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隆和唐彬聽完楊柯的這一席話,都開始默不作聲。楊柯繼續(xù)說道:“昨天,我夢到了自己的老師,他老人家的一番話猶如醍醐灌頂,讓我不得不面對和思考一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蛘?,為什么要領著成千上萬的將士遠離故土和親人,到這邊關苦寒之地來拋頭顱灑熱血,不就是為了以戰(zhàn)止戰(zhàn)嗎?可是如果能夠不流血解決問題,何必一定要發(fā)動戰(zhàn)爭呢。所以,我寧愿自己去承擔風險換來匈奴叛亂的平息,就算失敗了也不過是我個人的責任,和用千萬條人命去冒險相比,孰輕孰重一目了然。我不愿意用部下的命來換自己的虛名,善戰(zhàn)者不名才是為將者的最高境界,也是順應天道人心的善之善者也?!?p> 馬隆聳然動容:“朝中袞袞諸公,滿口的仁義道德,可有幾人真正能做到心懷天下,慮民疾苦,體恤將士,休烈你今日這番話讓我老馬刮目相看,拼著不要戰(zhàn)功,千夫所指,我陪著你一起干成招降這件事?!?p> “算我一個,我與公子和大將軍同進退?!碧票蛘Z氣和緩,但神態(tài)十分堅定。
“稟大將軍,敵軍射出來一封箭書?!瘪R隆帳下親軍捧著一只折去箭頭的長箭走了進來,箭身上綁著一層絹布,馬隆接過來,拆開了捆綁絹布的絲線,解下絹書展開看了一眼,略微遲疑了片刻,遞給了楊柯。
楊柯接過來一看,上面寥寥數(shù)語:“休烈吾弟,離石一別,兄頗為掛念,聞吾弟率大軍來伐,相邀于離石城中明日子時一聚,共商大計,淵不勝期許,虛席以待?!?p> 唐彬湊近一看,問親兵道:“箭是從城里射出來的嗎?”
親兵搖搖頭:“方才匈奴一人一騎至我軍陣前,對巡哨兵卒說道,有匈奴單于奉給監(jiān)軍的書信一封,他立等回音,無論結果如何,告訴他一聲,他再回去交令?!?p> 楊柯對親兵道:“你告訴那個送信的人,明天我在營前等他,帶我入離石城。定不爽約?!庇H兵以為自己聽錯了,正在遲疑不定,馬隆和唐彬一起開口阻止:“不行,絕對不行。”
馬隆勸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匈奴人豺狼心性,何曾有過信譽可言,你身系重任,怎么能冒這種險,其他任何事老哥哥我都依你,只這一件,無論如何不行?!?p> 唐彬說道:“大將軍說得有理啊,公子怎么能冒這么大風險,我愿意代公子去走一趟?!?p> 楊柯?lián)u搖頭:“這是劉淵盤馬彎弓在試探我的誠意和我在軍中的影響力,我這一去,招降的事就有了五成把握,我若不去,就失去了千載難逢的和談的機會,劉淵以后也不會再信任我了,我們與匈奴就真的是不死不休的結果了。。。。?!?p> “如果劉淵萬一扣押你做人質(zhì)呢?”馬隆問道。
“別人也許會這么做,劉淵絕對不會,他自己就有質(zhì)子的經(jīng)歷,軍國大事,怎么會因為區(qū)區(qū)一個人質(zhì)而改變初衷。”楊柯冷靜的說道。
唐彬沒有勸解,而是冷不丁問了一句話:“公子你說有五成把握,還有五成的變數(shù)是什么?”
“我們這邊是兄弟三人勠力同心,匈奴那邊劉淵卻未必能乾綱獨斷,否則也不會邀我深夜入城了,明顯是為了掩人耳目。所以,我說的另外五成要看他能否讓部下聽命了?!睏羁禄卮鸬?。
“公子請恕我直言,如果他的部下嘩變,會不會將你扣為人質(zhì),或者劉淵為了平息眾怒,會不會殺了你好對部下有個交待。”
“憑我對劉淵的了解,他雖有野心,但并不魯莽,此次匈奴舉旗造反,以劉淵的才智和謀略,不可能看不出時機不成熟,僅僅因為藩王的鼓動就倉促起兵,在匈奴內(nèi)部一定有一股劉淵不得不暫時退讓的勢利。所以,劉淵找我去,一是要當面試探我的誠意,二是要讓我?guī)退鉀Q那股勢利。劉淵能真正的一統(tǒng)匈奴,這種一箭雙雕的事,他當然會真心誠意的來干?!睏羁驴戳艘谎厶票蚪又f道:“儒宗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告誡我劉淵身邊的那股勢利隨時會對我構成威脅,不過沒關系,既然這個攔路虎怎么也繞不開,不妨下決心就來個深入虎穴,與虎謀皮,有劉淵做盟友,我們其實已經(jīng)穩(wěn)操勝券了?!?p> 楊柯再一次表現(xiàn)了自己的殺伐果斷,轉頭吩咐那名親軍道:“你速速去向匈奴信使傳遞我的口訊。”
親軍這次沒有再猶豫,而是轉身出了中軍帳,向信使回話去了。
馬隆笑著指了指楊柯,無奈的嘆氣道:“你啊,看著不溫不火的性子,其實骨子里比誰都執(zhí)拗。。。。。”
楊柯也淡淡一笑:“我等會寫幾封書信,要煩勞大將軍派人替我送回洛陽?!?p> 馬隆一口應承:“我親自囑咐人去辦?!?p> 楊柯在燈下一封封拆開張昌送來的那幾封書信,這些書信雖然一直放在案頭多日了,但戎馬倥傯,軍務繁忙,他根本來不及拆看。明天就要深入虎穴,楊柯才想起這些信來。
太后楊芷的書信前半段寫公事,后半段寫家事,并無什么大事,只是流水賬一般,足以見得留下來輔佐她的一干心腹十分得力,將國事處置得四平八穩(wěn),沒有出亂子。在最后只說了張昌尋訪了很多名醫(yī)來給父親治病,父親的身子已經(jīng)略有好轉了,家里一切安好,勿念等等。
張華的信卻是洋洋灑灑數(shù)千字,而且看得出來,他是將文鴦等等一干人的軍務、政務事?lián)駝t其大要,做了一些說明,和楊柯的猜測一樣,也是平安無事。只是在最后,他輕描淡寫留下了一段話,似乎是在規(guī)勸楊柯,身為貴戚,在幕后總攬政務,已經(jīng)讓滿朝文物側目,不可輕易再去掌軍,否則,會如同自己的長輩“三楊”那樣,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會授人以柄,最好的辦法是功成身退之后,不領軍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