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風(fēng)雨

第十八章 離 別 出 發(fā)

明末風(fēng)雨 清泉2010南京 4243 2014-06-12 08:13:46

    第十八章離別出發(fā)

  李鴻星吃過晚飯后,就讓親兵把眾人都請到帥帳內(nèi)聚集議事。這次不僅將丘健、張海、劉志剛、劉志勇、陳虎他們都聚集起來,而且把陳虎的父親、做車的工匠高旺、做火槍的工匠周通,也都一同請過來議事。

  李鴻星坐在大長桌的上首,緩慢的喝著茶水,看看人都已齊了,先輕咳了一聲,然后朗聲言道:“今日周大民已經(jīng)先行離開南下了,明日就輪到咱們也要出發(fā)南下了。今天晚上大家還要再辛苦一下了,最主要的就是丘健兄弟你這里了,今天晚上就先做好準(zhǔn)備了,糧草、物資什么的,該裝車的就先裝上車?yán)壓昧?,該整理的也就先整理好了,明天早早吃過早飯后,咱們就直接啟程出發(fā)了。丘健兄弟,你這里還有什么困難沒有呀?”

  丘健略微沉思了一下,緩聲言道:“我這里到?jīng)]有什么大問題,就是人手稍微有些緊張,畢竟裝車什么的也都算是重體力活,最好在能夠多叫些青壯來幫忙,這樣就不容易耽誤事了。”

  李鴻星聽后,略微想了下就清聲回道:“這個一會我讓操練的兵卒們,也過去幫忙裝車,盡量趕在睡前,將糧草車輛什么的都先裝好,不誤了明天的出發(fā)?!?p>  隨后李鴻星對著劉志剛輕聲笑著問道:“志剛兄弟,你那邊車輛還都改好和造好了嗎?”

  劉志剛聽聞,抬起頭,靦腆地笑了笑了,輕聲回道:“我那邊和高三叔都弄好,一共改造了六百余輛‘后三輪馬車’,另外還有近百輛二輪馬車和近七百輛獨輪車,一次就可以將近一萬三千石的糧草運走。絕不耽誤大家上路?!?p>  李鴻星聽到這里不由的大喜,高興的贊道:“這就太好了,周大民才運走了上萬石的糧草,咱們運的也不比他運的少了,真是辛苦劉志剛兄弟和高三叔了,在下在此謝過二位了?!?p>  劉志剛和高旺見狀,連忙稱是應(yīng)該的,不敢言謝。

  隨后,李鴻星又對陳虎的父親問道:“陳大伯,我前次拜托您老打造的鏟子,不知還打造好了沒有?”

  陳虎的父親瞇起眼睛笑著朗聲回道:“已經(jīng)打造了一千余把,都已經(jīng)送了過來?!?p>  “那就好,真是麻煩陳大伯了?!彪S后他又對著一旁陳虎吩咐道:“虎子,等明日一早,你就把這批鏟子,先發(fā)給營中軍士們,剩余的就送到丘健那里,讓他發(fā)給營中的青壯了。”陳虎聽到后點頭應(yīng)是。

  接著李鴻星又對張海詢問道:“張海兄弟,為兄準(zhǔn)備讓你為先行官,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知你意下如何?”

  張海聽到后,不由的大喜,這不就是‘先鋒官’嗎?戲臺上都老演了,除了營中主將外,就數(shù)這‘先鋒官’最威風(fēng)了。他高興的連忙站起身來,高聲應(yīng)道:“哈哈哈,多謝李大哥了,你就放心好了。”隨后他又學(xué)著戲文里面的樣子,一行禮,拉長聲音的喊道:“莫將得—令?!笨吹剿b腔作勢的樣子,眾人都哄笑不止。

  等眾人都笑夠了,李鴻星也笑著對劉志勇囑咐道:“志勇兄弟,為兄準(zhǔn)備讓你領(lǐng)隊騎兵,當(dāng)任后路,主要是提防后面可能出現(xiàn)的敵人,這個任務(wù)非常重大,還望志勇兄弟莫要推辭?!?p>  劉志勇覺的擔(dān)當(dāng)后軍,雖不如先鋒官威風(fēng),但他也知道,前方有周大民走在前面開路,前面的危險相對較小。但后面就不一樣了,隨時可能出現(xiàn)大批的敵人,責(zé)任重大。聞后他也站起身來,用手拍著胸脯,大聲應(yīng)道:“李大哥,您就放心吧,我一定看好后路的,絕不讓一個敵人通過?!?p>  李鴻星聽到這里,卻搖了搖頭:“志勇兄弟,讓你擔(dān)當(dāng)后路,可不是遇見敵人后,就與敵人廝殺的,你那百十號人,還不夠敵人塞牙縫的。主要就是要提前發(fā)現(xiàn)敵人,和監(jiān)視敵人動向了,有情況了就立即向大營通報了,到時我們在決定如何交戰(zhàn)了。這個你一定要弄清楚了?!?p>  劉志勇尷尬地笑了笑,又撓了撓頭,笑著小聲言道:“我知道了李大哥,你放心好了,一有情況,我立馬派人向您通報?!?p>  李鴻星笑著點了點頭,隨后又沉思了一下,覺的暫時沒有什么事情了,就問向大家:“諸位還有何事,還需交代和商議的否?”

  這時丘健先遲疑了一下,隨后還是開口言道:“李大哥,您讓我掌管軍法,可現(xiàn)在軍卒大都不識字,目前時間甚短,難以約束,短期恐難奏效,不知可酌減一些軍令條約,以利管束,還望大哥明鑒?!?p>  李鴻星聽到這里,一想也是的。古代軍令條約甚多,不僅有十七禁令,五十四斬等具體規(guī)定,還有其他的一些條條框框,比后世三大紀(jì)律,八項注意要嚴(yán)多了,只是到了現(xiàn)在,軍戶、邊軍逃逸,軍令大都荒廢。再好的軍令,沒有人執(zhí)行,那還是白搭。另外不要說讓這些剛拿起刀槍,基本上都目不識丁的新兵們,去記住這些繁瑣的軍令條約了,就連他自己都不敢說通曉這些軍令條約。

  李鴻星先想了想,隨后緩聲言道:“丘健兄弟提出的問題很現(xiàn)實,連我等自己都不敢說,通曉這些軍令條約,更何況讓底下的兵士們,也一同遵守呢?以前的軍令條約還是要甄減整理一下,本著通俗易懂,簡單的原則重新頒布。新的軍令軍紀(jì)中要取消鞭打、貫耳(用箭矢穿刺違紀(jì)者的耳朵)等肉刑,改為關(guān)禁閉,或者是罰做苦役。上級對下級可以罵,但絕不能夠打。另外取消上級軍官的執(zhí)法權(quán),以后只有‘軍法處’才可以對違紀(jì)違規(guī)的將士實施處罰,其余任何人都沒有,對違規(guī)兵士處罰的權(quán)利。同樣將官違法違紀(jì)也由‘軍法處’處罰。另外除了祭祀外,營中也一律取消跪拜禮了,改用‘拱手禮’或者別的簡單的禮儀了?!?p>  李鴻星說到這里,停了下來,先喝了口茶,潤潤喉嚨,他又略想了一下,覺的后市的‘三大紀(jì)律,八項注意’還是很不錯,簡單易懂,更容易與百姓拉近關(guān)系,對以后的壯大還是很有好處的。

  他又笑著朗言道:“我這有幾條簡單的紀(jì)律和注意,你可以先執(zhí)行下去。簡稱‘三大紀(jì)律,八項注意’。三大紀(jì)律是: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八項注意是:說話要和氣,買賣要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婦女,不虐待俘虜。這三項紀(jì)律和八項注意是總的原則,后面丘健兄弟在補(bǔ)充些就可以了,到時弄好了再讓我看看就行了?!?p>  丘健聽到李鴻星的話后,也不由的大喜,欽佩地稱贊道:“還是李大哥有辦法,這簡單易懂的‘三大紀(jì)律、和八項注意’,比原來的十七禁令,五十四斬要容易記了。我回去就把您說的整理出來,到時弄好了我在拿給你過目一下?!?p>  李鴻星聞后點了點頭,接著又問了一下大家還有什么問題沒有,眾人聽后也都紛紛搖頭??吹綍簳r沒有什么事情了,就讓大家散了,各自準(zhǔn)備忙碌去了。

  次日一早,朝陽初現(xiàn),營地里面就人喊馬嘶,熱鬧異常,營地里面的人都在忙碌著,收拾著帳篷,打理著行裝,為離行前做著最后的準(zhǔn)備。

  李鴻星身穿齊腰鐵甲,頭戴六瓣鐵盔,身披一件黑色布氅,腰間掛了一口寶刀,身后挎著弓箭,身下騎著一匹烏騅馬,威風(fēng)凜凜地矗立在營門口旁,身旁一輛輛裝載著糧草物資的車輛,和人群正絡(luò)繹不絕的從他身旁駛過。在馬車的尾部還坐著些老弱婦孺。路過的人群還不時有人,向矗立在那的李鴻星拱手行禮,臉上也露出感激的神色。

  這一段時間里,流民營里面的眾人都感覺像在夢中一樣。以前是逃荒要飯,飽受冷漠,更是忍饑挨凍,朝不保夕,不知何時就成為路邊荒骨。

  自從李鴻星等人來后就不一樣了,營地也變干凈整潔了,人人也都有新衣可穿,眾人也有飽飯可吃,更是頓頓還有肉吃。這兩天更是一天吃四頓飯,而且隨時有骨頭湯,熱茶可喝,很多人這輩子都沒有過上這么好的日子,更害怕這里是夢中,唯恐再一睜眼,就回到從前那忍饑挨餓,朝不保夕的日子里面。

  這時丘健也騎在一匹白馬上,正對著李鴻星朗聲道別:“李大哥,那我這就先行一步了?!?p>  李鴻星對著他笑了笑,朗聲言道:“你先行一步了,路上要小心些,寧可走慢些,也不要出什么意外。路上就要你多費心了,萬一有什么事情了,可以立馬派人通報與我。”

  丘健點了點,隨后在馬上對他行了一禮,接著一帶馬頭,便飛奔而去。

  本來按照明朝大軍出行,還要舉行‘祃(音ma)儀’,以三牲祭拜天地四方神靈。明朝為此還專門在京師以及各地衛(wèi)所建立“旗纛(音dao)廟”,進(jìn)行日常祭祀。但熟知后世的李鴻星嫌麻煩,比較反感這種即繁瑣,又麻煩的作秀。在說了,那里供奉的都是吃著大明香火的神靈,怎么說也不能去保佑他,這個大明的反賊的,所以李鴻星就把這一套全否決了,眾人無奈下只好隨之了,早上收拾好后,就直接開拔出發(fā)了。

  張海作為先鋒官已經(jīng)提前,帶著他那隊騎兵出發(fā)了,李鴻星考慮到后方,出現(xiàn)敵軍的概率較大,所以,領(lǐng)著新兵們斷后,當(dāng)然在他后面還有劉志勇帶領(lǐng)騎兵,散布在最后面遠(yuǎn)遠(yuǎn)跟隨警戒。

  隨著車輛和人群都已經(jīng)離去,大營里面頓時空曠了起來,只剩下那些四面漏風(fēng)的糧倉還矗立在那里。這些糧倉他也沒有叫人拆掉,就留在那里了,說不定還能夠為些過路的旅人遮擋些風(fēng)雨。

  李鴻星又緩慢的掃看了下,四周的群山和流淌的清河水,這是他這一世從小生長的故土,無數(shù)的汗水鮮血,就灑落在這片黃土之中,父母的靈柩也就葬在這片青山之內(nèi)。此去一別,不知此生還能否有再次相逢之日?恐怕只能在夢中相聚了,正所謂‘一路征程風(fēng)萬里,故土只在云夢中’。

  李鴻星深呼了一口氣,隨后猛然回頭,大手一揮,用力的大聲吼道:“出發(fā)?!彪S后一揮馬鞭,絕塵而去。

  作者說明:

  古代軍中紀(jì)律和規(guī)矩也是很嚴(yán)格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wǎng)上搜一下‘十七禁令,五十四斬’就知道了。《紀(jì)效新書》和戚繼光的《練兵實紀(jì)》里面都有很詳細(xì)的講解。

  如戚繼光規(guī)定軍營中下級將士參見主將都必須“兩跪一揖”,非直接下屬參見則“一跪兩揖”。道路遇見直接上級必須下馬讓道,行拱手禮路迎。如果是非直接上級軍官,仍要下馬讓道立正候過。把總參見千總“兩揖一跪”,以下各級均如此。上級下達(dá)軍令下級必須跪接。并宣稱“軍中立草為標(biāo)”,必須向上級行禮。這些軍禮后來被清朝沿襲。

  比如明清律中的擅調(diào)官軍罪,不過處以充軍。原來的“乏軍興”,改為“失誤軍事”,處杖一百,造成失誤軍機(jī)的才處死刑?!皬能娬饔憽倍油龅?,初犯杖一百,再犯處絞。也有些更為詳細(xì),比如有“飛報軍情”的規(guī)定,失誤軍機(jī)的要處死刑。士兵在已平定地區(qū)擄掠的“皆斬”。官員將領(lǐng)“激變良民”,失陷城池的,處斬。

  明朝以訓(xùn)練精兵出名的戚繼光主張“詳責(zé)成”,所有的違犯軍法軍令的行為都要連坐軍官。管5人的,屬下1人有犯就要連坐;管20人以上的,屬下2人有犯就要連坐;管60人以上的,屬下6人有犯就要連坐;管百人以上,10人有犯必要連坐;管300人以上的,20人有犯,必定連坐;至管1萬人的,屬下500人有犯,就要連坐。每一單位的士兵都要連保,如有逃兵,一隊中“一半送監(jiān)”,其余一半進(jìn)行緝拿,都要革去“月糧”。1年未抓獲的,全隊發(fā)往邊防巡哨3年。本伍的士兵捆打后仍然服役,但在抓獲逃兵以前只能拿一半兵餉。對于士兵酗酒斗毆、破壞百姓田地廬舍,“貫耳游營”;**婦女、偷盜財物的,就要“軍法示眾”。同隊有士兵揭發(fā)的,全體不必連坐,如果無人揭發(fā),就要全隊連坐。這些都是他帶兵訓(xùn)練時擬定的制度,后來大多被清末的湘、淮軍繼承。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