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宣化閣內(nèi),古色古香,當一卷卷厚厚的竹簡和諸子百家的書籍存放在書架上完好而帶著一絲清香,這座個人圖書館內(nèi),有種特別的感覺,像是天地之間最安靜的地方一樣。
東吳這邊,剛剛前面的主公孫策已經(jīng)逝去,接任的是他的弟弟孫權,在哥哥的眼中,孫權有能力治理好這個剛剛得來還不穩(wěn)定的江山。
江山自古是英雄所渴望擁有的,孫權此時雖然只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但是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雄心壯志,只不過內(nèi)部不穩(wěn)定,所以他此時還沒有打算去建立自己的大業(yè),而是著眼于此刻江東的穩(wěn)固。
江山靠著槍桿子打下來,但是不能靠槍桿子治理下去,要想長治久安,這還得靠政治,而政治多半是文人的天下,現(xiàn)在的孫權就是文人一類的,他并不擅長在沙場上帶兵打仗,但,他深諳豐富于政治,打小就在父親和長兄的熏陶之下,孫權年紀輕輕,已經(jīng)頗有帝王之氣。
帝王之氣,也有個根據(jù),大哥孫策死了之后,孫權痛心疾首,他在大哥去世后大哭不止,因為他接手的江東此時是個燙手的山芋,要想長治久安就必須得到功臣派的支持,為此孫權和周瑜有過對話,這番對話就是孫權帝王之氣的明顯代表。
燙手是因為,江東的河山基本上是大哥孫策打下來的,而這些戰(zhàn)爭中,功臣們立下了巨大的功勞,沒有他們,就不會有現(xiàn)在江東許多的州郡。
孫權的哭,就是他明白,此時這些老將功臣們是不會把自己這個年輕的孩子放在眼里的,因為功臣們的威望太高了,他這么一個毛頭孩子怎么能壓制駕馭的了他們這些功臣派呢。
哭也還是沒辦法,因為實在這是個難啃的骨頭,當然,之后周瑜回來哭祭孫策的時候,孫權還在哭,而且他還和周瑜有了一番對話,因為聽明白了孫權的話,周瑜立馬帶著老將們一起在孫策的靈前發(fā)誓至死不渝輔佐少主孫權,絕無二心。
當時,孫權說大都督可以做江東的主公,其實這就是孫權當著周瑜的面把話說明了,意思就是說,江東的老大我不干了,你來干吧,因為我駕馭不了功臣們,你周瑜可以,若是要我繼續(xù)當主公的話,那么這些老將們就必須要聽我的,聽我的之前,周瑜你得號召他們一起忠誠支持于我,那樣我才做江東的主公,其實孫權不外乎就是這個目的。
把所有擔心的事情都說開了,這樣君臣就可以不去相互試探或者猜測了,都坦誠的說出自己的心聲,這樣有利于江東集團的維穩(wěn)。
若是孫權在猜忌周瑜,周瑜在揣摩孫權的話,那么他們君臣之間遲早要鬧翻了,但是現(xiàn)在孫權聰明的把這些不能說穿的都說開了,周瑜也就明白了。這無非就是要自己和那些老將們誓死效忠與你么,我周瑜既然是孫策的屬下,現(xiàn)在既然你是孫策的弟弟,他也在遺命中讓你做接任人,那么我周瑜就忠心的輔佐你孫權。
周瑜明白了孫權的用意,老將們也逐漸的領略到了這個年輕的主公的政治嫻熟和深沉的謀略,對,孫權確實年輕,但他不單純,他確實在大哥逝去后淚涕縱橫,但他并不膽怯,相反在大哥逝去后,孫權表現(xiàn)的是鎮(zhèn)定和深謀遠慮,還有就是他的身上已經(jīng)形成的帝王之氣,這在一個十八歲的少年身上,確實是不簡單的,畢竟在現(xiàn)代人顏正他十八歲的年紀,他還在高考呢,當人之間是不能比的,因為立場不同,考慮的事情當然也就都不一樣。
這一夜,顏正和土土一起隱藏在隱身衣的下面偷偷的進入了吳候府,之后來到了宣化閣,也就是孫權的個人圖書館,這里面不大,但是到處都是書籍,有先秦遺留或者秦漢兩朝的竹簡,還有諸子百家和奇書史書,看來孫權的讀書面特別的廣,幾乎是什么書都讀。
這一幕在顏正的目光中看的清晰,他沒想到眼前這個看似稚嫩清秀的少年,會是日后和曹操還有劉備爭奪天下的東吳的最高統(tǒng)治者,確實在這個世界上,最好還是不要以貌取人,說不定在你身邊其貌不揚的人,終究有一日會鵬程萬里。
孫權此時還在讀兵書,顏正清晰的看到那本兵書是孫子兵法,看來孫權對于軍事也有研究,顏正心中暗自想道。
因為有一點距離。所以顏正決定走近去看看孫權的面孔和他的一些細微的舉止,這個時候顏正和土土一起在隱身衣的保護之下,偷偷的繞過了一座書架,之后來到了孫權的側(cè)面。
這時,孫權還在看書,因為離得近,所以這次顏正更加清晰的看見了少年時代孫權的樣貌,顏正看的清晰,當時,孫權坐立在地面上伏案讀孫子兵法,他清秀稚嫩的面孔顯得特別的認真和敏銳,那對清澈而有神的眸子中閃過了思考的光華,一身錦繡卻帶著質(zhì)樸氣息的袍子顯得他更加的充滿了貴族的氣息,雖然孫權并不是貴族,但是經(jīng)過他父兄兩代的努力,他們孫氏家族現(xiàn)在也是天下的一方諸侯了。
孫權清秀的面貌顏正記得深切,還有孫權在讀兵書那思考的模樣,顏正照樣感到深刻,不知道為什么,顏正此時突然內(nèi)心有這樣一種沖動,那就是要是能和孫權做朋友該多好,但是,事實明顯是不可能的。
此時,顏正已經(jīng)是曹操表奏大漢朝廷的二等寶爵的神龍軍師了,按照制度他已經(jīng)是大漢朝廷的官員,怎么能和亂臣賊子站在一起,那樣豈不是也成了賊子么,當然這要站在曹魏和大漢的立場上。
不過,此時的大漢也早已經(jīng)名存實亡,雖然諸多的諸侯都打著匡扶漢室的旗幟去消滅其他的諸侯,說是什么消滅賊子匡扶漢室,其實也就是在為自己奪取他人的地盤而找一個借口罷了。
孔夫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他們這些諸侯們無非都是打著匡扶漢室的借口,在為自己爭奪利益罷了。
顏正想和孫權交朋友,他只是站在一個現(xiàn)代人的立場上,并不是要叛變曹魏跟著東吳干,這個顏正是沒想過,在剛才的那一剎那,他想的只是純粹的想和孫權交個朋友,這樣彼此也就熟悉一點,主要還是因為看見少年時代的孫權,顏正感到了他身上有著一種特殊的魅力,那是一種你看見這個人就想和他說話的沖動,也就是交朋友。
在三國的這段歷史中,顏正最敬重的還是諸葛亮,但是曹操也是顏正特別關注的三國人物,曹操和諸葛亮總之他們倆都是顏正心中最關心的三國時代的主要領導人。
除了他們倆,就是孫權和劉備了,劉備顏正已經(jīng)見過了,在顏正看來,劉備就是一個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破落英雄,雖然身懷大志,但是卻無根據(jù)地也沒有一等一的謀臣為他出謀劃策,所以連年不能站穩(wěn)腳跟。
另外的孫權,是顏正頭次見,雖然看到的是少年時代的孫權,但是顏正還是看出了他身上以后越來越明顯的帝王之氣,這種感覺雖然不是很強烈,但是因為知道了歷史進程的顏正,所以會在孫權的身上找一些特殊的地方,很明顯,顏正在孫權的身上看到了,專注,仔細、深沉、還有就是一絲老辣,在孫權那稚嫩清秀的面孔下,顏正能夠感受到他年紀輕輕的心中還夾雜著老謀深算。
此時,已經(jīng)是深夜,當孫權把孫子兵法看完了后,這時他才端起已經(jīng)涼掉的飯菜簡單的吃了幾口。
孫子兵法孫權已經(jīng)看了三個月,為了領悟其中的精髓,所以孫權經(jīng)常通宵達旦研究和琢磨其中的每一篇,這本書是孫權第一次看,孫權看完后決定以后還要多讀幾遍,這樣才能領悟其中的精華。
讀書,孫權非常的認真,顏正也是親眼見到的,不管什么時候,顏正和土土在暗地里看見孫權看書都是特別的仔細和認真,他不像一般人讀書那樣的不思考,而是特別喜歡思考和懷疑,若是會讀書的人一定喜歡思考和懷疑,因為書中的一切并不都是精華,所以你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還有就是當讀到一些地方的時候,不能輕易的相信書上記載的事情,你得全面客觀的分析這其中的原委,不然,你就很可能掉進坑里。
夜已經(jīng)深了,孫權這時有些累了,他站立起來走到了宣化閣的門口,這時他兩手把門給打開了,之后深深的伸了個懶腰,好一副愜意的模樣。
但是,其實孫權現(xiàn)在一點都不愜意,相反他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因為現(xiàn)在雖然功臣派已經(jīng)在周瑜和張昭的號召之下跟著自己好好干了,但是他們畢竟還是自己的叔叔伯伯輩分的人,當年都是他們跟著自己的父親討伐董卓,后來又是他們跟著自己的大哥孫策戰(zhàn)定了江東的基業(yè)。
無論從輩分和戰(zhàn)功上,這些功臣派都是在孫權之上,如何才能良好的駕馭這些虎將們,是孫權此時感到最頭疼的,他心中這時突然想起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啟用自己提拔的人,讓自己提拔的人擔任重要的職位,只有這樣才能讓整個江東的基業(yè)維穩(wěn)下去,當然怎么提拔新人,用什么人,有什么標準么,此時孫權心中都沒底,但是提拔新人的計劃已經(jīng)在孫權的心中萌芽了。
不過,有一條孫權一定要加入,那就是提拔的新人必須江東化,因為他大哥就死在江東士族的抵抗之下,江東士族對孫氏集團的不滿是東吳集團的最大內(nèi)部隱患,這比孫權自己駕馭不了功臣們還重要。
請喜歡本書的朋友們,多多支持,多多收藏,多多推薦,多多點擊,小北需要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