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農明

第十七章清溪

農明 我背西瓜上網(wǎng) 2308 2016-04-27 20:23:53

  拜別了張與可,朝著回家的方向走去了去,高仲到了竹屋前又停了下來,他得去看看那地里的土豆發(fā)芽情況如何。

  厚實的沙土地已經(jīng)長滿了野草,只有一小塊土地清除了雜草,因為清理的干凈,里面現(xiàn)在還沒有長出新的雜草。

  不過這一片土地上卻有著新長出來的綠芽,筆直的一長條,土豆經(jīng)過一個月醞釀終于在這個時候生了根,長出了葉子。

  作為滿清三寶之一土豆,除了和玉米、紅薯一樣高產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特性就是他不會長空葉子,也是就說它只要長出了葉子,那么就說明下面的就有果實了。

  是一種很誠實的作物,所以廣受農家的喜愛。

  而土豆也非常的美味,而且吃法很多,雖然在華夏存在不過數(shù)百年,但其吃法卻有數(shù)百種,更是憑借自身的實力殺入到了八道菜系,成為了地道的平民菜系。

  見著土豆長出了葉子,高仲帶著滿意的笑容走到了張與可所在竹屋后面,在這里有一個茅坑,這是專門為張與可所準備的。

  高仲找來了一個廢棄不用葫蘆瓢,捏著鼻子從茅坑里面舀出了一瓢糞水,走到了中土豆的那塊地上,然后給土豆淋上生物化肥。

  土豆施肥也是非常容易打理的,有些甚至不用施肥。在土豆的生長期淋上生物肥能夠幫助其生長,也會讓土豆的個子越長越大。

  給土豆施完肥,高仲才的邁著步子朝著回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里,高巍已經(jīng)背起了背簍,一身短打,穿著草鞋準備出門的樣子。

  見到高仲回來,高巍便將高仲抱了起來,放入到了背簍里面:“走,仲娃子,跟阿爹一起去清溪鎮(zhèn)趕場!”

  所謂趕場,是涪州土話,也就是和趕集一個意思。

  農家人會在大家聚集起來都很方便的地方形成一個大集市,他們會自發(fā)的在約定的時間前往這個集市,然后買賣物品。

  “快些回來,明兒就是中秋了,我們還得連夜準備呢?!?p>  高巧兒看著高仲和高巍二人提醒說道,說完這農家婦人則背起了背簍拿著鐮刀朝著田地里走去。

  高巍朝著高巧兒點頭,隨后便是踏著步子朝著下山的方向走去。

  ……

  清溪是一個附近的比較大的集市,這里因為旁邊有一條清水河而得名,溪水從山上奔流而下,在這里匯聚然后進入到長江,翻滾而去。

  在這個時候清溪鎮(zhèn)已經(jīng)堆滿了人,有背著背簍的,有挑著扁擔的,還有拿著書本急匆匆在人群中穿梭的書生!

  高仲在背簍里面瞪大了眼睛,好奇的打量著四周,看著自己從未見過的稀奇玩意兒。

  高巍這次是來采購的,首先到的地方便是肉鋪,割了一塊大大的肥肉,和一塊細小的瘦肉,放入到背簍里面。

  背包里放了肉,高仲自然無法繼續(xù)在里面待著了,于是他便牽著高巍的雙手繼續(xù)在集市里面看看還有什么可以購買的。

  八月,正是夏長時節(jié),地里的蔬菜瓜果正在發(fā)了瘋似得生長,所以蔬菜這些高巍并不擔心,他真正擔心的是肉食。

  中秋節(jié)畢竟在農家人而言看的非常重要,畢竟三節(jié)二壽禮之中就有這個中秋節(jié)。

  轉悠了幾圈,高巍找了一家錢莊,拿著銀子換成了銅錢,然后將換來的一吊銅錢藏入到了衣衫里面,才又會到了集市。

  在集市轉悠了幾圈,高仲發(fā)現(xiàn)在人群里面有一個地攤兒,一個讀書人正抱著一本《中庸》搖頭晃腦,而在他的面前擺著一長白布,白布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一雙雙竹制的毛筆,看樣式應該是自制羊毛筆,也就是俗稱的羊毫。

  見到有賣毛筆的,高仲拉了拉高巍的手臂,指了指攤位。

  高巍一拍腦門,光顧著酒席方面的事情,卻忘記了大事兒,隨后便拉著高仲朝著攤位走去。

  走到攤位面前高巍微微皺了一下眉,因為這擺攤的讀書人竟然穿著一身生員服,這人竟然是一個秀才。

  “老爺好,我們來此買筆?!?p>  沒法子高巍只能朝著這秀才揖手恭敬的說道。

  “我姓蔣,叫我蔣秀才就好,買筆的話,請看這邊!”

  蔣秀才見到一個農家漢子帶著一個六七歲的孩童走了過來,遲疑了一下,然后回禮朝著二人說道。

  聽著聲音,高巍轉過了腦袋,朝著秀才所指的地方看去,只見在攤位上還立著一個小木牌,木牌上寫著一行小字。

  見到木牌高巍卻是楞了一下,他農家出生,識不得字,只能憨笑兩聲朝著高仲問道:“仲娃子,秀才老爺寫的啥?”

  聽見聲音,秀才好奇的看了看高仲,面上全是笑意。

  “欲購筆者,需對對子,答上一文一支,答錯需付十文!”

  高仲照著木牌吟誦出來。

  聽著這話高仲吃了一驚,感情這秀才是來這里擺擂臺的?

  “請先生出題。”

  隨后高仲朝著蔣秀才揖手。

  “哦?小娃子,你膽子可大,身上可是有十文錢?”

  蔣秀才打開了折扇朝著高仲好奇的問道。

  見到蔣秀才的攤位上來了客人,附近做買賣的農家人全都將目光笑呵呵的看向了這邊,很快人數(shù)竟然越來越多。

  “哎,你個小娃娃就別來了。這蔣秀才在這里擺了四五天了,沒一個人對上來……”

  有農家人在一邊提醒道。

  “沒錯,這蔣秀才可是我們清溪鎮(zhèn)上唯一的秀才,那才學自然是旁人比不得的?!?p>  有人跟著附和。

  高仲看了看周圍,微微一笑,朝著四周揖手:“多謝鄉(xiāng)親提醒,煩請先生出題。”

  看著高仲稚嫩的面上掛著的堅毅表情,蔣秀才一下子樂了,朝著高仲說道:“我這上聯(lián)可是難道了不少人呢,你娃娃可要聽好了:蠶為天下蟲!”

  說著蔣秀才拿出了一張宣紙,宣紙上用著隸書寫著正是幾個大字。

  這是標準的拆字聯(lián),不僅將字拆做了兩部分,而且還形象的描繪出了整個字布局。

  聽到這個字,高仲皺了一下眉頭,這種對聯(lián)不僅考的是才學,還考到了對文字的研究。

  “不行吧,這個對子,可是難到了不少人,小娃子你還是認輸吧?!?p>  見這高仲皺眉沒有說話,這個時候在旁邊的人開始嘲諷起來。

  高仲思考的模樣讓高巍也是嘆了一口氣,訕笑幾下,然后準備掏出銅錢,順便好好給蔣秀才道歉。

  蔣秀才卻是一臉淡然,看著高仲搖著扇子。

  現(xiàn)在大多人都不看好高仲,畢竟之前可是有好多人被蔣秀才的這個問題給難住了,沒法子,西南文風不昌,讀書人的質量也不行。

  所以對于能不能對出對子在場的人都心里有數(shù)。

  作為高仲的父親高巍也是這般,畢竟高仲是沒有上過學堂的,只是跟著張與可讀書而已,而且這求學的時間也短,怎么可能答得出一個秀才的問題呢?

  不用多想,結果高巍已經(jīng)知道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