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風(fēng)雨

第四十四章 和尚當(dāng)先生

明末風(fēng)雨 清泉2010南京 4266 2014-06-30 00:10:38

    將幾人都互相介紹完畢后,李鴻星對著云聰,緩聲問道:“此次,喚汝前來,只是想問問,道路規(guī)劃之情況,汝可與我等細細道來。”

  李驛丞聞后,先行站起身來,隨即從袖中取出一疊紙張,接著將折疊的紙張打開后,平鋪于桌案上,隨即興奮的用手,在地圖上點指、比劃著,并對幾人朗聲講解道:

  “大人請看,這就是平洛河之走勢流向。我欲從望賊關(guān)一段向北,沿平洛河北上修起,在路經(jīng)鐵籠山直抵犀牛江。另外一段也從望賊關(guān)修起,沿平洛河南下,經(jīng)長壩鎮(zhèn),在通向云臺鎮(zhèn),抵達七防關(guān)。最后一段則從望賊關(guān)西行,直通階州。此三段道路一旦修好,此地今后便可暢通無阻矣,還望大人明鑒?!?p>  李鴻星見狀,也站起身來仔細的觀瞧著地圖,并且在心里還對照著后世的一些信息,細細的比對著。在聽完李驛丞的講解后,李鴻星又默默的盤算、比較著。

  思量半響后,李鴻星才緩慢的言道:“此三條道路一旦修成,的確可使本地免于道路之苦,并能夠通行四方。只不過,這三條道路,要是同時開工修建的話,工程浩大,日期長久,吾也難恐獨立支撐呀,畢竟吾手中錢糧有限。”

  “大人,既然如此,也可以擇一段,先行修建了,以后在找機會,逐一修建了?!崩钤坡敳桓市牡慕ㄗh道。

  李鴻星點了點頭,“的確如此,吾也欲分段逐年修建了,力爭在三年之內(nèi),將此些道路都全部建成。”

  “多謝大人成全了?!崩钤坡斅牭嚼铠櫺浅兄Z,在三年之內(nèi),將這幾條道路都修建好,不由的喜出望外。

  “但是,這幾條道路的前期修建,還要有所改動?!崩铠櫺墙酉聛淼脑捳Z,卻使云聰頓時感到不安起來,他惶恐的連忙站起身來,想要有所分辨,但李鴻星卻沖到擺了擺手。隨即李鴻星用手,點指著案上的地圖,朗聲講解道:

  “從望賊關(guān)沿平洛河北上,將道路先修到團莊堡即可,鐵籠山一段先不要修建,以后有機會,可以沿平洛河一路北上,修建道路了,直通犀牛江,繞過鐵籠山了,以后還可以在犀牛江上再修建橋梁了?!?p>  李鴻星之所以不修建鐵籠山一段道路,是因為其后世,來鐵籠山游玩之際,曾聽聞,人言解放前國民黨政府,曾匯聚周圍幾縣,近十萬勞力,來修建鐵籠山這段道路,但最終的結(jié)果是,由于種種原因而沒有修建成。

  即使后世,此地的道路也是沿平洛河一路北上,一直修到犀牛江。而鐵籠山這段路也始終沒有修成。有此可見,鐵籠山這段路途修建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李鴻星可不想再去嘗試了,直接就選擇放棄,按后世的道路走向,直接沿河修建了。

  接著,李鴻星又繼續(xù)解釋道:“西行直通階州之路,先不急于修建,等來年,再去修建了?!?p>  這條直通州府的道路,雖然難行,但對李鴻星而言,又何嘗不是條‘保護帶’呢。在李鴻星自身還沒有扎下根基,壯大起來前,他還不想這么早,就與外界相通。要知道,一旦修好了與階州相通的道路,在李鴻星自身實力,還沒有強大起來,官府就可以沿此道路,迅速的出兵圍剿他,他可不想自尋死路的。

  “此外,沿平洛河,經(jīng)長壩鎮(zhèn)后,繼續(xù)南下了,過黑馬關(guān),一直修到燕子河,白云山那里。以后有機會了,還要繼續(xù)沿燕子河南下,修到‘陽壩’那里了。此外,連通云臺鎮(zhèn)的道路,也等待來年,再去考慮修建了?,F(xiàn)在緊要的是,一條道路修到團莊堡,另外一條道路要修到‘白云山’。道路修建的要求就是,至少可以并排通行兩輛馬車?!崩铠櫺窃诘貓D上用手點指,不斷的講解著。

  李云聰聽聞后,不由的有些摸不著頭腦,修一條道路到團莊堡,他還可以理解,但另一條道路,要修建到白云山,而且以后還要修到陽壩,他就不能理解了。他有些猶豫著,緩慢的輕聲問道:“大人,為何要將道路修到白云山?那里可只是一片荒地,了無人煙呀。”

  李鴻星則淡淡一笑:“正因為那里荒無人煙,才正好開荒屯田呀?!?p>  李云聰聽到如此解釋,也只能悶聲無語,隨即一想,反正大人言過,在三年之內(nèi),會將其余幾條道路修建好,現(xiàn)在還是老老實實的,聽從大人的吩咐了。隨后無奈的,默然無語坐在椅中。

  李鴻星想要修建道路到白云山,其所言要開荒建田,也是沒錯。白云山是何處?簡單來說,就是后世康縣政府和縣城的所在地。后世康縣縣政府是在1957,由岸門口鎮(zhèn)遷至到‘白云山’山腳下。當(dāng)時遷過來的時候,那里還是一片荒地,只有散住的居民幾百戶,隨后經(jīng)過幾十年的建設(shè),才形成現(xiàn)在的康縣縣城。

  后世的康縣縣城所在地,目前在明末還是一大片荒地,此處至少可以開墾出,上萬多畝的良田來。幾條河流匯聚流淌此地,水利灌溉也是比較方便的。

  最關(guān)鍵的是,此地不遠之處,就有煤礦、鐵礦、石灰?guī)r(位于現(xiàn)在的康縣孫家院附近),旁邊的燕子河水域盛產(chǎn)沙金。近百里外的陽壩更是一個大型銅礦所在,銅礦儲量在260萬噸。明朝正德五年,就在附近設(shè)置鑄錢所,鑄造銅錢(在現(xiàn)在的銅錢鄉(xiāng)),后因道路難行,物資成本過高,產(chǎn)不入出,最后也慢慢荒廢了下去。

  建立根基,無非是錢糧二字,此地可懇良田萬畝,又有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自是建立根據(jù)之所在的好地方了。只是后面的話,自當(dāng)不便對李驛丞細言了。

  隨后,李鴻星又對著略顯沉悶的李云聰,笑著輕聲言道:“道路修建之事,汝不必多慮,即按吾所言行事了。另外對于水利修建上,吾還有些別的要求,要與汝商議一下?!?p>  “大人有事,盡管吩咐好了?!崩铙A丞連忙恭聲回到。

  李鴻星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緩聲囑咐道:“此次興修水利,汝可多方留意,選擇合適河道,多修建些水利磨坊了,此舉可利百姓。另外,沿河一側(cè),也也可多修建些水車,用來澆灌田地了。此外,我準(zhǔn)備在驛站旁的平洛河岸邊,修建一條與河岸平行的百米河提,到時準(zhǔn)備安置水排,用來冶煉鋼鐵。以上諸事,你可以在細細謀劃些了。若有所需,你可與丘健和劉志剛相商了?!?p>  李驛丞聽聞后,連忙應(yīng)聲稱是:“此些事宜,倒也不難,下官自當(dāng)盡力為之。”

  李鴻星點了點頭,隨后李鴻星對著帳內(nèi)幾人,緩聲問道:“吾不僅要修建道路、興修水利,賑濟災(zāi)民,吾還打算修建學(xué)堂,以開民智,傳圣人之教誨。并且有意讓營中軍士、工匠、幼童們,也都能夠識字明理,只是需要上百名,傳業(yè)解惑之先生,不知你等可有良策,尋來百名授課之先生?”

  帳內(nèi)幾人,聽聞李鴻星欲建學(xué)堂,以開民智,都不由的連連點頭稱贊。但聽聞李鴻星需百名授業(yè)之先生,就都不由的緊皺起眉頭來了。

  李云聰忽見李鴻星,正滿臉期待的看著他,也只能無奈的輕言道:“大人,此地貧瘠,民智未開。周邊之所,民不過數(shù)萬,識字之人不過數(shù)百,有教徒授業(yè)之能力者,恐非不到數(shù)十人而已。大人想要尋覓百名授業(yè)之先生,恐怕只能去周圍府縣之地,才能夠?qū)ひ捜绱硕嗟南壬耍说貙嵲谑强蛛y覓得呀。”

  李鴻星聽聞后,也只能無奈苦笑。是呀,此地是一個連縣城都不是的偏僻之所,那里容易覓得如此多的先生呀。看來,也只能去周圍府縣之地,在尋覓和招攬一批了。只是到時,對方能否愿離鄉(xiāng)別井,來此荒涼之地,還不可知呀。

  這時,王主薄微皺雙眉,飛快的轉(zhuǎn)動著一雙小眼睛,突然,他靈機一動,想起一事。隨即,王主薄對著李云聰笑著輕聲問道:“李驛丞,不知此地周圍,可有何道觀、寺廟?”

  李云聰忽然被人問及,此地道觀、寺廟,不由覺的有些詫異,但還是恭聲對王主薄回道:

  “此地道觀少有,但寺廟還是眾多的。最有名的就是犀牛江畔的‘羅漢院’(今名犀牛寺,于1958年被拆毀),是本地最早的寺廟,建于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距此也有近七百年的歷史了。還有建于宋代的‘水洞寺’(在今大堡鎮(zhèn)水洞砭,于1958年被毀,僅存石橋,現(xiàn)為小學(xué)校)。此去西行數(shù)里,有一獨石山,建有一‘獨石寺’(即大蟒寺),也有數(shù)百年歷史。此外不遠處的‘明月山’上,還修建的有,建立于萬歷年間的‘明月寺’。另有鐵籠山那,還有一座‘楊廣寺’,也是遠近聞名。就近之處,就有這些比較有名的寺廟了,再有些,就有些路途偏遠了。大人閑暇之余,可以參拜游覽一番?!?p>  王主薄聽完李驛丞,對此地周圍寺廟的介紹后,對其先行道謝,隨后沖著李鴻星一拱手,輕聲笑著言道:“大人欲讓營中兵士,工匠們讀書識字,此事,吾之思量,即使尋覓來足夠的先生,也恐難行事。”

  “這是為何?”李鴻星不解的問道。

  王主薄苦笑了一下,“大人呀,有哪個讀書人愿意教授,兵卒和工匠們識字的呀。即使有人真的愿意教了,事后,也會被士林之人,罵死的呀,此后也難以在士林中立足了呀?!?p>  聽聞此言,李鴻星才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恨恨言道:“的確如此呀,是吾之失策了?!?p>  在古代,階級地位之間的劃分,是比較明確的,有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夠去做的。比如說,讀書人,就不能親自經(jīng)商,不能從事賤業(yè),不能去做與讀書人身份不相稱的事情。

  向教導(dǎo)兵士和工匠們讀書、識字,就是與其身份有所不符,自然會受到旁人非議的。(就即使在現(xiàn)代,如果有人知道,你所教授的學(xué)生是乞丐、小偷、流氓,自然也會遭人非議的。明代軍戶、匠戶的身份比乞丐、流氓也高不了多少)

  “既然如此,此事也恐難以行事否?”李鴻星不甘心的問道。

  讓兵卒和工匠們認識一些簡單的字,對李鴻星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兵卒們認識一些簡單的文字,才能夠更容易的領(lǐng)會上級的命令。也能夠總結(jié)每一次戰(zhàn)斗的得失,這樣才能夠快速的成長起來,而不是一直去當(dāng)一名小兵。李鴻星準(zhǔn)備將其,作為軍隊的基層軍官骨干來培養(yǎng),這樣才能夠為以后的,迅速擴軍做好準(zhǔn)備。

  而工匠們識字,則能夠快速的推進技術(shù)的發(fā)展,促使‘科學(xué)技術(shù)’的萌發(fā)。正是由于中國古代,絕大多數(shù)工匠的不識字,使的很多技術(shù)的傳承,只能夠言傳身授,而不能夠用文字記錄,和描述下來,更不能總結(jié)和記錄,其中的精髓和原理,而經(jīng)常由于種種原因,出現(xiàn)斷承,而這些都是不利于,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的。

  而培養(yǎng)幼童,則需漫長的時間,短則七八年,長則十幾年,幾十年后才能夠看到成果,對于李鴻星而言,短期之內(nèi)是看不到成效了。

  王主薄卻微微一笑,“大人,讀書人雖然不愿意去教,這些兵卒和工匠們,但是,還有識字之人呀。可以讓那些識字之人,去教授兵卒和工匠即可矣。”

  “識字之人?”李鴻星不解的問道。

  “大人呀,那些寺廟之中,參禪念佛之人,不都是識字之人呀,但其又非讀書之人呀?!蓖踔鞅≥p輕解釋道。

  帳中幾人聽后,這才都恍然大悟,才明白王主薄,剛才問及周圍寺廟之事。的確如此呀。和尚要參禪拜佛,當(dāng)然要識字呀,不然的話,怎么看佛經(jīng)呀。

  李鴻星也不由欣喜的,朗聲大笑起來:“是及,是及,和尚可不就是識字之人呀,但又非讀書之人矣,只是如此一來,以后軍營之內(nèi),就要出現(xiàn)不少‘和尚老師’了?!?p>  眾人聞后,一想到,此后一些吃齋念佛,光頭肥臉的大和尚,站于前面,教授底下專事殺人的兵卒們,識字的情形,也不由的哄笑起來。

  等大家都笑夠了,李鴻星隨即對著王主簿,連連稱謝道:“真是要多謝王先生了。若非先生之言,某還無計可施呢。絕不能輕怠了先生,定要重重有賞?!彪S后喚人取來五十兩銀子,賞賜與王主薄,另外還取來二十兩白銀,也一同賞賜給李云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