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逼文化之博大精深……
蘇杉認為總共分三層!
第一層: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裝逼路!
第二層:衣帶漸寬終不悔,為逼裝得人憔悴!
第三層:眾里尋他千百度,那逼卻在燈火闌珊處!
蘇杉此時修為還不夠精深,但他自認為,今天的表現(xiàn),足以登上他曾經(jīng)不敢瞻望的第二層!
當他最后一句念完,下面忽然亂了起來,場面有點失控!
因為,有幾個小姐丫鬟,就那么看著蘇杉,尖叫著,暈倒了!
蘇杉輕笑了一聲,徐徐回望……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緩緩轉(zhuǎn)過身來,閣樓里一片鴉雀無聲!
只是在眾人的耳邊,似乎仍余音繞梁,久久不絕!
風吹過閣樓,眾人只覺得渾身一激靈,再看向蘇杉時的視線,已經(jīng)截然不同!
全都呆住了!傻掉了!
直到酒樓外的聽眾們,叫喊聲猛然爆開,所有人才被這喊聲叫回了魂魄,仿佛才從蘇杉詞句的美妙中掙扎出來一般,汗水淋漓!
“小蘇……小蘇先生,好詞,好詞??!”
“我簡直……簡直不敢相信,在這小小的姑蘇城竟聽到了如此詞句!”
“這詞定然是傳世之作!”
“是啊!這書柳齋藏得太深,到最后才讓小蘇先生上場!”
閣樓里,來參加詩詞會的人,全都站了起來,贊譽之詞不絕于耳!
就連一旁的趙齋主和唐硯,也是一副見了鬼的模樣看著蘇杉!
雖說趙齋主從蘇杉寫的那副《水調(diào)歌頭》里,看出了蘇杉的詩詞造詣,但他只以為是偶然天成,卻是沒想到,他還能寫出這般水平的詞!
這……放到這七夕詩詞會上,簡直是大材小用??!
唐硯也是如此,完全沒想到這小子竟有如此才華。
啪啪啪!
也不知誰起的頭,頓時掌聲四起,與酒樓外的掌聲連成一片,一時聲如雷動!
那震響,就連城東販魚的,都能清晰的挺清楚了!
百曉川身邊,聶遠依舊瞪著一副不知所措的大眼,這詞如何?以聶遠的詩詞水平,他是再清楚不過了。
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凄美。
結(ji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想的愛情觀,絕對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簡直是句句經(jīng)典,字字珠璣!
直震得聶遠,和一眾書院高材生,說不出話來!
書院學生們,傻眼的看著眼前的少年……
蘇杉?
你提莫誰???
到底從哪蹦跶出來的?!
他們不知道,可姑蘇城里的人都清楚??!小蘇先生,那就是寫西游記的那個嘛!
方才聶遠還在說著蘇杉只會寫些妖魔鬼怪,論起詩詞難登大雅之堂,可是如今,人家就跳起來,一個蹦高,左邊右邊,狠狠的扇了你的臉!
實在是令方才受了氣的西游記書迷們,爽快不已!
“蘇杉!”“蘇杉!”“蘇杉!”“蘇杉!”
文筆閣的水軍們偃旗息鼓了,一聲聲叫著蘇杉名字的吶喊聲,卻緊接著響起來了!
聽到這聲音,聶遠的臉都綠了!
我們的人呢?我安排你們是干什么用的?
然而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的詩詞寫的好,大家心里清楚的很!
“呵呵……,好了,大家都靜一靜吧?!卑贂源ㄋ坪跏怯幸婚T煉氣加持聲音的法訣,這沒怎么用力的一句話,卻頓時傳遍了整個酒樓。
見城主都發(fā)話了,所有人熱情的過了火的情緒,漸漸消退了一些,慢慢的靜了下來。
“好一首纖云弄巧,我已經(jīng)不知該如何評價了,但是在場所有詩詞,毫無意外,我最喜歡你這一首。”百曉川的話一說完,蘇杉能清晰的看到,聶遠的身子忍不住的一顫。
但是盡管如此,蘇杉還是沒忘記趙齋主在詩詞會開始之前給他布下的任務,該踩乎還是得踩……
蘇杉眼睛一瞄聶遠,緊接著掃過不遠處的一群書院學生,輕笑道:“呵呵……,城主大人過獎了,哎呀,我這詞呀,確實是不知所謂,不值一提,一堆垃圾,在聶閣主的面前簡直就是班門弄斧,所以小子還得虛心求教,還望文筆閣的各位高才,能不吝賜教的幫在下提高提高水平,指點一番?!?p> 一旁唐硯聞言,身子一歪,差點沒坐穩(wěn)!
而趙齋主卻是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樣子,樂呵呵的說道:“沒錯,沒錯,聶閣主不要心存門戶之見啊,指點指點,指點指點……”
百曉川和他身邊的老者見此一幕,真是一陣哭笑不得。
而聶遠和所有文筆閣的人,全都一臉憤恨的看著蘇杉!
還指點?
他拿什么指點?!
聶遠一歪脖子,極為傲嬌的一聲冷哼,直接裝作沒聽到,一副瀟灑從容的模樣下臺去了。
就好像之前叫囂的人不是他一樣,這回全都不吭聲了!
最后還是百曉川城主出來打圓場,“好了好了,蘇杉的這首詞,還沒評分呢,我說了也不算不是,還是先拿下去讓大家伙看看吧。”
聶遠聞言心中一喜,對?。?p> 這首詞還沒進行評比呢!
一百個百姓,每人都有權(quán)利對每首詩表示贊成或否決,也就是說,一首詩的滿分是一百分……
聶遠不著痕跡的往榜單上自己書閣頭名的那首詩上瞧去,足足有九十四分!
這已經(jīng)接近歷屆的最高得分了!
每人口味不一,詩詞造詣不等,甚至于一百名百姓里說不定還有我們文筆閣的書迷!想得到九十四分以上,簡直是白日做夢!
如此看來,我們還是大有勝算!
呵呵……
沒錯,你詞確實是寫的好!
可那又有什么用?到最后分數(shù)比我們低,還不是要乖乖的被我踩在腳下?!
到時候再稍稍造勢,大家就會都知道,書柳齋永遠都是第二,文筆閣永遠是第一!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
呵呵……
因為有一句老話說得好,永遠不要低估貪官的腐敗。
更不要低估人民的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