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大受好評
張梓涵和余坤在依舊熱烈的掌聲中走上臺。
“謝謝蘇妍,謝謝蘇妍為我們帶來的一首《原諒》,說句心里話,這首歌差點把我唱哭,我沒想蘇妍居然還是創(chuàng)作型歌手,真的很厲害?!?p> “謝謝梓涵姐?!碧K妍含笑道謝。
“我知道蘇妍是帝大的高材生,學的是城市管理,這完全就是兩個領域,這首歌創(chuàng)作的初衷是什么?”張梓涵問道。
蘇妍抿唇輕笑:“我從沒談過戀愛,所以說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未免有些言不符實,只是偶爾浮現(xiàn)在腦海里吧,至于說是所謂初衷就有些太復雜了。”
呼,壓根就不是她寫的好不好?她哪里知道初衷是什么?
聽歌是為了放松,若是前世每聽一首歌都要去探究什么初衷,她有那時間還不如去多寫點稿子,畫幾頁漫畫。
只是場面話,她還是能做到的。
“原來是這樣,那接下來我們就聽聽四位評委的建議和意見?!?p> 這其中最先開口的是帝都音樂學院的吳宏康教授,他的意見蘇妍是很想聽聽的,畢竟能坐到這個位置,本身就是有能力的。
“首先我說說這首歌,歌詞先不說,像我這個年紀,已經(jīng)過了情情愛愛的歲月了,單論作曲的功力,還是很不錯的,舒緩而有韻味,雖然不張揚,卻自有一種回味悠長,繼續(xù)加油?!?p> 蘇妍鞠躬:“謝謝吳教授?!?p> 接下來薛春華也提出了一點意見,不過對蘇妍來說,他的話表面看似很中肯,實則畫外音有些“你還太嫩,需要繼續(xù)磨煉”的意思。
蘇妍照例鞠躬道謝,心里卻暗自吐槽,若是這首歌是她寫的,她或許會聽聽意見,但是在前世也經(jīng)過了檢驗,同樣作為音樂人的薛春華未免有些托大。
自重生后,她雖然繼承了這個蘇妍的記憶,但是本身的記憶卻更為強悍,否則的話她也不能很順暢的寫出三首歌的簡譜,要知道她雖然看得懂簡譜,卻并非過目不忘,再說單純的哼著歌就將簡譜寫出來,她還真的做不到,這看來是重生帶來的福利。
孔美琪的意見和吳宏康相差無幾,只是就歌詞部分給予了蘇妍肯定,倒是流行天后阮靜對蘇妍的評價很高,總之四個人對她都表示了肯定。
其實蘇妍想來,若不是傳出去被人說是打壓新人,指不定薛春華要打擊她一番。
之后統(tǒng)計了觀眾投票,蘇妍居然力壓冷文月和鄭婉,得到了439票。
這可是讓后臺的張彩琳差點咬碎一口牙齒。
走下臺,齊靜就看到一臉振奮的張柳和表情稍稍柔和的宋柯。
“不錯?!彼慰曼c頭示意。
蘇妍微微一笑,然后被張柳抱?。骸板?,你真的太厲害了,我都聽哭了。”
“你是感動哭了,還是緊張哭了?”蘇妍笑著打趣道。
張柳的眼眶還微微紅著,“當然是感動的,我才不緊張呢,在我心里妍姐是最厲害的。”
“謝謝小柳兒?!碧K妍給她抹去眼角的淚珠,才接過她手里的水,看向宋柯,歪著小腦袋笑道:“你覺得怎么樣?”
宋柯眼底閃過一抹很淡的笑意,道:“我不夸你兩句,你就難受?”
“還是算了?!碧K妍笑出聲來,“你能夸人,那才是天上下紅雨呢,之后還有兩首歌,祝我能順利吧。”
“你若是敢搞砸了,看我怎么收拾你。”宋柯冷著臉訓斥道。
隨后的韓雨甜得到了392票,童佳琪417票,楚雪薇361票,而張彩琳則是奪得了464票,向娟最后一個上場,得到了358票。
在第一輪的比賽當中,張彩琳依舊領先,蘇妍則是讓人吃驚的排在了第二。
第二輪的歌,蘇妍選了一首快歌,當然最開始上場的依舊是冷文月。
今晚的觀眾和評委似乎已經(jīng)透過第一輪預見到了,這一期的第一名,大概會在張彩琳,蘇妍,鄭婉和童佳琪之間選出來,倒是原本排在第二的韓雨甜稍微有些下滑,不過也是有機會的。
不知道別人是什么感覺,總是在蘇妍想來,一直聽同一種類型的歌,會造成聽覺疲勞,所以她決定的三首歌,第一首是療傷情歌,第二首是快歌,第三首則是古風歌曲,三種口味,你隨意選擇,總有一款會適合你的。
“小蘇還真是讓我刮目相看,《原諒》真的是非常好聽,今晚我看好你?!毕蚓隂_著蘇妍豎起大拇指,“第二首歌也是原創(chuàng)嗎?”
“是啊,今晚的三首歌都是原創(chuàng),像我這種地位的很難約到歌,我的嗓音條件也比不得那些科班出身的,那些音樂人恐怕也不愿意給我寫歌,免得浪費,如今就只能自己寫了。”蘇妍笑著說道。
“你這是說的什么話,你寫的一點都不差,以后有機會我可是要找你約歌的?!毕蚓甑?。
蘇妍含笑點頭,“當然可以?!?p> 她的眼神和態(tài)度都比童佳琪要誠懇的多,至少語氣里不見任何敷衍。
“那咱們就這么說好了,最近幾個月我可能沒時間出新歌,我先預約年底了?!?p> 旁邊楚雪薇忍不住笑道:“娟子,這種事可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的,別跳過你家經(jīng)紀人啊?!?p> “這個還真不敢忘,我那位經(jīng)紀人,若是知道沒和他說一聲就自主約歌,保證得念叨死我?!毕蚓旯Φ馈?p> 或許是蘇妍剛才的那首《原諒》真的很驚艷,此時的后臺休息室內,氣氛變得有些熱鬧起來,張彩琳當然不在其中,而鄭婉也因為其背景雄厚,本身條件也不錯,自然不愿意放低身份去和蘇妍“套近乎”。