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用蘇妙云、紀秀茹兩人再細問,唐紫煙便噼里啪啦的如同倒豆子一般,把事情的全部經(jīng)過都說了出來。
蘇妙云、紀秀茹以及李修誠,聽完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全都震驚不已。
蘇妙云一臉驚愕道:“你是說谷梁前輩他武功已經(jīng)廢了?現(xiàn)在只是一個普通人了?”
紀秀茹更是滿臉驚駭:“江南六大惡,來了三位?然后,他們?nèi)齻€都被一位姓寧的少年公子,給吸光了內(nèi)力?”
李修誠面上驚疑不定,口中自語:“饕餮魔功?神秘古墓?還有讓武功被廢之人重新邁入通脈境的奇功?”
唐紫煙的話語里,實在是包含了太多讓人匪夷所思的信息。
蘇妙云三人乍聽之下,一時間都有些難以置信。
直到許亦晴、陳俊等其余四人,也是如此說法,蘇妙云三人才確信唐紫煙所言,并沒有夸大其詞。
“師父,聽那位老前輩講,那寧公子其實是擁有容顏永駐之術(shù),他真實年齡遠遠不止十七八歲呢。”唐紫煙又補充了一句說道。
“哦?紫煙,那谷梁前輩當真是如此講的?”蘇妙云問道。
“是呀,師父?!碧谱蠠燑c點頭,隨即便把老頭子當時的話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蘇妙云一臉恍然道:“難怪了,這樣就解釋得通了。先前聽你們說那寧公子才十七八歲,武功卻達到了如此不可思議的境界,當真是讓人沒法相信。若是對方擁有容顏永駐之術(shù),那完全都能說得通了。想來那位寧公子,怕也是哪位了不起的前輩人物吧?!?p> 紀秀茹感嘆說道:“我峨嵋派中雖然也有容顏永駐的功法,但與其相比,反倒是小巫見大巫了。真不知道那位寧公子,究竟是怎么做到把容貌一直保持在十七八歲的?這簡直是匪夷所思!”
李修誠亦是微微一嘆:“有道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偌大的江湖上,自然也是藏龍臥虎。其中一些前輩級人物,武功境界之高,恐怕已遠遠不是我等所能想象?!?p> 蘇妙云、紀秀茹兩人聽到李修誠發(fā)出的感慨,也都深以為然。
就像今日,他們和江南六大惡的那場廝殺,以三對二,一番刀光劍影苦戰(zhàn)下來,才堪堪平手,最終只能放其從容離去。
而那位寧公子,僅憑一已之力,以一敵三,須臾間,就吸光了對方內(nèi)力,制服了那江南六大惡。若不是那位寧公子似乎并不想殺人,估計這江南六大惡,從此以后,要改名稱為江南三大惡了。
顯而易見,他們和這位寧公子的武功相比,就仿佛一個是天,一個是地,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幾人感嘆了一番后,不得不重新上路,同時也加快了腳步,打算在天黑城門關(guān)閉之前,趕至山陰縣城。
山陰縣城位于若耶村東面十余里之外,這是一座人口五六萬左右的小城池。
站在縣城往南望去,一條郁郁蔥蔥的高大山巒,從東往西,連綿數(shù)十里,正是越州之地家喻戶曉的會稽山。
而山陰縣城正對面的那座半山腰上,有一片建筑群。
一座座樓閣屋宇,碧瓦朱檐,在蒼翠欲滴的林木間,時隱時現(xiàn)。
遠遠望去,就好像是隱藏于山林之間的仙家福地。
那兒,便是整個江湖上都赫赫有名的爐峰寺。
爐峰寺因了空大師而名揚四海,因為了空大師年輕時也是懸空寺的僧人,與當今懸空寺“四大神僧”乃是同一字輩,甚至還有傳聞?wù)f,他還是四大神僧的師兄。
因此,在江湖人眼里,了空大師的地位,就如同懸空寺的“四大神僧”一般德高望重。
若不是了空大師年輕時南下傳揚佛法,離開了懸空寺,江湖中人早已把他當作懸空寺第五大神僧了。
由此可見,了空大師在江湖人心里的地位之尊崇。
隨著天色漸晚,蘇妙云、紀秀茹等眾人,也終于趕在縣城城門關(guān)閉之前,進入了城內(nèi)。
與此同時,爐峰寺后山的一處懸崖邊上,幾個僧人正安靜地等待著。
他們的目光,都一眨不眨地盯著不遠處的一個山洞。
山洞位于峭壁之上,孤懸于深淵,只留一條山道,沿著石壁,通向懸崖。
然而這條山道,與其說是路,還不如說是巖壁。
因為那山道僅僅只有一掌寬,下方便是數(shù)百丈高的深淵。
這樣的路,別說是人,就算是山間野獸,都沒法行走。
過了片刻,其中一個僧人,忽然輕輕說了句:“出來了?!?p> 聽到這句話,眾僧人眼睛齊齊一亮。
順著他們視線望去,只見一道瘦小的人影,正從山洞內(nèi)緩緩走出。
那人影走到山洞邊,然后沒有絲毫停頓,又走向了那條只有一掌寬的山道。
山道很窄,深淵很深。
即便這條山道的長度,只有短短的二十余丈。
但就是這短短的二十余丈,便如同行走在死亡的邊緣,一邊是生,一邊是死。
那人影走得并不快,但每一步走得都很穩(wěn),就仿佛是行走在平地上一般。
短短的山道,在別人眼中,或許是生死之路。
但在那人影的腳下,轉(zhuǎn)瞬便已走完。
那人影走了過來,眾僧人趕緊迎了上去。
那是一位瘦小的老僧,身上穿著一件陳舊的灰色僧袍,手中握著一串佛珠。他臉上刻滿了皺紋,但長得慈眉善目,目光溫和,兩條長長得白眉,極為惹人注意。
眾僧人走上前,對著老僧齊齊施了一禮:“阿彌陀佛,弟子恭迎師父出關(guān)?!?p> 老僧溫和的目光從眾位僧人身上一一掃過,一臉慈祥,說道:“不用多禮?!?p> 這時,當中一個六十多歲的圓臉老僧人,微微笑了笑,對老僧說道:“師父,您閉關(guān)兩年,總算是出關(guān)了。不然的話,接下來我們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p> 老僧微微有詫異,說道:“哦?此話怎講?”
圓臉老僧人說道:“是這樣的,師父。您老人家不是快要百歲了嘛,在圓覺師兄的提議下,我們給您舉辦了一個百年誕辰慶典大會,邀請了五湖四海的武林朋友來參加。現(xiàn)在離慶典大會的舉辦日期越來越臨近,您若是再不出關(guān),沒在慶典大會上出現(xiàn),怕是那些來參加慶典大會的武林朋友,心中難免生出些想法?!?p> 聽到這,老僧不由愣了愣,說道:“圓海,你是說,你們給我舉辦了那個什么百年誕辰慶典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