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節(jié) 九華山僧人——天竹
“誰!……”我大聲叫道,“你們這些江湖術士,就是這么喜歡躲在背后見死不救嗎?”
“我只救人,不救妖!”聲音剛落下,從不遠處的柏樹后面閃現了一位短發(fā)齊眉、僧人服飾的男人,只聽他開口說道,“竟敢在貧僧面前動手!”邊說邊上前探視那些山賊的傷勢,見只是昏迷,繼續(xù)說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還好你未傷及他們性命,今日貧僧便放你一馬,你便離去吧!”
說的跟真的似的,別說他一個僧人,哪怕真有佛祖過來,我也不怕,但此時只為找人,見他如此妥言,便沒有必要再逞性生事,我沒有說什么,徑直向樹林深處的光亮處走去。穿過樹林,便是一坐村落,雖然已過深夜,但人們依舊像白天一樣忙碌著,很是讓人奇怪!見我從樹林中走出來,眾村民的眼光均奇刷刷地閃至我的身上,露出奇異的表情,小孩、女人看到我均跑回了屋里,像見到鬼一般。
我正要上前找其中一個問話,可沒等我走向他,他早已快速遠離了我,逃也似的跑回了家中。只有一位老者,貌似村長吧,只見他試探性的緩緩上前,眼神小心地望向我問道,“姑娘啊,你…你這是從哪兒來??!”
村長的眼神略顯恐懼,見我猶如見到鬼般,只是他是村長,是帶頭人,不能像其他村民一樣畏首畏尾,我沒有上前,呆在原地,神情和善地說道,“我來自大都,因為一個朋友在這兒走失了,所以我特意前來找他,帶他回去!”說完便隱約看到村長及其他村民,還有小孩那眼神中閃現的些許恐懼,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我繼續(xù)問道,“看你們的表情,難道你們知道我的朋友……”
“不知道,不知道!”沒等我說完,村長忙回道,“姑娘還是回去吧,這兒…不是你該來的!”
什么叫不是我該來的,我正想繼續(xù)追問,只見村長及其他村民紛紛緩緩退去,各自神情慌張般地逃回自己的家中,這也太奇怪了!先是橋上有如枯木的女鬼,然后是她的雙胞胎妹妹,接著是群山賊,還有個莫名奇妙的和尚,最后是這群奇怪的村莊,到底發(fā)生什么事了,他們不能直接說出來嗎?太不負責任了!
“你怎么還在這兒?”背后傳來樹林那位僧人的聲音。
我轉過頭看向他,沒解釋我的原由,只是望著這個奇怪的村莊。
“都是你的同類,才使這里變得烏煙瘴氣,哼!”僧人氣哄哄地說道。
“你話說清楚點,什么叫我的同類!”我真的是受不了這個和尚的無理取鬧了,瞪向他開口說道,“即使要講同類,你所指的那些異類也配?”我的言語讓他有所驚愕,沒等他開口回我,我繼續(xù)說道,“既然你一直都跟著我,難道你沒發(fā)現石橋上的女鬼,還有樹林里圍攻我的都是山賊嗎?他們強搶擄掠,不知有多少冤死鬼死在他們手里,你不去懲奸鋤惡,卻來個助惡懲善,你有沒有一點良知啊!”
“阿彌陀佛,貧僧只過問妖孽害人,人間之事不是貧僧可過問的!”只見那僧人雙手合十站于我面前說道。
“那么即使是妖,他也有好壞之分,妖不可能全部都只會傷人,甚至現世的人比妖更可怕,你怎么不去管,偏偏來懲治這些無辜的妖!”我言語顯然有點激動了。
“人妖殊途,人界的事有人界來考慮,妖不能干涉,更不能奪其性命!”僧人說道。
“那么就任由人宰割,被人殺了,也不能還手!”我反問道。
“這……”僧人有點語塞了。
“你還是先回去把人之道給弄清楚了,再出來抓妖!”我憤恨地說道,正準備離去,感覺還有什么事沒做似的,轉頭望向僧人說道,“還有,我可不是你口中所講的低劣的妖!”
說完我便朝村落前方走去,希望能早點離開這個鬼地方,這次出來只為找回阿難答,其它的概不過問。可就在我踏出村落邊界的那一剎那,在我眼前閃現出了一團迷霧,待迷霧散去后,發(fā)現我再次回到了進來時的地方——石橋的前端,中間被一團迷霧環(huán)繞,那位枯鬼依舊那么舞著,難道之前都是夢嗎?
我正要繼續(xù)向前,被一只手拉了回來,轉頭一看是那位僧人。只聽他說道,“別再往前走了,不管你怎么嘗試,你還會回到這兒的!”他若有所思地說道,“我已經被困在這兒數月了!”
“哈哈!你不是得道高僧嗎?”我暗自好笑,他竟然說被困在這兒,太好笑了,也不過是區(qū)區(qū)幻境,但看剛才村民的反應,著實讓我奇怪,我問道,“那你知道這里為什么一直都是這么暗嗎?我記得來之前還是白天,怎么一進這兒就變成黑夜了呢!還有那些村民,太奇怪了!”
“此地原名鬼井村,原本是個美麗的世外桃園,可沒想到,在幾年前一場雷雨過后,此地便淪為永久的黑夜,沒有光明!”和尚一本正經地說道。
“我說,你這個和尚,說謊也要打下草稿,下場雨就能把一個村莊,變成永久的黑夜,這是不是有點太扯了!”我有點感到可笑嘲諷他說道。
“妖孽休得胡言!”和尚有點生氣了,他頓了頓神,表情有所緩和地面向我說道,“貧僧法號天竹,不知‘姑娘’…如何…”
看來他到底是個書呆子,對異類的稱呼也有所迷茫了,我開口回道,“我叫天吉,還有以后別再叫我妖孽,我不是你口中的妖!”第一次見到有和尚驅妖的,我有點好奇地問道,“我聽說和尚不都是應該在廟里吃齋念佛嗎?第一次見到有人來驅妖的,真是奇怪!”
他望了我一眼,表情有點凝重,轉身背向我說道,“貧僧乃九華山第三十二代俗家弟子!九華山世代以除妖魔為己任,面對如此妖異之事,我等不可袖手旁觀!”
“這個我也知道,可也得量力而行??!”我有點嘲弄般地說道。
他不語甩了甩衣袖,背向我沉默了許久,突然轉開話題,說道,“這里很是奇怪,我第一次來,也是跟你一樣,以為穿過村莊,便能離開了,可誰知一旦走最后一步,便被傳送至開始進入的地方,試過多少次都一樣!……”
來回傳送,這個有點像紫月的【幻陣】(讓人永遠都走不出去的迷宮,一旦走至終點,便被傳送至起點)!可是就目前紫月的情況,應該不是她,我突然想到了什么,縱身躍入空中,心想地上走不出去,空中應該能飛得出去吧,我可是飛著進來的!當我升至空中時,我才發(fā)現自己有多笨,任憑我飛得多高,這迷霧像長了腿似的比我還要快,像個布包一樣團團將我圍住,無奈我只好回到地面。
“怎么樣?”天竹貌似看出我的真水平,有點詫異,忙上前探問道。
我搖了搖頭,示意是沒有用,他轉身嘆了口氣,轉至別處。
此時迷霧中響起悅耳的女子歌聲,是從那位枯鬼那兒傳來的,我順著歌聲,正要往前走,被天竹叫住了,他說道,“你沒注意她不是人嗎?”意思是別讓我過去。
我有點氣不過他對妖統一的看法,回瞪他說道,“就算是鬼也有好壞之分,如果你想離開這兒,就跟我來!”他沒回我,但我看到他上前跟上了我,這個和尚太有意思了。
我上前走近那位枯鬼,她依舊嘴角上揚,干枯的面目仍舊那么猙獰,我站在她身旁,說道,“我已在橋下看到你的真容,你還是現出本來面目吧,說不定我還能幫到你!呵呵!”
那位枯鬼像聽到我說話似的,緩緩停下了舞步,直立在半空中,枯木般的皮膚變得雪白自然,但面目卻跟橋下看到的女鬼完全不同,難道是我搞錯了?
只見她緊閉的雙眼緩緩張開,開口說道,“你能幫我?呵呵!”沒等我開口,她便要緩緩化為煙灰消失于空中。
“你一定知道這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正當她要消失之際,我忙叫住她說道。
“你們斗不過他的!你們還是永遠呆在這里享受這昏暗的風景吧!哈哈!”說完便消失在了空氣中。
“剛剛那是什么鬼,怎么突然就消失了!”天竹聲音略顯發(fā)顫說道。
此時我沒顧及到天竹的言語,只是徑直朝橋下緩流的河溪處望去,“就是這里了!”我說道,隨即轉向天竹叫道,“你會游泳嗎?”
他點了點頭,我示意他過來,他想都沒想就跑了過來,同我一樣向橋下張望著什么,而就在此時,我順手推他下了石橋,等他墜入橋下的溪流之中時,他才反應過來,正想開口大罵,我忙喊道,“就在那河里,把那具女尸撈上來!”他張大了嘴巴,沒說什么,便鉆入水里摸索著。
不多時,他便背著一具腐爛發(fā)白的女尸緩緩走了上來,只聽他開口說道,“你讓我下去救人,也不必用這種方式吧!”
我沒理會他,而是扒開女尸的衣服,天竹見我如此,忙上前制止說道,“人已經死了,怎么連她的身體也不放過嗎?你們……”
沒等他繼續(xù)說下去,我忙搶道,“你別管,過會你就知道了,現在不是解釋的時候,你讓開!”我忙推開他,繼續(xù)扒女尸的衣物,眼前的場景著實嚇壞了天竹。
待衣物全部扒去后,在女尸雪白的胸口處,插著一枚紅木制的匕首,就是它了,不容分說,我便施法將匕首逼出。匕首離開女尸身體的剎那,身體便隨匕首的消失,而灰飛煙滅。而此時在半空中,浮現出之前石橋處的女子,她雪白的臉龐略顯正常了點,顯現的則是溫柔美麗的臉龐。
只見她緩緩浮于我們面前,眼角略有淚痕地說道,“多謝俠女救命之恩,如若再遇不到像你這樣的恩人出現,怕是我將永遠被蒂固至此……”說完忙陷于悲痛泣語之中。
眼前的場景讓天竹目瞪口呆,但此時沒有時間跟他解釋這么多,女鬼的時間也不多了,得盡快問到實情才行。
女鬼貌似看出我的疑惑,立于地面,走向我,向我侍敬了下說道,“我本是蜀山長老潔聲門下弟子,因師門有命,前來查探此處異樣之因,可誰想當我踏入這坐詭異的村落時,便遭到了伏擊,一群看似是妖,卻對仙界的法器免疫的異類向我撲來,他們數量很多,沒多久我的血肉便被他們吸食而空,因為我們修仙門派有固魂之法,有位頭領擔心我會以魂魄之體回蜀山通報,竟用法界禁器,紅木椎禁錮我于此地,終日以枯鬼之體徘徊與石橋周邊……”
當她提到吸食血肉,我身體怔了一下,不止紅木椎讓我有所震撼,光憑以血肉為食,這不正是血靈族的特性嗎?紫月究竟用了什么方法,竟能使血靈低等種族前往人界?
女鬼好像沒有注意到我慌張的神情,忙上前懇求道,“我…我怕是回不了蜀山了,希望俠女能將此物……”隨即將一枚血靈齒印的東西遞向于我繼續(xù)說道,“這便是我拼盡最后一點念力,保留的唯一憑證,望俠女定要交于師傅手中,我也不枉有辱師命之罪!”說完女鬼大笑了一聲,身體散發(fā)白光消失在半空中。
“等等,你還沒告訴我們怎么出去呢?”天竹這時忙上前喊道。
“她已經告訴我們了!”我上前遞向血靈齒印說道,“這便是答案!”
他拿向齒印,呆望著問道,“這……”
“你相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靠吸食生靈血肉為食的種族!”我一本正經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