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太極通神

第六十七章 太極尋道

太極通神 紅金 2737 2016-04-29 17:37:17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楊燦此時,恰在索上。

  天高路遠(yuǎn),希望渺茫。

  楊燦不管不顧,他要一路前行,直到山窮水盡,或是柳暗花明。

  寒風(fēng)越來越勁。

  只吹得繩索飄飄蕩蕩,帶著楊燦,不停地大繞圈子。

  這注定是一條艱難的路。

  楊燦用手緊緊地抓住繩索,太極的各種奧義,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無形無象,全身透空。

  楊燦此時,形體仿佛不存在,如一個氣團,空虛清凈。

  《道德經(jīng)》:“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p>  故修煉太極拳時,要“修無觀有”,“煉有歸無”,“有無相生”,“有生于無又歸于無”。

  《黃帝內(nèi)經(jīng)》:“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

  《易外別傳》:“內(nèi)煉之道,貴乎心虛,心虛則神凝,神凝則氣聚?!?p>  前世楊燦,多次進(jìn)入這個境界,此世楊燦則不能,需要這種特定的環(huán)境激發(fā)。

  應(yīng)物自然,西山懸磬。

  太極拳所講的應(yīng)物自然就是舍已從人,聽?wèi){自然。

  楊燦此刻就是這樣,任憑繩索千變?nèi)f化,他根本不用思索,只憑本身自然反應(yīng),就能夠如影隨形,緊緊依附。

  西山懸磬,要求虛領(lǐng)頂勁,脊豎頸直,中正安舒,氣沉丹田。

  無論身體是何種狀態(tài),這些要領(lǐng)始終不能丟,否則,就不能更好地保持平衡。

  虎吼猿鳴,泉清河靜。

  虎吼猿鳴,指的是坎離相濟,心腎相交,神氣相合,以神煉氣。

  楊燦此刻就是知白守黑,抱元守一,任虎氣上升,龍氣下降。

  心猿方寸機,三千功夫與天齊,自然有鼎烹龍虎,指的就是煉心。

  泉清河靜。

  當(dāng)自身寂然不動,萬慮俱滅之時,河海靜默,山岳藏?zé)?,日月停景,璇璣不行,八脈歸源,呼吸俱無,一心在于幽冥之中。

  翻江攪海,盡性立命。

  翻江攪海,到了這個境界,就能夠打通十二正經(jīng)和奇經(jīng)八脈,眼前的楊燦,可達(dá)不到這種境界。

  盡性立命。

  指的是性命雙修,神氣合一,到了這個境界,就回歸太極,近乎道了。

  路越走越難,天越來越寒。

  冥冥天空中。

  一點銀白,緩緩落下,灑落在楊燦身上,異常地輕柔。

  不會吧?

  楊燦瞪大了眼睛,如果真的有雪,來的太不是時候。

  果真有雪。

  開始只是一片片,越來越多,在風(fēng)中跳舞,如同來自天界的精靈。

  亂雪漸欲迷人眼。

  對于楊燦掌握平衡,增添了極大的難度,如果不是他對太極體會深刻,只怕一會都不能停留。

  繩索在寒雪中狂舞。

  楊燦不但要穩(wěn)住身子,還要覓路上升,難度可想而知。

  無時無刻。

  楊燦的身子不在動,不但隨著繩索動,而且他本身還要動。

  雪花落在楊燦身上,就被遠(yuǎn)遠(yuǎn)地彈開,這是一羽不能落的境界。

  如果不是楊燦淬體有成,氣血旺盛,只怕身子早就凍僵,那還能活動開手腳。

  風(fēng)雪嚴(yán)寒,盡情肆虐。

  楊燦身子越來越冷,越來越僵,連太極勁都使用不暢,雪花一點點沾在他身上,漸漸地變成一個雪人。

  “前面還有路嗎?”

  楊燦一聲嘆息,臉露迷茫神色,茫茫風(fēng)雪,如同沒有盡頭。

  迷茫神色,一現(xiàn)既隱,楊燦眼中閃爍著光芒,心中沸騰著熱血,一靈不泯,就要前行。

  閃轉(zhuǎn)騰挪,沾粘連隨。

  楊燦調(diào)用全身力量,將太極的各種手段,都使了出來。

  當(dāng)進(jìn)則進(jìn),當(dāng)停則停。

  楊燦頭腦在不停地計算,計算著勁力的方向和來源,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平衡,如何才能更好地向前閃進(jìn)。

  雪花在不停地落下。

  楊燦頂著風(fēng)雪,緩緩地前進(jìn),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雪花總有盡的時候,那時就是轉(zhuǎn)機。

  一路風(fēng)雪,一路前行。

  雪花真的盡了。

  感受到?jīng)]有雪花繼續(xù)飄下,楊燦心中充滿狂喜,他抖了抖近乎僵硬的手,舒展了一下疲倦至極的身子,神色中充滿自傲。

  歲暮風(fēng)動地,夜寒雪連天。

  楊燦這番,徹底認(rèn)清風(fēng)雪嚴(yán)寒的威力,沒有了那種圍爐煮酒的雅興。

  將身子依附在繩索上。

  楊燦開始休息,調(diào)整疲倦的身子,如果此時繼續(xù)前沖,只有死路一條。

  一路之上,千難萬險。

  楊燦憑著太極基礎(chǔ),憑著過人的毅力和勇氣,一一闖了過來。

  眼前出現(xiàn)了岔路。

  兩條繩索,一路斜向南,另一路斜向北,該何去何從?

  楊燦陷入了沉思。

  這顯然是一道測試,一條路真,一條路假,或是一條坦途,一條險途。

  楊燦用手搭在繩索上,利用太極聽勁的功夫,暗自點了點頭。

  “太極陰陽少人修,吞吐開合問剛?cè)帷U缡辗湃尉?,動靜變化何須愁。生克兩法隨著用,閃進(jìn)全在動中求。輕重虛實怎的是?重里現(xiàn)輕勿稍留?!?p>  楊燦沉思片刻,不由想起《陰陽訣》來。

  兩條繩索。

  一陰一陽,一動一靜,一剛一柔,一虛一實,一輕一重。

  楊燦賭了。

  他選擇實的那條繩索,向南靜止的那條,縱然柔軟,卻顯得極其沉重。

  最重要的依據(jù),來自楊燦的聽勁,沿著接觸點,一路攀緣而上。

  向南的這條路,聽上去是有根的,沒有根,就成了一條斷路,走不得。

  事實證明。

  楊燦走對了,他經(jīng)過一番長途跋涉,到了繩的終點處,抬頭向下看,是另一條繩索。

  果然是一條斷路,繩索的一頭,懸在虛空中,無法繼續(xù)前進(jìn)一步。

  看來這個世界上的高手,對于陰陽虛實,同樣是頗有研究,楊燦心中則自感嘆。

  呈現(xiàn)在楊燦面前的,是三條繩索,在風(fēng)中不停地擺動。

  三選一,無疑更難。

  楊燦沒有絲毫地遲疑,在進(jìn)入太極狀態(tài)以后,將手搭在繩索上,聽勁一路發(fā)了出去。

  根據(jù)返回來的信息,三條繩索都有根,而且都有兩方面的變化。

  從左側(cè)一條繩索上,楊燦聽出來陰陽之意,充滿了神秘莫測,一種昂藏向上的力量。

  從中間一條繩索上,楊燦聽出來仁義之意,似乎是告訴楊燦,它才是正途。

  從右側(cè)一條繩索上,楊燦聽出來剛?cè)嶂?,顯得厚重而平穩(wěn)。

  這三條繩索,代表了三條道路,天道、地道、人道。

  天道陰陽轉(zhuǎn)換,不生不滅。

  地道盛衰循環(huán),相生相克。

  人道禍福相依,有得有失。

  楊燦思慮一番,選擇天道,要想摘星,只能一路向上。

  天道果然莫測。

  一路行來,如在云霧中,極其考驗楊燦的能力。

  幸好楊燦修有太極,這是最符合天道的理念,處處損有余而補不足,講求陰陽平衡。

  楊燦一路走到盡頭。

  回頭看去。

  依稀有兩條道路,一路平行向前,不知延向何方,其中禍福難知。

  另一路斜行往下,看盡頭處,似乎要回到始點。

  驀地,楊燦眼睛瞪圓了,他竟然看到了孔宣。

  縱然只是一個點,可憑借虛無感應(yīng),楊燦知道那就是孔宣,此刻正沿著地道,一路向下行去。

  可笑孔宣,并不自知。

  想必在他的心中,還以為是一路向上,誰知他的世界,乾坤早已顛倒。

  楊燦嘆了一口氣,心中更增警惕,如孔宣這般,努力方向不對,就算是費盡辛苦,只不過回到原點罷了。

  眼前四條繩索,分向東南西北。

  東邊一條夭矯如龍,遍體青翠,澄之不清,攪之不濁,近不可取,遠(yuǎn)不可舍,潛藏變化無盡,帶著神秘氣息。

  南邊一條奇美如雀,通身火紅,泡液成龍,結(jié)氣成鳥,氣騰為天,質(zhì)陣為地,大丹之本,見火即飛,呈現(xiàn)暴戾形態(tài)。

  西邊一條飛騰如虎,銀光亮白,英英素質(zhì),肅肅清音,威懾禽獸,嘯動山林,充滿殺伐之意。

  北邊一條蟄伏如龜,黝黑黯淡,虛危表質(zhì),龜蛇臺形,盤游九地,統(tǒng)攝萬靈,深藏質(zhì)樸本色。

  四選一,顯然更加困難。

  楊燦考慮半晌,決定選向北,這是太陰方向。

  四象分為少陽、太陽、少陰、太陰。

  太陰就是陰中之陰,就是月亮,此行既然是摘星,就一定要朝著月亮方向。

  一路走來,寒氣極盛,而且越來越盛。

  到了最后,簡直就是呵氣成冰的地步,楊燦身上,結(jié)滿冰霜。

  挾冰帶霜,奮勇前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