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游山
無相繼續(xù)道:“修行,決不是外求外境之法,而是內(nèi)覺內(nèi)心之法。見佛心,明智慧,了生死。圓滿福德般若智慧,即是佛。眾生本是未來佛,人成即是佛成,佛成在人格。在我佛經(jīng)典當中,要成佛必須要得到佛祖的授記,如‘金剛經(jīng)’中燃燈古佛給佛祖授記。‘楞嚴經(jīng)’燃燈古佛為彌勒授記?!畡倏z經(jīng)’佛祖給勝縵夫人授記。‘法華經(jīng)’佛祖給迦葉等五百羅漢授記?!?p> 風(fēng)御樓接著說道:“是啊,想當年鑒真大師歷盡千辛萬苦,弘揚佛法,前后六次渡海,佛子之心絲毫沒有退卻,最終名揚海內(nèi)外,余波至今,這種精神是弟子等學(xué)習(xí)一生的。”
“想不到風(fēng)居士對本寺如此了解,實在是不可思議?!?p> “哪里?對了,不知道大師此次前來是?”
“請風(fēng)居士諸人一起游巾子山,如何?”
風(fēng)御樓諸人一愣,道:“游山?”
小丑蛋不耐煩地道:“大師,我們正在煩著呢,哪有閑空陪你游山哦。”
無相聽了,不由哈哈笑了起來,道:“阿彌陀佛!我佛有云: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小丑蛋不明白,問道:“追求錯誤的東西?”
無相開示道:“人生在世,無非為了名和利,而這些又不外乎一個貪字?!?p> 小丑蛋似乎明白了一些,點頭說道:“哦,我明白了?!?p> 無相引道在前,做了個請字,道:“依老衲看,不如我們一起游山吧?”
小丑蛋見大師盛情難卻,另外,能與這樣的高僧同游,一定收益匪淺,道:“我想和大師游一次山,一定收益不淺,好!”
至從出了鹽幫,蕭心蘊心態(tài)一直不好,當即道:“你們?nèi)ズ昧?,我可不想爬山,天天對著巾子山,年年看天寧寺,還不如睡覺好。”
十夜長亭也不想去,于是說道:“是啊,有什么好看的?我們不去了,你們?nèi)グ?。?p> 之后,小精靈、燕云天、冷樓無香和九天玄女八姐妹以及長真四童紛紛表示不愿游山。
無相、風(fēng)御樓幾人沒在勉強,隨后風(fēng)御樓、季風(fēng)、小丑蛋隨無相大師一起游覽巾子山而去。
四人諸人剛出門不久,就見在巾子山的西麓,一道古城墻下,幽郁樹林間,幾座杏黃色的寺院隱隱約約地呈現(xiàn)在眼前,這便是天寧寺。
在天寧寺前,一眼看見的就是一座二柱沖天式的石牌坊,白色的石雕上寫著“神龍古剎”四個字,這是寺院的山門。
山門前并立三道門,這便是無相所說的‘三門’,中間的一扇門較高大,稱之“空門”;兩旁各有一小門,稱為‘無相門’和‘無作門’,即‘三解脫門’,所以叫‘三門’。”
一路上,游著巾子山,看著泥黃色的海水,遠遠望去如一條長帶飄在靈江上,小丑蛋道:“想不到我在臺州府生活了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見臺州府是這么美呢?!?p> 季風(fēng)登高望遠,感嘆道:“是啊,太美了。碧水青山,連綿起伏,夕陽彩霞,光芒四射,遠處汪洋,不見盡頭,就像一幅畫一般。”
無相開示道:“阿彌陀佛!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人是人,還是不夠美?!?p> 小丑蛋道:“大師,如果看不見山,那不是瞎子嗎?”
無相呵笑道:“錯!老衲是說用心去感受?!?p> 小丑蛋實在弄不明白其佛意開示,道:“用心我不會,我還用眼吧?!?p> 風(fēng)御樓道:“蛋蛋,大師所說乃是佛理。聆聽圣哲教誨,接受智慧啟迪,知道不?”
小丑蛋忽然靈機一動,問道:“哦,我想起來了,大師,您不會是見我們被趕出了鹽幫,讓我們出家做和尚當尼姑吧?我可不愿意哦?!?p> 無相道:“這個老衲不會,我只是希望你們能夠清心。”
小丑蛋迷惑,道:“清心?那還不是出家?”
無相道:“女施主有所不知,出家不一定要離開家,修行不一定要剃光頭,這些不過是一種戒律而已。只要你我心中有佛,不管是在家還是出家,都一樣可以成佛的。”
小丑蛋聽得不耐煩了:”哎呀!一會出家,一會不出家,那到底是出家還是不出家呢?”
風(fēng)御樓道:“蛋蛋,你啊,就是不好好讀書,看看,不明白了吧?”
季風(fēng)道:“大師說,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p> 小丑蛋道:“這就叫清心?”
無相道:“清心,乃是清修佛心,既是說快樂與痛苦都不是永恒的,淡化利欲之心,方能得到一切?!?p> “不明白?!?p> “老衲這樣說吧,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你明白了?”
小丑蛋搖了搖頭:“不明白!”
“點一盞心燈,照亮別人。”
小丑蛋依然搖頭:”不明白?!?p> 這時風(fēng)御樓看了看小丑蛋,見他心里似笑非笑的意味,道:“蛋蛋,你太不應(yīng)該了,戲弄大師太不應(yīng)該了?!?p> 小丑蛋笑嘻嘻地道:“這大師還真有意思,看來他非要把我說出家不可?!?p> 風(fēng)御樓道:蛋蛋,大師言語中,你能明白一兩句,就受用無窮了?!?p> 小丑蛋道:“那好吧!我好好聽著。”
無相繼續(xù)說道道:“看來,女施主還是與我佛有緣的?!?p> “是嗎?”
“老衲看出了,你是個沒有欲望,就沒有煩惱的人。豈不知這是降低一份欲望,得到一份幸福?!?p> 小丑蛋辯駁:“誰說沒有?我現(xiàn)在就恨我們幫主和那個該死的風(fēng)中人,害得我們被趕出師門。”
“女施主,老衲之見,只有具有良好品德,方能顯出人格的偉大,坦然面對一切,就能超越生死,知足,則是幸福一生啊?!?p> “大師,如果你像一條狗一樣被趕出了門,請問你做何感想?”
“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yīng)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你知道嗎?”
“不錯,我是對我們幫主不滿,我就恨她聽別人的,不聽我的。”
“老衲已經(jīng)說過了,寺院不過是個修行的場所,只要你心中有佛,何必在乎出家在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