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謝良臣頗感為難,囁嚅著想再辨說兩句,可柳毅已不給他開口的機會,徑自接著說道:“宮人的輪換最好和陛下遴選嬪妃入宮同時進行??擅洛噙x入宮的嬪妃每人自帶三五名侍女以充實禁苑。其余雜役人等依成例裁汰換新即可。經(jīng)此三途,再徐徐輪換采選,不出一年,大明宮內(nèi)自然隱憂盡無?!?p> 皇帝覺得柳毅所說進人的辦法雖不如出人的穩(wěn)妥自然,但一時間確實也想不出有更好的辦法,便說道:“先生所說依朕看,大體可行。只是一來先帝新喪,二來后宮缺乏主持之人,選妃之事不宜速行,而肘腋之患不除,朕寢食難安,為之奈何?”
柳毅早料到皇帝會有此問,微微一笑,拱手答道:“事急從權,先帝在九泉之下,是會體諒陛下的難處的。再得,皇上選妃是為延續(xù)龍脈,自然不同普通人家婚嫁之事,更何況東宮嬪妃凋零,先帝生前多次提出為東宮選妃,都被陛下謝絕,臣以為皇上不必有此顧忌。至于主持選妃之人嘛,據(jù)臣所知,先帝嬪妃中現(xiàn)存身份最尊者唯有麗妃……”
謝良臣在旁連忙插話道:“柳先生有所不知。昨兒皇上旨意已下,貶穎王為江陵王,安置江陵州,食邑二百戶,其生母麗太妃去尊號,只稱太妃,遷居南內(nèi),她似乎不宜主持皇上選妃之事。”
皇帝也說道:“穎王自兩年前掛帥收復東京后,每每居功自傲,以至朕聽人密奏,說穎王平日里召集麾下眾將聚飲,席間曾不止一次地自詡為太宗再世,足可見其懷有不臣之心。他的諸種劣跡,朕登極之初,就有朝臣彈劾,現(xiàn)已經(jīng)有司查實,發(fā)落到江陵算是輕的了。麗妃本是南蠻林邑部落酋長之女,忝居妃位多年,除爭寵為兒子攬權外,無一德行善舉,朕姑且念在她多年侍奉先帝的情分上,不加懲處也就罷了,斷無資格主持為朕選妃之事。”
柳毅垂首不語,心想:當年自己退而歸隱山林之時,曾記得麗貴妃在先帝的一干嬪妃之中,最是安分守已,從不惹事生非,不想這數(shù)年不見,竟變得如此招皇帝嫌惡。
吳弼在一旁聽得許久,早已按捺不住,趁著這空當沖皇帝抱拳說道:“萬歲,臣聽得糊涂,本是在議禁軍調(diào)補之事,怎么扯到了為皇上選妃?依臣之見,李進忠李大人倒適合干這些個事,皇上不如將差使交給他,也省得他整日啰嗦起來沒完?!?p> 皇帝經(jīng)他這一說,指著柳毅笑道:“議軍務議到為朕選妃上來,先生真可謂辯士。晉國公久掌內(nèi)廷,由他主持選妃之事自無不可,只不過,現(xiàn)在朕更想聽聽先生對完備宮廷防務有何善策?”話說到此時,皇帝已大體清楚了柳毅的用意:消除了宮人作亂的隱患,李進忠組建擴充北衙禁軍的進言自然失了憑據(jù)??煞讲爬钸M忠南北衙分統(tǒng)禁軍,相互牽掣的一番話多多少少對皇帝產(chǎn)生了觸動,除了由李進忠親領禁軍一條之外,他倒是覺得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因此,也想聽聽柳毅的意見。
“陛下,臣也認為以陜州府軍補入羽林衛(wèi)不妥,”柳毅面向吳弼說道。
“莫若將陜州府軍就地改為京兆府軍,由京兆尹實際領之,用以維持京城附近治安;羽林衛(wèi)所缺員額由監(jiān)門軍補入,作為皇上對參與肅逆將士的獎賞,而監(jiān)門軍空出的人數(shù)由原京兆府軍填補,如此一來,各軍皆得其所,此為禁軍將士輪轉(zhuǎn)之法。
李兄所言南北衙分統(tǒng)禁軍,自無需臣贅言,陛下如欲行之則行之,如欲廢之則廢之,其中關鍵,一在于成軍規(guī)模,二在于統(tǒng)軍將佐,成軍規(guī)模陛下圣意獨斷,臣不敢妄言,唯統(tǒng)軍將佐,臣以為宜用品秩較低之人,北衙禁軍宿衛(wèi)內(nèi)廷,其責重于南衙所統(tǒng)諸衛(wèi),如統(tǒng)軍品秩與南衙諸衛(wèi)大將軍相埒,極易形成北軍獨大的局面,有違南北衙分統(tǒng)禁軍的初衷。
而如采臣之說,北軍將領品秩低而任重,南軍將領位尊而職輕,則南北軍相互制衡之勢已成,宮廷防務備矣?!?p> 他這番話說完,李進忠、吳弼皆心存不滿,但又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反駁他,只有皇帝聽了柳毅的話,覺得甚合已意,稱贊道:“好一個人員輪轉(zhuǎn)之法,南北制衡之勢。先生智計絲毫不遜于當年,朕得先生出山輔佐,如得一寶。目下裴百藥已奉旨離京擔任先帝山陵使,中書令一職出缺,不如……”
柳毅早已察覺一旁站著的李、吳二人皆面露不虞之色,見皇帝立時就要授職于自己,急忙跪倒說道:“臣離朝日久,無尺寸之功,積日之資勞,不宜驟居宰相之位,請陛下三思?!?p> 李進忠笑著勸道:“柳兄過謙了。朝野上下有誰不知當年的‘布衣宰相’,柳兄不做這個中書令,難道是要在下來做嗎?”
皇帝聽到這話,眉棱一抖,不待柳毅答話,立即說道:“先生擬任何官職,容后再議也無不可。今日議決清理宮務、完備宮中防務算是為延英議事開了個好頭,煩勞晉國公你來掌個總,把今日議及的諸事整理出個條陳來,待下次朝會交百官討論補充后即可施行。舅舅明日即令那二千補入羽林衛(wèi)的陜州府軍到京兆衙門找曾慶則報到。”
李進忠迎頭碰了一鼻子灰,心有不甘,想了想,又試探著問道:“皇上既責臣籌劃延英議事,還請陛下明示,今后何人可入這延英殿中參與其事?”
皇帝看著柳毅答道:“晉國公身上已擔著差事,此事就交由先生來辦,擬出個議事的章程來,待下回議決后著為令式。林樹已任中書侍郎,平日當差的地兒離此不遠,就由他來協(xié)助你。朕還想在此殿中歇息片刻,你們且退下吧?!?p> 李進忠從皇帝的話試探不出有價值的東西,咽了口唾沫,又盯了一眼來興兒,只得和柳、吳二人一起向皇上施禮告辭,退出了延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