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御前護衛(wèi)花沖

第二十三章 可怕的皇帝

御前護衛(wèi)花沖 東星烏鴉哥 3295 2016-05-31 18:38:15

  當(dāng)聽說了包拯來到開封的消息,花沖立刻召集手下的四大名捕準備迎接府尹上任,五個人站在府衙門前整整等了兩個時辰,傳說中的包青天沒有出現(xiàn),龐飛燕卻來了。

  本來今天迎接包拯是公務(wù),出于禮貌,花沖讓龐飛燕留在太師府??蓻]想到包拯沒來,她卻來了。

  花沖見縱馬飛馳,滿頭大汗的龐飛燕從馬上跳下來,趕緊過去扶住她,輕聲道:“你怎么來了?看樣子有急事?”

  龐飛燕顯然是累了,喘了半天方才開口道:“你別等了,那個包拯直接進宮面圣了!”

  “直接進宮?!”花沖也一頭霧水,自己來京師將近一個月了,對官場上的一些東西也有所了解,外地官員入京要先到禮部去演禮,學(xué)學(xué)京師朝堂的規(guī)矩,然后才可以去面圣或者上朝奏事。包拯剛到京師,行李也沒放、家眷也沒安排就火燒屁股似的去見皇上,這是怎么個意思?

  “飛燕,你怎么知道的?”

  “我父親也一同進宮了,好像還有其他幾位大臣。”

  皇上這是要鬧哪樣?花沖徹底蒙圈了,他隱隱覺得事情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恐怕這個包拯不只是書中寫的應(yīng)夢賢臣這么簡單!

  正在沉思之際,遠處一乘四人抬的小轎來到開封府的門口,抬轎的是四個小太監(jiān),落轎之后,從里面出來一個四方大臉,身材魁梧的中年太監(jiān),裝束上看其身份顯然要比抬轎的那四個小太監(jiān)高出不少,這太監(jiān)走到花沖跟前,上下打量他幾眼道:“你可是花沖花護衛(wèi)嗎?”

  花沖心道莫非這是個傳旨的太監(jiān),自己也要進宮面圣?趕忙朝這太監(jiān)抱拳道:“在下正是花沖,不知公公找我作甚?”

  “奉皇上口諭,召花大人入宮?!?p>  花沖急忙跪倒行禮道:“臣花沖領(lǐng)旨。”禮罷,對龐飛燕和四捕頭道:“你們先回去等我?!彪S即跟這位公公一同入宮。

  等花沖來到皇宮,越發(fā)的感覺到氣氛有些凝重。這次萬歲召見,不在耀武樓,而是在御書房。算上仁宗皇帝屋里一共只有五個人:皇上、龐太師、老王爺岳橫、左班丞相王延齡,還有剛來的包拯!

  那太監(jiān)帶花沖進了御書房之后,便急速退了出去,顯然皇上不想讓人知道他們談話的內(nèi)容?;_進來之后行大禮參拜仁宗皇帝,仁宗擺了下手道:“花愛卿免禮,坐下說話。”

  花沖起身,見屋內(nèi)五人,皇上端坐正中,左右是王延齡和岳橫,往下是龐吉和包拯,挨著包拯還有一個空出來的座位,顯然就是留給自己的。

  花沖欠身危坐,順帶著瞟了一眼包拯,要說這位包青天果然不愧“黑炭頭”之稱,花沖第一眼看過去的感覺只有一個:包老夫人會不會遇到過非洲惡徒。。。。。。

  這簡直就是非洲人的皮膚,太黑了!不過仔細看來,包拯一張國字臉上,濃眉擴目,鼻直口正,顯得不怒自威,尤其頂門上那一道微白的月牙痕跡,更是給人帶來一種無形的壓力————那是一種正義的力量!

  花沖看罷,暗自贊嘆,就沖這張臉,此人注定不凡!不過皇上沒有給他替包拯相面的時間,花沖一落座,皇上就開口道:“幾位愛卿,今天我召幾位前來,是有兩件大事要說與各位?!?p>  眾人的目光一下落到皇帝的身上,仁宗皇帝接著說道:“第一件事么,就是關(guān)于包卿家的!”

  仁宗皇帝自座位上站了起來,緩緩踱到包拯的身邊:“之前我調(diào)包拯入朝,并且在開封府設(shè)校尉所,封花沖為護衛(wèi),在開封府任職,輔助包卿,所為何故包卿可知道么?”

  包拯起身行禮,大聲道:“臣啟吾皇,臣不過七品縣令,縱有微功亦難得萬歲如此恩賞,乞吾皇明示?!?p>  花沖不覺暗贊包公好膽量,連皇上也是微微一笑,接著道:“愛卿或有不知,朕當(dāng)對你說明?!?p>  “謝萬歲?!?p>  皇上回頭看了一眼花沖:“花愛卿,這事還多虧了你呢?!?p>  花沖急忙道:“此皆萬歲洪福?!?p>  皇上聞言哈哈大笑:“花愛卿,難道你還真以為朕選包拯入京,是因為包拯是應(yīng)夢賢臣么?”

  花沖失色道:“萬歲的意思是?”

  皇上道:“其實朕之前就已經(jīng)和王丞相、龐太師、岳王爺商討過,要調(diào)兩個外任官入京,一文一武,可當(dāng)時沒有太好的人選,所以朕就讓他們?nèi)齻€分頭去找?!?p>  花沖恍然大悟:“那個武職官就是我?”

  “沒錯,而你推薦的包拯,我翻查了一下他的考評,斷案入神,清正廉明,正是朕需要的文職官,所以朕就下旨召包卿家入京了?!?p>  包拯在一旁聽得糊涂,便問道:“吾皇在上,臣聞吾皇方才之語,似是召臣與花護衛(wèi)大人在京中任職乃是有特殊公務(wù),不知萬歲召臣入京,所為何事?”

  皇上聞言長嘆一聲道:“朕身邊有襄陽王的奸細!”

  “什么?”不但是包拯,就連花沖也是吃驚非小,襄陽王居然有人潛伏在皇上身邊!

  龐吉等三人確是不動聲色,顯然這事他們已經(jīng)知道了。皇上見他二人吃驚,也不奇怪,接著說道:“朕在襄陽王的身邊也有暗探,前不久朕接到消息,說朕的身邊和朝堂之上,以及許多地方官吏之中,都有襄陽王的黨羽,現(xiàn)在襄陽王實力很大,預(yù)計三年之內(nèi)即將起兵謀反,他留給朕的時間不多啊?!?p>  簡直就是無間道?。〈藭r花沖對皇上佩服的簡直毛骨悚然:這皇上心機太深了,居然在襄陽王的身邊派了臥底!要知道襄陽王身邊也是藏龍臥虎,想派人打入其內(nèi)部,顯然不是容易的事情。

  而襄陽王隱忍多年,在大宋朝堂之上有自己的黨羽也屬正常,畢竟其父趙光美也有不少昔日的舊臣,而且襄陽王所圖不小,想必出手也是闊綽的很,龐吉不答應(yīng),不代表別人就不會從之!徐敞能投靠襄陽王,別人也能!

  花沖胡思亂想之際,皇上接著說道:“包卿、花卿,朕用你二人,是看中你二人的能力!”

  皇上轉(zhuǎn)頭看著包拯:“包卿家你善于斷案且清廉剛正,花沖則有武藝在身又有江湖中的勢力,所以朕要借助你與花沖,找出朕身邊、朝中已經(jīng)地方官吏之中襄陽王的黨羽!而這一切都需要秘密進行,朕會讓王丞相、龐太師、岳王爺全力配合你們,不過么,此事千萬不能對外聲張,而且你們也只有三年的時間而已!朕得到消息,三年之后,襄陽王打算結(jié)連西夏國一同起兵謀反!所以三年之內(nèi),你們能抓多少就給朕抓多少!”

  包拯有些為難道:“萬歲,不知臣當(dāng)如何查起?”

  皇上微微一笑:“眼下正有一個機會,包卿正好可以利用。”

  “什么機會?”

  皇上正色道:“陳州大旱,百姓饑荒,朕要派你往陳州放糧,賑濟災(zāi)民?!?p>  包拯眉頭略皺,不解道:“陳州放糧與查襄陽王的黨羽有什么聯(lián)系?莫非陳州官員有其一黨?”

  皇上瞟了一眼龐吉,龐吉急忙低頭,皇上轉(zhuǎn)目朝包拯道:“三年前,朕派龐太師的義子,安樂侯龐昱往陳州修建河堤,三年未曾完工。前不久王丞相上本,陳州災(zāi)荒之中,此人囤積居奇,盤剝百姓,造惡頗多,朕要你往陳州放糧,主要的目標(biāo)就是這個龐昱!”

  包拯微微掃了一眼王延齡和龐吉,開口道:“莫非此事與襄陽王有關(guān)?”

  仁宗皇帝點頭道:“龐太師昨日交給朕一封龐昱的家書,信中寫明其已拜入襄陽王門下,并勸龐太師一同歸降襄陽王,做他的內(nèi)應(yīng)。”

  龐吉急忙跪倒:“臣死罪。”

  皇上擺手道:“太師何罪之有?乃是大大的功臣,此事正好就是捉拿襄陽王黨羽的突破口,包卿,你要仔細斟酌,朕等你的好消息?!?p>  包拯叩首道:“臣定不負圣上所托!”

  “好,包卿免禮,此事你打算怎么做,可有什么需要朕幫你的,朝中三位宿老都在,你也可以趁此說明,朕當(dāng)全力支持。”

  包拯沉吟片刻,抬頭道:“萬歲,臣想求一道御刑!”

  皇上不解道:“御刑?”

  包拯正色道:“不錯,臣不過四品知府,那龐昱乃是安樂侯爵,又是太師之子,臣有何能將其治罪?臣請御刑,為的是將之就地正法!”

  “就地正法?”龐吉三人都是一驚,龐吉更是脫口說出了聲。

  皇上道:“為什么要就地正法?難道你不想從他嘴里套出什么東西么?”

  包拯正色道:“不必,他與襄陽王溝通,必有書信等物證,而且身邊當(dāng)有親近之人可以為人證,將其治罪不難?!?p>  王丞相納悶道:“那為何不押解入京,交付大理寺審訊,由萬歲定奪呢?”

  “王丞相,襄陽王的黨羽在暗,我等在明,由陳州入京,一路之上難保無事,倘若安樂侯被人劫走,朝廷威嚴何在?襄陽王或可趁機起事,那些首鼠兩端之輩,經(jīng)此一事,難保不會投效其麾下,故而包拯認為,押解安樂侯入京,頗有風(fēng)險,不如奉御刑就地處決,一則陳州百姓稱頌吾皇英明,二則震懾襄陽王及其黨羽?!?p>  王丞相等人皆恍然大悟,顯然包拯心思很細,將各方面的心思都已算好。在他眼里,將安樂侯治罪并不是問題,問題在于如何處理。

  皇上沉思一陣,對包拯道:“既然如此,朕賜你一道御刑,但具體內(nèi)容朕現(xiàn)在還沒想好,愛卿可有何主意?”

  包拯搖頭道:“臣亦尚未想好?!?p>  花沖在心中默默道:“公孫先生。。。雖然不知道您現(xiàn)在在哪,但是我對不起了。。。剽竊個專利先!”

  “回萬歲,臣花沖對這御刑有一想法,請吾皇定奪!”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