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家族秘辛
我外公的墳就埋在這樣依山傍水的地方,每年清明和過年我們都會去祭拜。
外公的墳?zāi)古赃吺且蛔行┠觐^的老墳了,每次祭拜外公的時候,我們也會順便給他點一炷香。
那座老墳據(jù)說是是余氏一族最老的一座墳,碑文上也寫著道光年間的字樣。
可是這樣的一座墳卻很突兀,它采用的是石板砌成的。兩個墓室卻是一塊兒封葬的,我們猜想要么是女人陪葬,要么是一起死的,要么就是后人遷葬與此的。
如今,四合院進門的右手邊小舅的五間房已經(jīng)在地震中垮塌,慢慢的遭到雨水的侵蝕。
而外公和外婆的四間屋子也在風雨里慢慢的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緊挨著的大舅的幾間屋子也因大舅去世年久失修,在風燭殘年里堅守。
再往左邊走,那里曾經(jīng)住著幺外公一家,十多年前他們家已經(jīng)舉家遷出了四合院。
在過去是二外公的一家,二外公的家占據(jù)的四合院的半壁江山??上麄兗抑挥卸夤馄艃蓚€老人,如今除了二外婆還有些健壯,二外公也是日薄西山。
偌大的四合院以前住著大大小小三四十口人,如今只有兩個寡母和二外公夫婦四口人堅守著空蕩蕩的屋子。
道士說,這個屋基太大,人多可以旺家,人少就鎮(zhèn)不住了。
看著這個龐大的四合院,即使沒有經(jīng)歷過她的繁華時期,也可以想象里面曾經(jīng)的人聲鼎沸,如今因為各自的前程,各奔東西,難得見上一面或聚在一起。
交通工具好了,而我們的距離遠了,曾經(jīng)的堂姐妹,如今的陌生人,倘若對面走過也未必能夠認識彼此吧!
我心里在為這座建筑嘆息著,她至少還經(jīng)歷過自己人生的高潮,即使如今塌陷,也不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為自己的命運嘆息著,我不知道前方等待我的是怎樣的結(jié)果,城市的喧囂我能夠習慣嗎?我的前程又在哪里?
無論我懷著怎樣的心情,無論我多么的不舍的這座滄桑的建筑,我還是離開了這里。
因為我還要和幾人去拜祭舅舅,他是在外公去后隔了一年走的,癌癥奪走了他五十七歲的生命。食道癌和胃癌以及腰間椎盤突出使得他在最后的四五個月里消耗的只剩下一副骨架。
在外公逝世的前兩年還有一位姨父也是在五月端午節(jié)后一天去世的,那是我們家族離開的第一人,之后陸陸續(xù)續(xù)的離開了好幾個男人,如今家里從外婆開始只留下一個個寡婦了。
我是六姐妹中比較幸運的了,不說如何有錢,至少父母健在,家庭美滿。
而我母親的其余四姐妹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糟心事。
其中大姨父去世不僅讓幸福的家庭破碎,還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原本嬌生慣養(yǎng)的三姐必須直面她的人生。大舅的去世讓大姐和二姐也失去了強大的靠山,得學著自己生存。二舅是一個極品,典型的娶了媳婦忘了娘的人,是人間少有的混人。小姨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瘋掉了。
失去母親庇護的女兒,受著怎樣的白眼,我們都不能站著說一句不腰疼的話就抹去妹妹從小受到的創(chuàng)傷,不管妹妹對于小姨是怎樣的態(tài)度我們都給予理解。
我是比較幸運的一個家庭,至少我還雙親健在,我珍惜這樣的生活,但是我也想向天問一句,“為什么讓我外婆承受這樣的痛苦?”
這些不幸的背后受傷最大的不是我們?nèi)魏我蝗耍峭馄?!八十八歲的高齡她經(jīng)歷了女兒的失心瘋,女婿的逝世,丈夫的離開,兒子的病逝,以及愛子的不孝。
外婆有苦說不出,沒有受過教育的她沒辦法說出自己心里的疼,心中的苦。
我想為她尋一個答案。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qū)е录依锏哪腥艘粋€個離我們而去?他們都在五月這個燦爛的季節(jié)失去最寶貴的生命,留下一個個愛著他們的女子承受著這世間最痛苦的折磨。
如果可以重來,命運是否能夠改寫?疼愛自己的姨父是否會留下來繼續(xù)他的責任,溫柔的外公是否會留戀于這人間的溫暖,還有那嚴肅的大舅是否會執(zhí)著于家人的溫情。
我記得外公逝世之前已經(jīng)堅持了一月,直到眼神有些渙散,大舅將他鼻孔的氧氣拿開才斷氣的。大家都不想讓外公在留在世間受苦,放手讓他離開。
大姨父也是花光了積蓄,不得已才去掉氧氣瓶去世的,還有舅舅也是支撐了好幾月直到身體只留下一副骨架才消逝的。
我一直想要問為什么他們都走得都那么痛苦,讓他們承受那些非人的折磨,直到再也承受不住了才惋惜的離開。
他們走得不安心,也消磨掉我們最后的親情。也許這才是余家?guī)状俗钍切耐吹囊稽c吧!
我一直想要一個答案,去拯救這些人的答案。如果命運可以改寫生命可以重來,我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嗎?我不停的自問。
每隔一年五月都要離開一位男丁事情,對于余家來說極為重視。每到這個時候全家都會精神緊繃,這到底是他人的詛咒呢還是命運的巧合?這是壓在余氏族人心里的一座山,不把它搬除就會將余氏族人給壓垮。
再后來大姨和二舅都陸續(xù)的定親結(jié)婚,而大姐二姐也長大了。
大姐只比我媽媽小八歲,與小姨的年紀就相差更小了,可以說三人就是閨中密友一樣。
不過那時不流行這樣的表述,她們?nèi)缤靶∽右粯訉⒋笊焦淞藗€遍,那個年代物資極度缺乏,一塊糖都是稀罕物。
幾人上山下河為家里的飯桌加菜不說,還要給家里的老黃牛割草,家里的柴火也是幾個閨女的責任。
草和柴火也不像現(xiàn)在一樣到處都是,而是要起早貪黑走很遠的路才能割到一定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