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文成公主入藏/初唐四杰
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人是藏族的先祖,唐初在青藏高原上生活,并日益壯大起來。大約在公元620年,吐蕃贊普(吐蕃人的首領)松贊干布的父親統(tǒng)一了XZ各個部落。后來,松贊干布做了贊普,把都城遷到邏些(今LS),制定了官制和法律,建立了強大的奴隸制政權。松贊干布渴慕唐風,希望能和大唐和親。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松贊干布遣使入唐進貢并請婚。唐太宗沒有答應,派馮德遐前去撫慰。松贊干布又遣使者馮德遐入朝,“多赍金寶,以奉表求婚”,也未獲準。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贊干布再遣大相祿東贊帶著5000兩黃金,數百件珍寶,去長安求婚。唐太宗向祿仔細詢問了吐蕃的情況,答應把美麗多才的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傳說當時到長安求婚的有五個國家的使臣,唐太宗決定出幾道難題,考一考這些使臣,誰回答得正確,就把公主許配給誰的國王。
唐太宗叫侍從拿出一顆珍珠和一束絲線,對使臣們說:“誰能把絲線穿過珍珠的小孔,就把公主嫁給誰的國王?”這是一顆中間有一個彎彎曲曲小孔的珍珠,叫九曲珍珠。一根軟軟的絲線怎能從彎彎曲曲的小孔中穿過呢?幾位使臣拿著絲線不知怎么辦。祿東贊靈機一動,他捉來一只螞蟻,把絲線栓在螞蟻的身上,再把螞蟻放進小孔的一端,然后向小孔內吹氣。一會兒,螞蟻爬出了小孔的另一端,絲線也就在螞蟻的帶動下,穿了過去。
接著,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難題。他命令馬夫趕來100匹母馬和100匹馬駒,要求辨認一百對馬的母子關系。其他使臣束手無策,只有祿東贊想出了辦法。祿東贊把母馬和馬駒分別圈起來,只喂馬駒草料,不喂水。過了一天,再把馬駒放出來,小馬駒渴得厲害,紛紛找自己的媽媽吃奶,就這樣,祿東贊辨認出他們的母子關系。
于是,到了公元641年,唐太宗就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動身進入吐蕃。據《吐蕃王朝世襲明鑒》等書記載,文成公主出嫁隊伍非常龐大,唐太宗給的嫁妝非常豐厚。有釋迦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又有很多烹飪食物,各類飲料,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典300種,用以分別善與惡的明鑒,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治404種病的醫(yī)方100種,醫(y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yī)療器械6種。還帶了大量谷物和蕪菁種子等入藏。松贊干布于河源迎親,對唐行子婿之禮,還在邏些專門建筑了一座華麗的王宮,就是現在的布達拉宮。在這座王宮里,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文成公主進藏,在吐蕃歷史上是一件重大事件。文成公主到達吐蕃,不僅帶去各種谷物、蔬菜種子,而且?guī)チ斯に嚻?、藥材、茶葉及各種書籍。吐蕃過去沒有文字,無論什么事都用繩打結,或在木頭上刻符號表示。文成公主勸松贊干布設法造字。于是,松贊干布指令吞彌﹒桑布扎去研究,后來創(chuàng)制出了30個字母及拼音造句的文法。從此吐蕃有了自己的文字。所有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fā)展。
公元650年,松贊干布不幸英年早逝,只活了33歲。松贊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又活了30年。文成公主受到吐蕃人世世代代的熱愛,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
初唐四杰: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只要對唐代文學略有了解的人就都知道,這是詩圣杜甫對初唐四杰的高度評價。四杰指的是生活在高宗、武后時期的王勃、楊炯、盧昭鄰、駱賓王四位詩人,他們都是英姿逸發(fā)的少年天才,但是在仕途上,又都是地位卑微,坎坷不遇。
王勃(公元650年~676年)很小的時候就有才名,朋友們把他和他的兩位哥哥比作“王氏三珠樹”。他出名的機會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這一年高宗要到泰山封禪,他向朝廷進獻《宸游東岳頌》和《乾元殿頌》,文采菁華,風傳一時。沛王李賢把他招到門下作文字工作。但沒過多久,王勃因為一篇文章得罪了皇帝,被逐出了王府。他四處游歷,先后到了江漢和蜀中,結識盧昭鄰,兩人過從甚密。此后他也曾幾度出仕,作地小官。有一次因為私藏欽犯差點被殺頭,因為朝廷改元大赦天下才保住性命,但還是被革掉了功名。上元三年(公元676年),他遠道看望父親,途中落水受到驚嚇而死。
王勃的詩內容廣泛,風格高華。除了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外,他的好詩還真不少。比如《山中》一詩寫道:“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币源蠼乃鬟t緩暗示自己不愿再走,以紛飛的黃葉狀寫自己的鄉(xiāng)愁情緒,俊逸清新。但要說影響最大的作品,自然非那篇傳誦千古的《騰王閣序》莫屬。這篇駢文以生動的文筆,從各方面極力地鋪敘騰王閣的壯麗和閣中宴飲的盛況,并即景生情,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和客愁羈旅的傷情。這類主題前人寫得多了,并不新鮮。這篇作品最大的特點是已經開闊宏偉,聲調和諧優(yōu)雅,詞采精練華美。并不太長的一篇文章,幾乎處處是警語,處處是麗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這些名句情真意切,同時平仄協調,屬對工穩(wěn),沒有一點斧鑿的痕跡。所謂才華橫溢,用在王勃身上才覺得名實相符。
與王勃相比,楊炯(公元650年~?)的才氣就少了一些。他的詩歌內容主要是抒寫離別的情緒,形式上全部是五言,而且名篇佳句也不多,所以略而不論。
盧照鄰(公元634年~?)號幽憂子。在四杰當中,他的遭遇和命運是最苦的,一生幾乎全在悲慘的歲月中度過。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內容較為豐富,形式也較完備,而其中成就最高的是七言歌行。他的名篇是《長安古意》,詩中有些句子讀起來特別有意味: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云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節(jié)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fā),飛來飛去襲人裾。
這些詩句四句一換韻,讀來自然流轉,具有特別的音樂之美麗。
在四杰中,駱賓王(公元619年~?)的年齡最大。駱賓王的創(chuàng)作大部分是五言律詩,其中最能表現他的豪邁遒麗的風格的,是從軍這一類題材的詩。絡賓王有過從軍的經歷,對軍旅生活有實際的觀察和體驗,故而以雄放見長,頗能見出詩人的豪邁氣概。此外,駱賓王也寫一些揭露黑暗現實的詩。這類詩或抨擊統(tǒng)治者的荒淫腐朽,或反映婦女的不幸遭遇,或抒寫個人的失意愁怨,都有一定的深度。和王勃有些類似,駱賓王的卓著名聲,也不是因為他的詩,而是因為他的一篇駢文。這篇駢文題目是《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后人也稱作《討武曌檄》。公元684年,唐朝開國功臣李勣的長孫徐敬業(yè)在揚州起兵,討伐臨朝稱制的武則天。駱賓王當時正在徐敬業(yè)的幕府,代徐敬業(yè)寫下了這篇著名的檄文。作者站在擁唐討武的立場上,歷數武則天屠兄殺姊、鴆母弒君、蓄謀篡唐稱帝的種種罪名,號召天下起而伐之。文章揮灑自如,痛快淋漓,詞采風茂,聲勢雄壯。他在交代李敬業(yè)的軍事實力后,這樣寫道:
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詫則風云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聲光赫赫,山岳震動,為徐氏義旗增色不少。他在曉諭唐室舊臣時說:“言由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最后以“試看今日之城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作結,氣勢磅礴,大義凜然,千載之下,猶能感覺到作者的虎虎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