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容易,做起來難,當昭原隨著婁煩在作坊里轉悠了一整天后,才知道21世紀漫山遍野的混凝土到了這公元6世紀竟然如此難以制備。
不過好在昭原早已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這些層出不窮的困難也不算太出乎他的預料。
畢竟,據(jù)他所知,真正的鋼筋混凝土直到19世紀才在法國出現(xiàn),而真正的混凝土建筑直到19世紀后期才在紐約建成,他強行把這項技術提前1300多年,設備,工具,原材料跟不上,也是情有可原的。
于是,并不太了解當今工業(yè)技術的昭原最后還是將這些草圖方案托付給了婁煩去改善處理。
一心想要將建筑工業(yè)推向一個高峰的婁煩自然是當仁不讓,他從事了幾十年的城市建設和工事設計,比只會“紙上談兵”的昭原更能挖掘出這鋼筋混凝土設想中的亮點和超前性,也有自信能在短時間內將其付諸實踐!
自此,城防建設有了婁煩及其團隊負責,軍事訓練和邊疆駐防也有了秦烈,郭昭等一眾將領主持,不必再親力親為的昭原自然也是樂得清閑···
————
三日之后的一個夜晚,烏云將夏夜蒼穹中的璀璨繁星徹底地遮蔽住了,沉悶的空氣似乎在征兆著一場即將呼嘯而來的夜間大雨。
已經(jīng)將靜陵城中的諸多事宜安排妥當?shù)恼言辛嘶貧w聊京的打算。
“皇上,您明日清晨便打算動身離去么?”此時的軍營之中,以替昭原治療傷勢為名,每夜出現(xiàn)在營帳當中的尹倩倩站在昭原身后,溫柔如水地給昭原按摩推拿。
昭原微微合著眼睛,一臉享受地靠在椅子上,渾身透著一股舒服到骨子里的懶散勁兒,“是??!如今昭國內外的形勢基本穩(wěn)定了下來,而靜陵城的事務也有秦老等人主持,朕再留在這里也沒有多少用處了!其次,那聊京城雖然看起來一片平靜,波瀾不驚,但其實暗流涌動,魚龍混雜,而且,不久前宮廷政變的余波還沒有完全平息下去,縱然是有左相和常老鎮(zhèn)守其中,朕也難免有所掛心!”
尹倩倩聽著昭原合情合理的解釋,玫瑰般鮮艷的紅唇不由微微撅了起來。
“可是,那些受傷的武林前輩都還沒有徹底好轉呢?怕是經(jīng)受不起長途跋涉的······”她美眸里滿是不舍地看了眼昭原透著閑適愜意的英俊側臉,找著挽留他的理由。
“朕知道??!所以,朕這次返京并不打算帶著他們一同回去,而且,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也未必會答應隨朕離去!”昭原抿了抿嘴角,若有深意地說道。
尹倩倩的眼神頓時變得愈加幽怨了些,柔柔嘆道:“真的這么著急離開么?奴家覺得,這靜陵城還需要您再坐鎮(zhèn)些時日呢!”
昭原淡淡一笑,緩緩地睜開了眼睛,“朕剛才不是和你說過了么,這靜陵城的日常事務都已經(jīng)步入了正軌,朕再留在這里,只會讓其他人憂慮分心,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手頭的工作中去,早些離去無疑是最合適的決定了······”
尹倩倩素手上的動作猛地一滯,心知昭原去意已決,絕色俏麗的小臉上頓時失了光彩。
“你不想朕離開么?”昭原突然扭頭看向身后的尹倩倩,見她神色黯淡,心里不禁地泛起了一絲柔情。
“呀!”尹倩倩被昭原的溫柔神色嚇了一跳,不自主地往后退了好幾步,待回過神來之時,原本滿是失望的俏臉頓時霞飛雙頰。
“奴,奴家······”平?;鹄毙宰拥囊筢t(yī)師頓時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你為何想要朕留下?”昭原猛地站起身來,得勢不饒人地繼續(xù)追問道。
“······”尹倩倩復又怯怯地退后了幾步。
昭原的嘴角勾起了一道笑意,一步一步往椅子后面的尹倩倩逼近了過去。
尹倩倩則是嬌羞不堪地退避三舍。
最后,當她已經(jīng)退無可退的時候,昭原扶住了她!
“皇,皇上,你,你到底要干嘛呀······”尹倩倩嬌軀微顫,低著螓首結結巴巴地嬌嗔道。
“朕只是向得到你的答案而已。”
尹倩倩終于是輕咬紅唇,目光如水地瞪了他一眼,旋即又低下了頭,嬌羞地嘀咕道:“你難道還不知道奴家的答案么······?”
昭原微微一怔,脫口說道:“那倩倩,你愿意隨我一起回京嗎?”
尹倩倩聞言一顫,有些驚喜地抬起螓首!
一股巨大的歡喜如同潮水一般地涌上了她的心頭,眩暈般的甜蜜讓她一陣恍惚!
但是,這種欣喜歡快的情緒很快就被一股難言的遺憾沖淡了許多。
“可,可是,靜陵城里還有許多的傷患等著奴家去醫(yī)治呢······”醫(yī)生的強烈責任感和自小懸壺濟世的志向讓雀躍的尹倩倩一下垮將了下來,小臉上寫滿了楚楚可憐的神色。
昭原亦是愣了愣,但轉念想到她倔強堅強的性格,不由釋然地笑了笑。
“沒事!朕明白你的意思了。”昭原溫柔一笑,“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尹倩倩聽到這句情意綿長的詩句后,只感覺芳心亂顫,愛意翻涌!
營帳里的氣氛頓時變得極其的情意悠遠,溫馨動人。
“皇上,這句詩還有下續(xù)么?”良久之后,尹倩倩才揚起了如夢似幻的絕麗小臉,目光盈盈地輕聲問道。
昭原看著她在燭光下精致如畫,鐘靈毓秀的小臉,緩聲念道:“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