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科舉風(fēng)云(中)
一直到半夜,白墨才答完了這第一卷題目,這些題目的內(nèi)容對他來說并不算難,百家經(jīng)典他同那位至今不知名諱的師尊不知對答了多少次。可這開篇一卷,卻讓其他學(xué)子叫苦不迭,一般來說大家?guī)煶胁煌径际菍W(xué)得自家理論,你考試考這么廣,提前也不說一聲,咱可都沒學(xué)過呀,你這不是超綱是什么?
相當(dāng)于我文學(xué)系畢業(yè),你連物理化學(xué)生物的題都塞給我,不罵娘才有鬼!
白墨自以為是答題答得最快的,其實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xué)子早已把第二卷策論的內(nèi)容都答完了,蓋因其他學(xué)派的經(jīng)義內(nèi)容,他們?nèi)伎罩淮?,只答一個學(xué)派,自然就快了。
白墨拿起第二摞紙張時還自鳴得意的覺得自己一定可以提前交卷。
第二摞紙張的第一頁上,輕輕楚楚的替白墨寫好了題目,“策問一論邊”,卷首寫道:“吾皇開拓四極,享有四海,施教化于蠻荒,攘夷狄于境外,然則大晉立國二十載,恩德以治,邊亂頻仍,故丞相魏無忌曰:‘夷狄無智,類禽獸而遠大人,是以難治?!鬃右嘣疲骸牡抑芯?,不如諸夏之氓也?!我园策呭魜y,請試言之?!?p> 看到這種題目,白墨本來積蓄已久的困意剎那間消弭于無形。
正是吾輩所關(guān)心之事!
白墨立即動筆,一個時辰不到,一卷兩千余字的策論便已成型。
“其策一:改風(fēng)易俗,化之以文?!?p> “其策二:移民實邊,動之以人?!?p> “其策三:加收稅目,害之以利。”
“其策四:拔選孝廉,曉之以禮?!?p> “其策五:封賞大族,安之以榮。”
“其策六:重兵屯守,懾之以威。”
“其策七:明正典刑,撫之以公?!?p> “其策八:鼓勵通婚,和之以親?!?p> “其策九:消弭其史,亡之以同?!?p> 九大策略,洋洋灑灑,白墨越寫越興奮,寫完之后整整齊齊的疊放在一旁,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
前有賑災(zāi)九策,后有安邊九策。
白墨因賑災(zāi)九策被視為國/賊,讓群情激憤的請流派們打斷了腿,這在科舉中寫下的安邊九策給他帶來了什么,暫且按下不表。
三天之后,學(xué)子們紛紛涌出春秋館,對于此次科舉的試題,各有見解,贊譽與詆毀都有,可還是詆毀偏多。儒生們覺得,考孔夫子的言論考得太少了,策論部分問得太現(xiàn)實、太赤/裸裸,完全沒有發(fā)揮文采的余地,幸虧策論之后還有詩賦,能讓他們一展所長。法家覺得,詩賦什么的,于國何益?這種題應(yīng)該統(tǒng)統(tǒng)刪去。農(nóng)家覺得,在農(nóng)學(xué)類試題上寫點經(jīng)驗有什么用?怎么種地種得好,還得種了才知道,當(dāng)然按他們的想法,一次科舉沒有一年是完不成的。
墨家弟子所有的答案都是一句話:“要和平不要武功?!?p> 名家弟子出來時,各個面帶神秘的笑容,似乎成竹在胸,考什么都不怕。
因為他們的答案基本都本著一個思路:“我不答不是我不知道,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其實我知道,但是你得是我你才能知道我其實知道……”
不管結(jié)果如何,總之,可以松一口氣了。
白墨回到自己所租住的別院時,三位僅有的家眷正眼巴巴的在門外等候。
阿郎出門十?dāng)?shù)日,雖然都知道他是去刷題了,可現(xiàn)在正值新婚干柴烈火的時候,怎么不盼不急?冷玉煙同樣盼著白墨歸來,真正的原因她不想也不愿承認,只是不停的告訴自己,想早點看見他,不過是怕他逃跑而已。
看見那熟悉的依稀白衣,赫彩與秦妲己一左一右,徑直沖進白墨懷中,白墨正要好言安撫,兩位已經(jīng)哭成了淚人。
白墨只得細語道:“我回來了?!?p> 冷玉煙站在門口,默默咬著嘴唇,看了一會兒面帶微笑的白墨,淚光迸濺。
她趕緊垂下頭顱,跑回了院子。
她以為白墨沒有看見。
其實白墨只是裝作沒有看見。
夜里,秦妲己給白墨揉著肩,女子特有的香氣吸入口鼻,浸人心脾,白墨搖著扇子瞇著眼,好像十分享受。赫彩正在后廚做飯,冷玉煙給她打著下手。
白墨喃喃道:“要是以后天天如此,該有多好。”
秦妲己微微一笑,手上停下動作,下巴垂下,抵住了白墨的肩膀,臉上的皮膚輕輕摩挲著白墨的臉。
“相公想要,妲己每天都給相公捶背,妲己也是愿意的?!?p> 后背忽然感到有什么柔軟的東西貼了上來。
白墨閉上了眼。
“驚濤駭浪之中,偶有平靜,我們的小船恰好在這平靜的地方而已,不可久持。”
秦妲己沉默了一會兒,眉梢之中也多了些憂愁。
“也是,守宮丞韓毅韓公子,據(jù)說已經(jīng)許久沒有去倚醉樓了呢。”
守宮丞韓毅,就是在魏擊去倚醉樓打假時,幫蓉姨確認魏擊真的是魏擊的那個人。白墨與他沒有照過面,但聽他姓氏,也就知道了秦妲己提起他的緣由。
韓家,大廈將傾啊。
韓平還是御史大夫,朝廷沒撤他的職,他也沒有離京,那日倒韓的風(fēng)波結(jié)束后,他確實打算回封邑去,最后是魏無忌把他攔了下來,至于魏無忌如何規(guī)勸他的,外人不得而知。
但韓氏所有在京的子弟,都已回了封邑。
韓平只是想給朝廷留下一張最后的臉面罷了,即使這個砝碼是自己。
魏無忌屢次上疏為韓家鳴不平,皇帝都沒有給他任何回應(yīng)。
白墨去大江樓看書的這些日子,魏擊已經(jīng)離開劍宗,回到了丞相府,從二人往來的書信分析,魏無忌好像也要搞點動作了。
主人家有三條狗,主人打死了一條,剩下的很難因此怪罪主人,只會更加厭惡憎恨另一條狗。
魏無忌此時的心態(tài)就是這樣。他似乎認為,倒韓一事,完全是大司馬大將軍、上柱國蕭衍在策劃,他蒙蔽了君上,進了讒言,僅此而已。
他不是沒有想過朝廷是要徹底清除貴族勢力。
魏無忌不笨,只是不愿意相信。
皇帝北冥真肅還是太子時,魏無忌、北冥真肅和蕭衍都還年輕,那時候他們年少輕狂,常常聚在一起喝酒罵人、抨擊時弊,甚至打算結(jié)拜成兄弟。
幾十年過去了。
一切都變了。
師尊給白墨講過,官場最重要的不是人情、甚至也不是錢。
而是屁股。
******后面坐著的是小屁股。小屁股多了,******就身不由己。
“突然有點想喝酒?!?p> 白墨嘟囔了一聲,秦妲己立即笑道:“那就喝唄,我去給你拿?!?p> “算啦。要開飯了。”
白墨話音剛落,赫彩就從后廚里走了出來,手中端著兩個大盤子:“相公,我做了你最愛吃的素三鮮和糖醋魚?!?p> “快端上來,餓死我了!”
齊人之福不過如此。
另一方面,第一次科舉考試的判卷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風(fēng)流品出身的奉常郭遂看到那一車車運進府中的試卷,便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低估了第一次科舉的參加人數(shù)。
明明京城只在大江樓下貼了個告示。
明明京城之外的地方,連個告示都沒貼。
怎么會來了這么多人?
他本來已經(jīng)聯(lián)絡(luò)了許多流品派的好友,在刻意打壓科舉這一新鮮事物的影響力了。
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已經(jīng)不是如何消極抵抗,而是就算他和他手下的幕僚們拿出吃奶的力氣也看不完這么多試卷,連自己設(shè)想的消極抵抗的效果可能都達不到。
郭遂急眼了。
他立即上疏陳情,皇帝只回了一句話:“要辦好,怎么辦好,你看著辦?!?p> 皮球又踢了回來。
得,想辦法吧。
郭遂把自己所有的幕僚都動員起來,又花重金聘請了裴行儉的弟子們協(xié)助,事實證明后面那招是對的,裴行儉和他的弟子或許自己想不出什么好策略也寫不出什么驚人的詩句,但他的學(xué)派學(xué)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眼光,雖然自己寫不好,但他們能看出別人好不好,放后世,這就妥妥的是一群職業(yè)評論家。
他自己也挑燈夜戰(zhàn),連著三天都沒有回家。
六月二十三日,夜,郭遂正在批閱試卷,忽然有一位幕僚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走到他身前,雙手捧著一摞試卷,匍匐在地。
郭遂沒有抬眼看他,只是自顧自說了句:“晚點再來,你沒看見我這還這么多沒看完的?”
那位幕僚垂著頭,卻道:“這人的,我不敢看。”
郭遂挑了挑眉毛。
“端上來?!?p> “諾。”
畢竟是第一次科舉,很多環(huán)節(jié)都沒有進行論證,居然連封卷都不知道,卷頭上清晰可見筆者的姓名。
“白墨……”
郭遂也感覺有些棘手,他雖位列九卿,地位尊榮,其實在風(fēng)流品中的排名不過在第四品,因“善禮儀文教”的評語被原來的奉常選為幕僚,后因皇帝的賞識搶了主子的飯碗?,F(xiàn)在這位白墨位列三品第三,著實讓他有些傷腦筋。
不是他不認識白墨寫的字。
白墨的策論詩賦跟其他人的比都顯得淺顯易懂。
郭遂搔了搔頭發(fā):“現(xiàn)在流行直白?不隱喻了?”
他想下筆評論一番,又覺得有些太草率,也許人家字里行間都藏著深意也說不定。
“安邊九策,讀上去好像很偉大光榮正確,仔細看又覺得真乃毒計也,既不仁也不義,再思慮來,又覺得可能真是長治久安之計……”
郭遂忽然怒道:“你說你名氣這么大,安安靜靜在家里等著朝廷請你做官不就行了,還參加什么科舉?真是沒事找事?!?p> 一怒之下,郭遂連著寫了十幾個上上等。
這時,卻聽門外一聲通報。
“溫良先生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