父親。

  “那芳儀……崔娘子她,怎么辦?”

  徐恕的至純至孝之舉感動了很多人。一時之間,他辭官陪父親流放的行為傳為了洛陽城一大佳話。但對此持保留意見,甚至是反對意見的,亦是大有人在。

  頭一個激烈反對的是徐有功,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為了一己私情放棄自己的職責(zé),他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他的衣缽繼續(xù)秉承他‘執(zhí)法平恕、守法公正’的理念,為官民百姓平反冤獄、伸張正義。但在老妻的支持下,徐恕此舉有了實施的可能,若不是老妻身體虛弱,她定也要陪著徐有功一道去邊疆的。

  第二個反對的自然是與徐家訂了婚約的崔家。尤其是崔芳儀,她顧不得什么深閨淑女的體面,親自跑來挽留徐恕。奈何他主意已定,沒有半點回心轉(zhuǎn)意的余地。

  “崔家已經(jīng)退婚了?!毙焖『唵蔚幕亓艘痪?,毫無半點惋惜之情。

  王三娘對崔芳儀驟然間產(chǎn)生了強(qiáng)烈的同情之感,她是那么的喜歡著阿恕,怎么可能同意毀了這樁婚事呢?“芳儀她定然不是自愿的,以她的性情,肯定要等著你回來的!”她不禁為崔芳儀辯白了幾句。

  “我倒希望她忘了我?!毙焖〉?,“我此去,不知?dú)w期,何必累得她白白浪費(fèi)了大好年華?你若見到她,替我勸勸她,莫要辜負(fù)了這青春韶光!”

  王三娘垂眸,心中不知是何滋味。她也是不希望徐恕離開的,畢竟這山高水遠(yuǎn)的,也不知會有怎樣的危險,她不想聽到關(guān)于他的阿恕任何不好的消息,一點也不想。至于崔芳儀,她定然不想再看到她了,更別說是勸慰了。但她還是勉強(qiáng)的點了點頭,此時此刻,她不想違拗徐恕的任何要求。

  “你就是鄭瑞吧?”

  徐有功從長亭的一端走了過來,他身上還穿著囚服,不過那些押解他的差役們在眾人的打點下,總算是保留了徐有功一定的自由度和體面。他見天色不早,正打算喚徐恕啟程,卻見王三娘、鄭瑞等人與徐恕作別,便走了過來。鄭瑞的大名,徐有功也是有所耳聞的,除了外邊的傳聞,還有通過徐恕了解到的有關(guān)鄭瑞的身世。

  “果然和傳聞中一般,一表人才!”

  “徐御使謬贊,小子不敢當(dāng)!”鄭瑞恭敬的與徐有功行了一禮。

  “戴罪之身,何來御使之稱,與三娘一道,喚聲伯父就是了!”徐有功面帶笑容道。看他的神情作派絲毫沒有將流放這事看在眼里,仿佛是普通的遠(yuǎn)游一般。

  對徐有功的好心態(tài),鄭瑞深表敬佩,他從善如流的喚了一聲“伯父”。

  徐有功聞言撫須而笑,他對鄭瑞語重心長道:“思正與我說了你的事情……你這孩子行事的確有些江湖習(xí)氣,這個得改。如今你已有了官身,切不可再如此行事。需記得,凡事皆有法度!為官者,不可不以此為鑒!”

  鄭瑞點頭應(yīng)諾,心中卻大不以為然。若當(dāng)真‘凡事皆有法度’,您老怎會因護(hù)法而被發(fā)落呢?這世道像您老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大多數(shù)人還是尊行“成王敗寇”的強(qiáng)權(quán)理論。便如此次朝廷判處您老流放,就沒有尊重過所謂的“法度”,不過是代表強(qiáng)權(quán)的武皇陛下的意志罷了!

  徐有功哪里看不出鄭瑞是面服心不服,他無奈苦笑道:“徐某人落得如今這般田地,某這番言論,確實沒有什么說服力。但徐某人始終堅信,這世道唯有人人護(hù)法、守法、依法行事,方能真正太平。否則,我們與那叢林里弱肉強(qiáng)食的禽獸們有何區(qū)別?”

  這番話很是發(fā)人深省,這也許就是徐有功始終能秉持法度行事的精神指向吧!可這世道,言其本質(zhì)可不就是弱肉強(qiáng)食嗎?朝代更迭,成王敗寇,自古如此。太平二字,是何等的遙不可及!鄭瑞等人感佩徐有功之大義的同時,也對這現(xiàn)實感到了深深的無奈。

  日頭已至中天,押解徐有功的差役們開始不耐煩了,催促著徐有功趕快啟程,免得耽誤了投宿。

  徐恕趕忙喚來了自家的馬車,攙著徐有功入內(nèi)——這一待遇還是塞了那班差役不少錢糧才換來的,否則可就得頂著寒風(fēng)徒步遠(yuǎn)行了,這樣的行走強(qiáng)度,年邁的徐有功可承受不住。

  一切安排妥當(dāng)后,徐恕與鄭瑞、王三娘等人作揖道別。

  “路途艱難,多加保重!”鄭瑞鄭重的與徐恕作揖,并將一偌大的包裹遞給了徐恕身旁的家仆?!斑@是我與錦兒的一份心意,可不能推辭!”

  徐恕猶豫片刻,點頭示意家奴收下了,望了一眼立在一旁依依不舍的王三娘,他與鄭瑞道:“聽我父親一言,多為錦兒想想,切莫再莽撞行事了。你定要好好待她……徐某先行一步,大家各自保重!”

  “保重!”眾人拱手作別。

  一聲保重后,便是隔著千山萬水的距離,不知何時再見,亦或是再也不見。

  轔轔的車轱轆聲漸漸遠(yuǎn)去。

  難得的暖陽普照,卻化不開那份離別的悲涼。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